缫丝的历史

原始社会,中国就已经有缫丝了,人工缫丝是在野生和家养的蚕茧上进行的。进入文明社会后,缫丝技术有了发展。丝线从蚕茧中抽出,缠绕在框架上形成丝线。出土商代丝织品(独一无二),经纬线均为平行捻制,捻度为2500 -3000捻/米。当时出现了带锭轮的手动纺车的雏形,这说明缎丝绸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商周时期使用H、I、壬缫丝架作为缎丝工具。江西贵溪崖墓出土了一批春秋时期的纺织工具,包括3台缫丝机和2个陶瓷锭。周代的丝线是用绸缎振动蚕茧,在温水中抽丝而成。所谓“夫人淡绿,三盆手”,就是泛滥时用手摇一摇,以此来画线付丝。“扩成茧,团成袍”是指西周时期用茧制成的丝袍,实物已在辽宁朝阳出土。作为西周丝织品原料的蚕丝经实物鉴定,其恒定厚度茧粒数分别为14、18和21。据分析,选茧、剥茧、缎丝的工序,在周朝已经有了划分。缎丝的茧数多为10-21,少量50个茧的粗丝用于缝纫和刺绣。商周时期选茧是将霉烂小茧除去,剥茧衣制成丝绵。茧结完了,及时生,及时发,发了水,可能就用了浮付的办法或者煮茧,然后收丝发丝。战国秦汉时期,随着缝丝技术的发展,沸水煮茧已经非常普遍,工具仍然是手持丝和卷轴式丝灯,这就决定了以后手动缎车的基本形状。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手纺车上已经装上锭子,固定缠绕加捻。络车是由络架和调丝摆渡组成的,这一点都为晋出土实物所证明。当时丝绸装饰的景象是“赵敏咸趋向缎”,丝绸的质量标准是“柔如凝脂,白如伊雪”。

根据唐朝以前的史料记载,车的名称并没有正式出现。直到唐代,绿(缫丝)车、缫丝等才在诗词中被频繁吟诵。这些缫丝车指的是现在流行的手动缫丝车,不是九踏板的。丝车结构由偏心横动导杆交叉卷绕,使丝分层。宋代缫丝技术迅速发展,出现了更为复杂的脚踏缎车,包括架、集捻鞘、卷绕和其他三部分。框架为四边形立体框架,承载大线和双线;聚线包括钱眼和锁星(鼓轮);卷绕装置比较复杂,包括阶梯连接手柄、绕组、导线M和传动装置。这是从手摇发展而来的创新成果。从此缫丝工人可以腾出手来缫丝加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宋代的缎丝绸可分为生丝和熟丝。生丝是指立即缫丝鲜茧。熟是在做缎前储存鲜茧(日晒或盐浸)的过程。缫丝时要多注意用水的质量,同时,缫丝后要立即用火烘干,以利于下道工序,保持丝的新鲜洁净。煮茧时,要求“汤如蟹眼”,使气泡微微翻滚,汤温80℃左右。

元代的缫丝工艺是在宋代南北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鲜茧的干燥处理可分为晒制、盐制和笼蒸三种,其中笼蒸法为最佳,创制于元代。元代的缫丝车分为南缫丝车和北缫丝车两种。北方缫丝车的车架略低,部件比较齐全,丝的导程较短,通常2-3根线是连续的,与南方缫丝车的原理大致相同。缫丝技术经过南北交融互补,统一了工艺要求,即“缫丝配方细、圆、匀、紧,使之不偏、慢、济(合)、核(疽)、不匀。”缫丝水温分为热壶和冷盆两种。“热水壶必须是绿色的,煮多了就会损坏。有太多茧的人应该用这个水壶...水温以蟹眼汤为标志”。冷盆也是火温,和今天的汤的水温差不多。热锅可用于粗丝的单、双缫,冷锅可用于细丝的全缫。中茧可以卷下来。从工艺上看,冷盆的速度略慢,但质量高,比火锅里缫丝更坚韧。

到了明代,北方缫丝机和冷盆的结合成为后世缫丝技术的主流。脚踏缫丝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部件如竹针孔、鼓轮、螺旋送料钩、偏心盘等也得到了改进和完善。还有五个人,一个人,一个炉子,两个俄式水壶,两个管盆的人,做一个大缎车,每天缎茧30斤,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燃料。在技术上,明朝注重制丝用水的选择,以清水为原则,总结出“山川不如河流,水不如流水”的规律来提高丝绸质量。缫丝在结茧烘丝的基础上,还采用加热实现“水烘”的方法,使蚕丝随缫丝一起烘干,提高品质。明代,浙江南德生产的蚕丝被(胡俟)因太湖流域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优良的蚕种而闻名于世。它们细、圆、匀、白、有弹性,关键是水质、茧质和织造工艺。清代采用的是以前的脚踏连续缫丝车制,没有大的改革,但非常重视缫丝技术和传统经验,提高生丝产量和质量。在松弛与蛹龄的关系、蚕品种和缫丝工艺对质量的影响、丝色与制丝用水的关系、操作时如何保证条干等方面都有所提高。清代的土产丝绸有三种:细丝、肥丝、粗丝。精丝包括中丝,由6-7个精茧和11-17个精茧组成。肥丝用上中茧,粗丝用二双茧,以24-35茧为度。清末机械送丝业兴起后,工厂的丝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用蒸汽煮茧的优势明显,与手工制作的土产丝相比相形见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