崇明岛的历史演变

公元618年至626年(唐武德年间),在东布洲(今吕四地区)以南的水中崛起两个沙洲。两大洲一水相隔70余里,被命名为东沙、西沙(又称谷俊沙),是该岛的前身。1025年(宋天圣三年),姚继续在东沙(以姚、刘的祖先命名)西北崛起,与东沙接壤。1101年(宋建中靖国源),三沙崛起于尧流沙西北五十里(因三次重叠而得名;他还说它是以朱、陈、张的姓命名的。

1271 ~ 1368(元代),前营沙、马坨沙、漳浦沙等10以上的沙相继兴起。元末明初,东沙崩,西沙崩,三沙北升,姚流沙南崩北升,逐渐与三沙相连。1399年至1644年(明初年至明末),先后养育了马鞍山、陈恩沙、高明沙、小阴沙、长沙、袁家沙、香沙、高头沙等30多处沙地。1522年至1722年(明嘉靖初年至清康熙末年)沙涨崩频繁。姚流沙、三沙崩塌,西沙、陈恩沙、范连沙相继落水,平阳沙先涨后崩,长沙则随着平阳沙的崩塌与周边的袁家沙、吴家沙、响沙、南沙一起涨成碎片。1644(明末清初)左右,崇明岛从东起高头沙,西至平阳沙,成为一个大岛,长200华里,宽40华里!

1644 ~ 1722(清顺治、康熙年间)增加了日隆沙、永安沙、平安沙、东三沙等30多种沙!

清末有长沙、香沙、五家沙、新早沙、日兴沙、日旺沙、永丰沙、永隆沙、永福沙、神福沙、中兴秒、仙景沙、永宁沙、龙珠沙、洪汛沙、永胜沙、利民沙、花剑沙、高头沙、奇耀小阴沙、向阳沙等。保定沙、平安沙、日升沙、南沙、曼阳沙、长兴沙、协兴沙、北沙、永旺沙、杨家沙、惠安沙、永兴沙、日英沙、连珠沙、西青升沙、南连升沙、北连升沙、永泰沙、永昌沙、协旺沙、固安沙、和龙沙、丁沙。

来往上海的交通

轮渡:杨码头(客船、快船)、吴淞码头、石洞口码头(车客渡)均可乘船到达崇明岛的南门港、堡镇港、新河港。

通过上海长江隧道大桥,崇明岛和上海之间有直达巴士服务;

申冲1号线:崇明陈嘉镇汽车站——汶水路共和新路交通枢纽(汶水路地铁站)

申冲二线:崇明陈家镇汽车站-上海科技馆(上海科技馆地铁站)

申冲3号线:崇明南门汽车站-汶水路共和新路交通枢纽(汶水路地铁站)车程约100分钟。

申冲三线(段):崇明堡镇汽车站-汶水路共和新路交通枢纽(汶水路地铁站)

申冲四号线:长兴岛枢纽站-上海科技馆(上海科技馆地铁站)

申冲5号线:长兴岛枢纽站-吴淞客运站

申冲6号线:崇明南门汽车站-五洲大道地铁站车程约80分钟。

申冲6号线B线:崇明保真汽车站-五洲大道地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