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修建大运河有什么历史意义吗?
济渠、通济渠、山阳渡、江南运河五千多里,流经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五省,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钱塘江。这样隋朝的水上交通以洛阳为中心,西至中央盆地,北至河北平原,经淮河,南至太湖、钱塘江流域,把华北。
如果从都城长安出发,可以乘船经广通运河到潼关进入黄河,顺流而下,在秦口北经永济运河到达卓君,经通济运河,过长江,顺着江南运河到杭。以这些运河为骨干,还可以通过几条支流前往全国很多地方。这种四通八达的运河体系,对于巩固中国的统一,促进南北文化和物质交流,开发南方,发展南方,都是非常重要的。“自然,天下有利于交通”(2)[注:《通典·史活·曹云》(卷177),商旅不绝。江浙地区加快发展,成为全国财富集中的重要地区。运河两岸的城市迅速繁荣起来,京口(今镇江)、江都(今扬州)、均邑(今开封)都迅速成为当时的样子。
隋朝大运河地形复杂,开凿任务相当艰巨。当时封建压迫残酷,劳动工具简陋,但运河的修建速度很快,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也说明了我国水利工程技术在当时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大运河是中国隋朝人民用鲜血、汗水和生命修建的。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掘姬渠时,“殉职者145人。”(1)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征河北军一百多万,开永济运河。如果丁楠还不够,女工就在江上被抓。据《》记载,河工在五万监工手下没日没夜地干活,稍有差池,即被“镣铐”,害得许多人卖儿卖女,倾家荡产。开凿大运河的那一年,杨迪巡视南北,从洛阳出发,开凿的运河出洛口入黄河,再经通济渠、杨珊渎江都。大业七年(公元61年)渡河入永济运河”。(1)[注:《资·简·隋》]卷一八0。]事先,他派人到长江以南砍伐数万棵巨树做龙舟浮漂,高45尺,长200多尺。到了江都,拉船的多达八万人,陪伴宫女的不下十万人。
马克思说:“人类始终只能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我们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只有在解决任务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正在形成的时候,任务本身才能产生。”(《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隋朝修建大运河也不过如此,绝不是杨迪·杨光皇帝想周游列国的个人意志的产物。
如前所述,从春秋时期到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人工运河系统已经初具规模。隋朝初期,京城粮仓还空着,关中也出现了“地少民不丰”的现象(《隋书食货志》卷二十四)。当时供应主要靠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然而,运输非常困难。为了改善交通,养民可以在洛阳运送40石大米,通过中流砥柱的危险到达昌平的,免其防守。”(5)[注:《隋书食货志》卷二十四]但是,渭水运输困难,并没有解决问题。这是迫使隋朝统治者下决心开凿运河的第一个重要原因。当时的江南已经是一个物产越来越多的“莽莽之地”。为了进一步扩大关中,
隋文帝于公元589年灭陈楠,实现全国统一后,江南割据势力仍称霸一方,继续与中央对抗,局势依然动荡。为了有效地防止和镇压南方的叛乱,隋朝统治者有必要修建一条运河。这是修建大运河的第二个重要原因。
隋朝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技术力量使上述需求成为可能。隋文帝晚年,全国早已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户籍满满,海内外仓满,无余粮”(1)[注:隋书食货志]。如前所述,当时逐渐形成了一批人才济济的技术团队,如宇文凯、苏孝慈、元寿等。
综上所述,大运河修建于隋朝,主要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华民族统一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