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哪个朝代?
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领导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大型水利工程还在灌溉农田,这是一项伟大的惠民水利工程。其特点是时间长,没有大坝引水,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本工程主要由鱼嘴引水堤、沙飞堰溢洪道、宝口进水口、百丈堤、人字堤及其他附属工程三部分组成。科学地解决了自动导流(鱼嘴引水堤将水分成四六份)、自动排沙(鱼嘴引水堤将沙分成二八份)、控制来水(宝口和沙飞堰)等问题,从而消除了洪水。1998年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灌溉面积已达40多个县。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历史渊源
经过实地考察,李冰决定凿通雷宇山引水。在没有火药(发明于东汉时期,即公元25年至220年之间)的情况下,他用燧石使岩石爆裂,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最终在雷宇山开凿出一条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山口。(低水位以每秒3米的速度流动,高水位以每秒6米的速度流动。)因其形状与瓶口相似,故名“宝瓶口”,从雷宇山分出的石堆叫“留堆”。
包口口引水工程建成后,虽然起到了引水灌溉的作用,但由于江东地势较高,河水很难流入包口口。李冰父子带领众人在距离雷宇山不远的岷江上游和河中央筑起导流堰,在河中央放上一个装满鹅卵石的大竹笼,形成一个狭长的小岛,形似鱼嘴。岷江流经鱼口,分为内外两条河。外河仍按原流向,内河靠人工修渠通过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为了进一步发挥分洪减灾的作用,在导流堰和排土场之间修建了一条200米长的泄洪道,流入外江,确保内江无灾。溢洪道前建了一个弯道,河水形成环流。当河水超过堰顶时,洪水夹带的泥沙和石块会流入外江河,这样就不会堵塞内江和宝江口的水道,因此得名“沙飞堰”。旋流理论用于飞沙堰的设计。
为了观察和控制内江的水量,雕刻了三个石像放在水中,让人们知道“枯水(低水位)不够淹,洪水(高水位)没到他们的肩膀”。石马也凿好,放在河中央,作为每年水量最少时冲刷沙滩的标准。综上所述,该工程名为都江堰,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体系,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