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魏晋南北朝考古的主要成果有哪些?500字左右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时代,也是佛教大发展的时代。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省保存了许多这一时期的遗迹和遗物。随着近十年来文物考古的大规模发展,河南魏晋南北朝考古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84年,考古人员在汉魏古城洛阳北城墙发掘出一件马脸遗物。现存的马面是夯土建造的方形平台,分为地基和地面两部分。基础为方形基槽,填土夯实,东西宽约smart米,南北长12.4米,夯土厚2.3米。地上部分由地基上层层板砌而成,东西宽12.9,南北长n.7米,夯土残高2.1米。马脸可分为早期和晚期建筑遗迹。早期夯土中有绳纹板瓦和管瓦的残片,属于魏晋。晚期夯土包裹早期夯土,夯土内有黑瓦残片,应属北魏。通过钻探得知,现存的地面以上的城墙并非某个时期的遗迹,而是附着在大致相当于其时代的城墙遗址外侧的早、晚期马脸遗迹。于是,发掘者得出结论:“此马面建于魏晋,北魏杜洛被抓时损毁严重。所以北魏洛阳建设中,在拓宽城墙的同时,以魏晋时期修整过的马面为核心,重新修建了马面,新的马面比魏晋时期的旧物更高更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