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刍议
散文教学论(1)
我记得有一位中国同事说过这样一句话:读散文,就是捧着杯子,品味水的味道。?的确,散文的世界应该是一个生活的世界,有声、有色、有味、有光、有生活情趣、有人体体温。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必要让散文教学有?漂亮?的特点。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能力应该是我们散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听了张全胜的名篇《行走》的教学,从中汲取了精华和亮点,同时也找到了未来散文教学的理念支撑,以及我将要走上的散文教学模式之路。我将着重谈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重复阅读
看完一篇文章,很快就能达到欣赏的目的。如果文章的基调是明快乐观的,朗读时要强调语气,读出语言的魅力和作者的陶醉。比如我们教朱自清的《春天》,可以花足够的时间让孩子以初读、听读、美读等多种形式去读。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读出春天的生机。对于语言简单、感情真挚的文章,可以引导孩子说话清晰、缓慢。比如我们说到朱自清的《背影》,就是通过反复阅读来感受的。父亲爱儿子,儿子爱父亲?那种父子亲情。当然也有慷慨悲壮的。我们需要引导孩子读出深沉、庄重、痛苦的语调。
这样朗读才能体现文章的语言美、绘画美和趣味性。而且,朗读可以让我们的教学进入特定的情境,与作者和文本一起流泪,一起欢乐地飞翔。
第二,升值
散文教学需要感真、融情、明理。如果说真实是散文的生命,那么情感真实就是散文的灵魂。我会花部分时间欣赏关键段落和句子。例如,张全胜选择了“散步”。主题是什么?尊老爱幼?总结后,可以让孩子找出最能体现主题的段落或句子来读几遍,让孩子在阅读中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而且文章里的场景是讲生活的,最后一句:?我背着我妈,我老婆背着我儿子。我们两个人走得很慢,好像我背的和她背的加起来就是全世界。?能深深打动读者,震撼我们的心灵。
散文教学论(二)
一,把握散文的特点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表达所见所感的文体,被誉为美文。它融合了自然美、诗意美和哲理美。与其他文体相比,散文有自己的特点:第一?形散而神不散?,使形散神聚,和谐统一。所谓?形式分散?它指的是灵活多样的选材、结构、表达和语言运用。?上帝不会离开?意思是形式表达再自由,也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文章主旨)。了解这一特征对于我们把握散文的意境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抓住线索,梳理思路。
从形式上来说,散文的结构是分散的。材料方面,不受时空限制,涉及的东西可以上下千年,跨越万里。你看到的,想到的,都可以组合成一篇文章。所以线索在散文中的作用更大。在《文心雕龙》中,刘勰是这样强调线索的:?起句的话与孟的中篇小说的意思相反;最后一句话,追着前一句话的目的;所以外语可以互换,内部意思可以注明。?因此,散文教学必须抓住线索,理清思路。这样才能把握作者的意境和文章的主旨。
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散文的不同写法,把握不同散文思路的线索。这样,散文的线索教学自然就成了?审美?然后呢。伸张正义?一种重要的方式。
第三,品味语言,了解其特点
散文的语言灵活多变,层次参差不齐,富于变化。各种散文,甚至同一种散文,几乎都有各自的语言特点。许多优秀的散文家在作品中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有的轻盈自然,有的铿锵有力,有的含蓄委婉,有的有一种悠然神韵。散文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品味散文的语言,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散文的语言很讲究文采。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作者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第四,分析意境,领悟内涵。
优美的散文,其意境可与诗歌媲美。在抒情散文中,作者往往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所描绘的具体形象中,营造出深刻的意境,在诗画中陶冶人;叙事散文,作者往往借景染物,将自己独特的观点融入其中,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使读者受到强烈感染。《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作者所流露的感情和作品中所蕴含的意象,去洞察生活,欣赏历史,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因为意境是由?意思?然后呢。语境?统一构图,所以散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意境。
首先是展示图片。
分析这些作品中展示的画面,既要明确画面中各种物体的特征,同时又要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通过启发联想,引导他们进入艺术境界,从而感受作者赋予的感情。
二是带着情绪分析情况。也就是说,对作品中鲜明的主观意识所形成的情感基调和附属的客观意象进行了准确的分析,并由此提升了艺术境界。
优秀的散文虽然常常用景物来抒发情感,抒发抱负,但也常常在表现心中波澜的同时,用精细的笔点明文章的主旨。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文学眼睛的作用是揭示意境的深刻性。
第五,学习技巧,读写结合。
读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散文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范文为例,帮助学生吸收思想精华,借鉴和模仿立意、选材、精心策划、遣词造句等写作技巧。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要善于以读促写,真正做到读写结合。
散文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是一般叙事的提高。因此,散文教学不能忽视形象思维的培养。形象思维离不开具体的形象。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体验。
教师既要结合范文教学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事物,又要引导学生深入体验。体验是观察的深化。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细心体会,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内涵,不断丰富学生写作的源泉。
总之,散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学习范文,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写出好文章;作文是学生模仿和借鉴范文的练习,目的是将范文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有了这种读写结合,学生的读写能力会显著提高。
散文教学论(三)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散文可以说占据了不小的比重。但是对于散文的教学,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常常感到很无奈。散文不像小说那样浓缩,也不像诗歌那样能引起学生的美感。它在中间。形散而神不散?也就是说?散文?。拿到作文,我教学过程的开始往往不是先看课文,而是先看教学参考和各种资料,再看课文,甚至根本不看课文(尤其是我认为自己熟悉的课文)。备课的时候,我会多看甚至大量的相关资料,包括教学参考书。最后我会把各种结论填满脑子,但是我没有阅读经验,也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看法。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把这些教学参考的内容教给学生,形成对课文的一些具体理解,这是很难改变的,也是创新的。
郑教授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举了两个案例:七年级上册的《行走》和七年级下册的《安塞腰鼓》。这两篇课文我都教过不止一两次了,所以郑教授举例的时候,我也不自觉的想起了自己的教学过程。自然,我也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行走》一文中,郑教授谈到了对语言的欣赏。这一步在我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也是存在的,但是对同一种语言的欣赏过程是完全不同的。记得我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找关于风景写作的句子,对称的句子。郑教授独特地提出了这句话:?我们走在田野里: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她说在我们的认知过程中,一般是?我吗?最后一个,那应该是?我们走在田野里: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的儿子和我。?而且中间用逗号,我们也经常用停顿。那么作者有没有搞错呢?不是,这是作者的本意,为了表现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由此可见,郑教授对文本的细致解读和她的独特发现。
安塞腰鼓说明了另一个问题。相信教过这篇文章的老师都知道,这篇课文的语言大部分使用了排比,在选词上颇有特色。郑教授对此表示赞同,但她侧重于分析?水乡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哪里打得过这样的腰鼓?这句话。我记得我在教这篇文章的时候,对这句话的理解一般侧重于修辞,侧重于黄土高原丰富的文化底蕴。郑教授在分析此句时,认为对《江南印》的评价有失偏颇。他赞美黄土高原这片土地,甚至为了显示这片土地的优越性而贬损江南。就像生活中喜欢篮球的人。他们可以喜欢篮球,不喜欢其他球类运动,但不能通过贬低其他球类运动来凸显篮球的美好。这种观念和做法是不合适的,也是过于极端的。如果这样解读文本,很难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郑教授指出,对文本的解读应该是多元的,这就变成了统一的。
听了郑桂花教授的两个案例,我对自己在散文教学过程中的疏漏有了更深的理解。不仅文本解读过于统一,而且他们热衷于寻找所谓的新教学方法。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备课,构思如何教学,花更多的时间在教学形式上,花更多的时间在设计练习上,花更少的时间阅读课文。这样学生的阅读体验会少一些,但是?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更多的写作素材?。
郑教授最后指出:?散文教学最怕功利解读和标签解读。?所谓?功利主义的解读?是对答题和考试的解读;所谓?标签解读?就是人为地把文字的内涵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散文教学的核心应该是独特的言说方式,独特的情感体验,独特的言说对象。郑教授的话虽然比较专业,但是细细品味之下却别有一番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