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对政治、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绝望!!!

(1)秦朝和西汉、秦朝都是帝国王朝,能量很大。统一中国后,出于政治和经济的需要,他们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其中一些在中国人口迁移史上具有开创性,并对以后各朝代的移民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除了政治流放,其内容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真正的关中”。如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移民咸阳12万户,旨在加强统治,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政治中心。第二类是边防和开发新区,其中最著名的是北方的婺源,南方的云中和武陵,人数达数十万,在长城沿线和华南地区的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汉承秦制”,继续推行“实行关中”和移民戍边政策,特别是对河套地区、河西走廊、青海东部和新疆中部的移民大规模定居,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2)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社会大动荡时期。军阀混战,生灵涂炭,促成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三国建立之前,也就是军阀混战时期,移民都是逃离战乱的难民。他们从战争最激烈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迁出,大部分南迁到长江流域。移民中有不少文人学者,就是后来吴国和蜀国的罗志,其中最著名的有诸葛亮、周瑜、鲁肃、张昭。原籍临淮(今安徽定远)的鲁肃曾号召部下:“淮泗为非遗之地。听说河东良田千里,民富兵强,可以避害”就是典型代表;另一部分沿长城甚至辽东北上,其中以关宁著名。三国鼎立时期,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三方都在努力招募流民,开发垦荒,尽力从国外招募和抢夺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人员。比如曹魏将大批匈奴、乌桓人移往内地,孙吴出兵台湾省,“千人回益州”。经过近90年的人口迁移,中国长江流域和长城地区的人口不断增加,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的移民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当时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民族冲突,为随后的晋南北朝时期更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和社会动荡埋下了伏笔。(3)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大分裂、大侵蚀、大破坏的时期,北迁的少数民族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两个世纪的动荡中,黄河惨遭蹂躏,导致一次又一次的南迁高潮。仅官方统计,公元313年至450年间,北方杜南人口达90万,占北方原户籍的1/7。事实上,由于混乱的流离失所过程中隐藏的户口流失,这一统计数据已经大大减少。正如已经有人指出的那样:“自中原之乱以来,人民离开了自己的领地,河的左边创造了一个创世,贵族合并了,或者宾客流离了,人民的民族没有建立起来。”“当人民陷入困境,流离失所,从这个地方,难民采取了大多数他们的名字作为客人。”由此可见,移民的实际规模应该远在上述官方统计数据之上。期间移民分布仍以长江流域为主,南方也有不少福建、广东移民。据记载:“金永嘉二年,福建开始穿衣服的有林、黄、陈、郑、詹、秋、何、胡等八家。”一波又一波的移民为中国经济和人口重心由北向南的历史性转移奠定了基础。(4)隋唐时期的“安史之乱”政治能量很大,但他们在人口迁移方面的成就远不及秦汉时期,因为民众在此之前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动荡,饱受流离失所之苦,迁居他地,心理上对人口迁移十分反感。此外,秦汉官方移民,包括屯兵戍边,大多未能尽到责任,往往是先害而不见利,教训很大。所以隋唐官方的人口迁徙是很少的。直到震惊全国的“安史之乱”爆发,黄河流域再次陷入血海,引发了又一次人口南迁潮。据史书记载:“天宝末年,安禄山造反,天子上蜀,土司南奔,吴人山人海。”“天下衣冠,避吴栋,永嘉南迁,不在此。”这股人口南迁潮的余波一直持续到唐末五代十国时期。至此,中国南方的人口规模第一次达到了与北方同等的水平。(5)从“靖康之难”到金人大规模入侵导致的“靖康之难”到南宋末年,宋金对峙100多年,中国又一次遭受巨大的社会动荡,由此产生的人口迁移规模之大,不亚于“永嘉丧”和“安史之乱”。据记载:“鉴言末,诸子皆避地...那些穿着衣服的人纷纷冲向道。”“西北士大夫患靖康,多居武陵”。“四面八方的人聚集在浙江,是平时的百倍。”甚至南方一些偏远山区也接纳了不少移民。如广西容县,“引进广西、广州,渡江以来,许多人留在家中。”北方大量人口的南迁极大地促进了南方的社会发展。南宋很多文官武将也来自北方,包括岳飞、韩世忠、张浚等,平民中也有不少南下的名人,如李清照、辛弃疾等。(6)元末明初中国广大的中原地区,在“靖康之难”到元末的两个多世纪里,遭受了许多灾难。到了明初,是“中原粗糙,人丁稀少。”与人口密集的江南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极不平衡的人口分布格局,造就了人口迁移的现实需求,再加上开放和保卫边境的需要,导致明初出现了一次人口迁移的高潮,但其性质与历次动乱导致的大移民完全不同。明朝建立后不久,就开始组织人口迁徙,如“江南十四万人移至凤阳”,“河北移至山西泽、”,“沙漠遗民”移至北平附近,云南湖广移至江西农民,等等。所以史书上说“移民最多的是太祖。”明初,为了巩固边防,在长城一线设置了名为“九边”的九个城镇,在中国其他战略要地也设置了许多驻防的守卫。仅洪武三十一年,禁卫就有136人。为了解决边防军的军饷问题,明初组织大规模移民定居戍边。“当时东起辽左,北至宣达,西至甘肃,南至云南、四川,极是首尾相接,原则是大江南北,今在兴屯。”云南开荒的移民多达四五十万人,规模巨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台湾省,清代台湾省移民,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17世纪荷兰殖民者入侵后不久,郑成功率领军队一举收复。此后,郑成功组织了一次向台湾省的大移民,移民人数在短时间内达到20万,占岛内总人口的大多数。清朝统一台湾省后,对移民采取了模棱两可的态度,即不允许移民带家属,使他们难以在台湾省扎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台湾在人口不断增长和富裕之后,重蹈郑成功在台湾省反清斗争的“覆辙”。直到清朝中期,由于大陆人口压力越来越大,上述政策才有所松动,导致移民台湾的高潮。1811年,台湾省汉族人口已经超过200万,比一个半世纪前增长了六七倍。清末,鉴于险恶的国际形势,朝廷意识到台湾省的战略意义。不仅全面解除移民限制,还在厦门、汕头、香港等地设立“垦荒局”,提供财政资助和优惠,促进台湾省移民,为今后发展奠定人口基础。(8)清末民国时期,东北(包括内蒙古东部)人口一直较少,清初满清入关后更为稀少。满清统治者视东北为祖上兴王之地。为了保护参与山河的利益,他们对东北实行长期封禁,并在辽宁修筑“柳条边关”,禁止居民越界耕种。同时,东北被用作流放囚犯的地方。这些所谓的“流动人口”在东北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上非法农民,到清朝中期,该地区的总人口仍然显著增加。19世纪,黄河下游广大地区连年灾荒,数以千计的破产农民无视禁令,流入东北。到1840年,全区总人口已超过300万,比100年前增长了七八倍。此时全国人口已达4亿,人口压力日益加剧社会矛盾。国际上,列强步步进逼,尤其是沙俄已经盯上了东北。在这种形势下,满清朝廷于1860年放宽东北灾荒禁令,1897年全部解禁,既减轻了关内人口压力,又为朝廷开辟了财源,充实了边防。此外,移民也被赋予“工作导向”。这些都助长了一股“去东方化”的狂潮。到1910,东北总人口增加到18万余人,比1840增加了近5倍。民国成立后,“去东方化”的洪流不断。在“九·一八”之前,估计每年大约有25万至30万人迁入,大多来自山东和河北两省。从那以后,迁入的人数仍然相当可观。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区总人口已达近400万,比1910翻了一番。纵观中国人口迁移的整个历史,清末民初向东北的迁移力度最大,效果最好,对中国的人口地理和经济地理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