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拷问:国产电动车真的能打败特斯拉吗?

中国电动车行业在野蛮生长之后,随着补贴政策的逐渐式微和“PPT”时代的消失,一些新生力量已经没有了全国性的“嫁衣”,当他们直接面对个人消费市场时,就会失去竞争力,被市场淘汰。

作为一直在“模仿”特斯拉脚步的新生力量,由于没有深厚的品牌沉淀和技术背景,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市场认可。所以,面对特斯拉模式的本土化,我们只能惊呼狼来了。

国产电动车真的能打败特斯拉吗?

我们可以先看看特斯拉的优势。

特斯拉有先发优势。

在汽油车还没有完全了解国产车的时候,特斯拉就已经在电动车无人区探索了。特斯拉成立于2003年。2012发布的车型?s,百公里加速5.6s,续航480km,拉升大量豪华燃油车的性能。此时,国内自主品牌燃油车逐渐掌握了汽车三大部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的技术,市场份额达到30%。国产电动车更是不堪。都是续航一两百公里的车,完全没有竞争力。主要是A0、A00级别的小型车,续航只有100km,靠国家补贴生存。

特斯拉只做电动汽车,更专注。

特斯拉开发的时候只考虑了电气化,忘记了燃油车的设计。

比如车身设计。电动车没有排气管,不需要后传动轴。特斯拉的车身可以取消燃油车前地板的高层中央通道,取而代之的是平坦的地板和高强度的座椅横梁。平坦的地板是为了容纳更多的电池以提高电池寿命,高强度的座椅横梁是为了在汽车受到侧面撞击时更好地保护电池。

特斯拉的技术和创新

比如中控台设计。电机不需要关注转速,只看转速。特斯拉Model3自然干掉了仪表盘,把之前燃油车的中控台上的实体按键全部搬到了大屏幕上,车速也显示在了大屏幕上。如此简洁的中控台设计让人耳目一新。

自动驾驶辅助功能。电动汽车动力响应快速直接,没有燃油车的油门延迟,更适合自动驾驶辅助。模特?s于2017上市,带辅助驾驶功能。这个时候国内的电动车,尤其是新势力,还在被PPT造车所诟病。

特斯拉的自研能力

不同于供应商掌握技术,生产供应零部件,主机厂把它们拿到车上进行适应性组装,分工明确,专业人做专业事。特斯拉走的是自研路线,比如电池组自研、ECU自研、BMS自研、电机自研、自动驾驶系统及芯片自研、整车系统自研、创新的整车热管理系统等诸多创新,对比众多主力厂的“拿来主义”就能看出来。

比如冬季电动车取暖问题,就是一些新的动力独立车企解决的,比如装个锅炉烧柴油,或者不顾效率做phev,或者死热泵取暖,或者无脑堆PTC。只有特斯拉动了综合利用电机余热的念头,并量产。

特斯拉的品牌原因?

在消费者心目中,他们消费的产品会注重品牌效应,购买的态度和行为会被品牌所主导。在消费者心目中,他们消费的产品会注重品牌效应,购买的态度和行为会被品牌所主导。而国内新势力仅仅经历了短短几年,还处于萌芽发展阶段,品牌度较低,没有被消费者完全了解。于是,外来的和尚可以念经,品牌自身的光环呈现出碾压的态势。

国产电动车真的能打败特斯拉吗?

首先,电动车的技术门槛比较低,相对容易赶上。

电动车不是燃油车。燃油车的技术门槛相当高,不是核心技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发动机各大汽车公司都有自己的黑科技,变速箱技术被ZF等供应商牢牢掌握,巨头博世掌握着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

燃油车在国外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而我们作为后来者,只有30年的历史。

但是,电动车就不一样了。电动车的结构比较简单,电机电池的核心部件在国内也能找到优秀的供应商。而且在电动汽车的发展上,我们的起步时间和特斯拉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其次,我们新能源产业链的成熟度位居世界第一。

特斯拉之所以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中国量产,是因为我们的工业设施已经成熟。电池方面,我们有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占有全球40%的份额,也是各大车企的供应商。

在马达方面。以精密电机、信心电机等公司为代表,在行业内也相当优秀。

还有其他领先的智能锂电池设备,如隔膜恩杰、玻璃福耀、气囊盛骏电子等。这些公司在世界上还不错。

此外,我们有许多成熟的产业链。

京津、长三角、泛珠三角、西南、华中等汽车主产区都有相应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你叫不出一大堆公司的名字。全球新能源产业链前十的公司,我们占一半以上。

最后,强大的人才库。

是的,你没有看错。我们并不是没有优秀的创新工程师。作为互联网最发达的中国,我们不缺合格的程序员,也不缺高素质的汽车工程师,互联网思维的开发者更不缺。而且,人才是流动的。华为也有大量外籍员工,人才不会制约我们电动车的发展。

至于政府给出各种政策减免红包引进特斯拉,无非是期望升级完善产业链。这条鲶鱼的引入,也可以倒逼车企重视真正的创新,也期望带来上下游创新人才的成长。

没有人比政府更了解国内行业,我们也应该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内企业一定会有比特斯拉更好的电动车。也许是在为数不多的制造汽车的新生力量中。

所以在汽车评论看来,国产电动车无法与特斯拉抗衡只是暂时的。在中国这样一个巨大且不断变化的市场,国产电动车将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两年后,想买特斯拉还是国产车就难说了吧?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