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的起源和习俗

“国庆”一词原指国家的庆典,最早见于西晋。西晋文学家陆机曾在《论五常》一文中记载“国庆只益,主忧不害”。在我国封建时代,举国欢庆的大事无非就是皇帝登基和生日(清朝称皇帝生日为万岁节)。因此,在中国古代,皇帝即位和生日被称为“国庆节”。今天,建国纪念日被称为国庆节。在中国,国庆节是指10+0,中华人民共和国(PRC)正式宣告成立的日子。

国家象征

国庆节是现代民族国家的一个特征,它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并变得尤为重要。它已经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象征,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国定假日

一旦国庆节这种特殊的纪念方式成为一种新的、全国性的节日形式,它就承载着体现这个国家和民族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节的大型庆祝活动也是政府动员和号召的具体体现。展示实力、增强民族自信、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是国庆庆典的三大基本特征。

编辑此庆祝活动

假期安排

国庆节从65438到0999是中国大陆的“黄金周”假期。国庆法定节假日时间为3天,之后两个周末将调整为共7天;中国大陆海外机构和企业为3-7天;澳门特别行政区2天,香港特别行政区1天。

庆祝仪式

每到五周年、十周年,都会有不同规模的庆典和阅兵。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海报是开国大典和建国五周年国庆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