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漠是如何形成的?

穆乌斯:蒙古语译为“坏水”

[编辑此段]毛乌素沙漠

鄂尔多斯沙漠

又称鄂尔多斯沙地,又称毛乌素沙地莫或毛乌素沙地。

内蒙古自治区的沙漠。位于伊克昭盟南部,陕西长城以北,面积约32100平方公里。多沉淀(250?6?5400 mm),有利于植物生长。原来是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有大面积的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公元5世纪,毛乌素以南、现靖边县北部的白城子曾是匈奴民族的政治经济中心。那时候,草滩辽阔,河水清澈。后来由于不合理开垦、植被破坏、流沙扩大,1949长城靖边、榆林、神木一带密集分布着流动沙丘,但西北部多为固定、半固定沙丘。从1959开始,大力修建防风林,开展了改造沙漠的浩大工程。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伊克昭盟)之间,面积4.22万平方公里。万里长城自东向西贯穿沙漠南缘。据考证,在古代,这一带是水草丰美、景色宜人的好牧场。后来由于气候变化和战争,地面植被完全丧失,就地养沙,形成了后来的沙漠(沙地)。这里曾经流传着“榆林三大运动”的故事。今非昔比,现在的榆林已经是“名城”了。积沙始于唐代,到明清时期,已经形成了广阔的沙漠。

中国的大沙区之一。位于北纬37° 27.5 ' ~ 39° 22.5 ',东经107° 20 ' ~ 11° 30 '。包括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南部、陕西省榆林市北部风沙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东北部,总面积3.98万平方公里。地名起源于陕北靖边县海泽滩乡毛乌素村。从自定边界的孟家沙窝到靖边的高家沟乡的连续沙带称为毛乌素沙带,这是对毛乌素山脉的初步认识。由于陕北长城沿线的沙地和内蒙古鄂尔多斯(伊克昭盟)南部的沙地是连续分布在一起的,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和陕北长城沿线的沙地统称为“毛乌素沙地”。

毛乌素沙地海拔大多在1100 ~ 1300m,西北部略高,达到1400 ~ 1500m,局部地区可达1600m左右。东南部的山谷低至950米。毛乌素沙地主要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和黄土高原之间的湖泊冲积平原洼地。出露于沙区外围并伸入沙区的梁主要为白垩系红、灰色砂岩,岩层基本水平,梁大多顶面平坦。各种第四纪沉积物明显沙质化,松散的砂层被风搬运形成流动流沙。平原高滩地(包括平原分水岭地和梁旁高滩地)主要分布在全新统上新世湖相冲积层中。

沙区年平均气温6.0 ~ 8.5℃,1月平均气温-9.5 ~ 12℃,7月平均气温22 ~ 24℃,年降水量250 ~ 440毫米,集中在7 ~ 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 ~ 75%,尤其是8月份。降水年际变化大,多雨年是干旱年的2 ~ 4倍。旱涝经常发生,旱大于涝。夏季暴雨冰雹灾害频繁,最大日降水量可达100 ~ 200mm。沙地东部年降水量400 ~ 440mm,属于浅栗钙土草原带,流沙和巴拉(半固定和固定沙丘)分布广泛,西北部降水量250 ~ 300mm,属于棕色石灰土半荒漠带。

毛乌素沙地位于多个自然地带的交汇处,植被和土壤体现出过渡性特征。除了向西北过渡是棕色石灰土半荒漠带,向西南过渡到盐池地区是灰色石灰土半荒漠带,向东南过渡是黄土高原暖温带灰色褐土森林草原带。

沙区土地利用类型复杂,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往往交错在一起。农林牧用地交错分布,从东南向西北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东南部自然条件优越,人为破坏严重,流沙比例大。除了流沙,西北部还有成片的半固定和固定沙地。东部和南部地区的农田高度集中在河谷阶地和滩地,而西北部地区农田减少,草地分布增加。现有的农业、畜牧业和林业用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管理粗放。

全区流沙面积1.38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后,在陕北进行固沙,引水拉沙,发展灌溉,植树造林,改良土壤,改造沙漠,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各种改造措施,毛乌素沙地东南部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