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地、中关村都和“坟”有关?
我看过报纸刊登外国人来北京旅游时写的文章,说北京地名中的坟字太多,有碍视听和审美。我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对这些地名进行适当的修改。众所周知,这种观念是由于北京传统历史知识的缺乏。可以说,大量带有“坟”字的地名是北京长期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体现了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历史地理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刻性。据笔者统计,北京至今仍有100多个带“坟”字的地名和近20个带“福”字的地名,与坟有关的地名更是不计其数,约占郊区地名总数的1/5。
那么这么多“坟”地名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在明清时期,人死后是不能入城安葬的,于是有权势的家族就在郊区或远郊寻找风水好的地方,建造家族坟墓。封建社会末期,坟墓越来越多。据明代万部《神榜杂注》记载:“城内方圆数百里,诸侯、嫔妃、贵胄、汉室贵胄皆不合大小。”可见当时郊区到处都是贵族家庭的家族墓地。
在这些墓地中,除了政府设立的漏袁泽(埋葬无主尸体的地方)和公私捐赠的义地(公共墓地)外,大部分都是王公贵族的墓地。因为怕被别人偷或挖,所以专门派家仆或雇人看守坟墓。这些守墓人被称为“守墓人”、“守墓人”。明代将“守墓人”的来源分为五类:一是“横扫北方”的亲军,即元末跟随徐达、常遇春攻占元朝都城的陆军士兵;二是“京南”的士兵,即明初帮助明太祖朱迪夺取皇位的士兵;第三种是宫廷的动员,也就是原皇宫的奴隶;四是佃农,即在这里租地种田的农民;第五个是照顾他们的附近居民。这些守墓人在墓地内或附近建造房屋居住,形成独门独院的小型居住区,并以主人的姓氏或身份为墓地命名,如马家坟、周家坟、曹家坟、文家坟、王叶坟、石王坟、瑞王坟等。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守墓人,小村庄逐渐形成。村名没变,就当地名流传下来了。但也有少数用守墓人的姓,而不用原墓主人的姓,比如海淀区的李家坟。
“福”这个名字主要集中在北京西山脚下,意思是“冥府”或坟墓。这些墓大多是元代的达官贵人。因为在元代,有权势的人认为北京西山是宝山,风景优美,有灵气,所以选择在这里修建自己的坟墓。相传从红山口往东,第一栋是下府,第二栋是老府,第三栋是韩家府,第四栋是符晓,第五栋是娘娘府,第六栋是道光府,第七栋是西孝府,第八栋是秀府,第九栋是娘娘府,第十栋是牛马府...,到第四宫,山路是* * *。其中以七十二陵最为著名,故称“沿山七十二家”。清朝乾隆年间修建静宜园时,有人打了七十二座墓来占西山的威信,于是乾隆皇帝下令将这些墓全部挖掘,只留下董思和元代几位名臣的墓。
事实上,郊区还有很多地名与墓地息息相关。有的直接把原来地名中的“坟”字换掉:比如朝阳区北部的高家园,原来叫高家坟;丰台区南部的新发地,原名新墓地。还有一些地名与原地名谐音:海淀区中部的中关村,原名管仲墓;朝阳区西北的礼贤村,原名礼贤墓。有的是直接以墓主人的名字或爵位命名:如朝阳区东部的咸宁侯,就是以明代咸宁侯之仇的墓葬命名的。墓园内也有一些以地面命名的建筑或附着物:如海淀区西南的四块石碑,就是以附近墓园的四块石碑命名的;朝阳区中部的大山子,因清彻·巴登·赞尔及其子达尔玛王子墓后的土山而得名,当地人俗称大山子。海淀区的五棵松,原为清代应劭墓前的五棵松树,后被用作此地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