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有哪些“尼木三绝”?为什么保存的这么好?

拉萨有哪些“尼木三绝”?为什么保存的这么好?

尼木三绝是指西藏自治区尼木县的三种特产,及其制作工艺。它们是:藏纸、尼木藏香和松浦雕塑,也被称为“尼木三绝”。这三种特产就像尼木创造的藏族文字一样,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和社会影响。早在1300年前,松赞干布大臣吞米桑布扎就在尼木县创造了藏文字。据说他还把尼木三绝的技艺传授给了村民。

西藏拉萨有一个著名的“尼木三绝”,指的是尼木县的西拉藏纸、吞巴藏香、松浦的雕塑。

西藏自治区尼木县,素有拉萨“西大门”之称,素有“藏香之源、藏族先民之乡”、“拉萨作坊”、“拉萨粮仓”之称。拥有国家级、自治区级和拉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项,是西藏文化遗产最丰富的县之一。绵延1300年的悠久文化代代相传,沉淀了尼木多元丰富的文化底蕴,承载了独特的民俗风情,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藏纸的过程比较复杂,几乎所有的工序都需要手工制作。藏纸既不腐烂也不虫蛀,因为它使用的原料是尼木当地植物“狼毒大戟”的根。这种植物分布在西藏的高海拔山坡上,牛羊从来不吃,因为它的根有微毒。甚至它的花都有一股难闻的气味,人闻久了会头晕。

在西藏,很多古代经书都是用这种藏文纸写的,可以保存上百年甚至上千年。

藏纸的原料取自瑞香狼毒根茎表皮下的一层薄薄的内膜,需要人工撕掉。剥皮是藏纸最复杂的工序,而且由于皮有毒,长期与人手接触会被腐蚀,以至于膨胀变白。

将去皮的植物皮用开水焯一下,然后用石头砸碎,加水调匀成浆;之后将纸浆均匀倒入造纸的网框中,在池中摇匀,形成薄膜;晾干晾干后,揭下来就是隐藏纸。

这些流程说起来简单,但其实每个流程都需要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