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都是烹饪学校教的吗?
英国女孩伏霞·邓洛普(Fuxia Dunlop)于20世纪90年代来到中国进行研究。当时她还是想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史,于是选择了四川成都,成为了四川大学的留学生。没想到,女孩对学术研究不感兴趣。当她申请奖学金时,她耍了一个花招。学术研究是假的,脑子里浮现的川菜才是她真正的爱好。
于斯
“舌尖”时代后,诞生了大量的美食纪录片,有讲川菜的,有讲湘菜的,有讲顺德风味的,有讲新疆风味的。
这些美食纪录片满足了一大批美食爱好者的胃口,很多人跟着这些纪录片,飞到这些美食之都,一家店一家店打卡。但是这些纪录片,看多了会觉得没意思。坦白说,商家打广告的嫌疑越来越重,算账汇总食物的部分越来越虎头蛇尾。
藏在街头巷尾的食物
不过最近有两部美食纪录片值得一提:一部是街头美食斗士,是韩国人拍的。主角是白钟元,韩国综艺节目中著名的美食家。他带领一个团队在世界各地的城市寻找街头小吃。第一季,* * *拍摄了六集,其中三集涉及中国,包括成都、香港和哈尔滨。韩国人拍综艺节目的技术一流,而白钟元提前对中国各地的美食和小吃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所以他所到之处,寻找的街边小店都是当地人最爱吃的美食。所以,这个美食综艺节目是有说服力的。
第二部美食纪录片叫《一串串人生》,顾名思义就是盘点中华大地上最著名的烤肉串。不要小看烤肉串。这种看似朴实无华的街头小吃,在夏天配上冰镇啤酒,是我们度过炎炎夏日的最佳伴侣。
《一串串人生》最大的特点当然是不盘点羊肉串、烤鱼、排骨、肉筋之类的普通羊肉串。满街都是这样的烤肉串,没什么好盘点的。这个节目最大的特点就是盘点那些藏在大街小巷的“黑暗食物”。
看了几集就该喘口气了。烤蚕蛹,蚕沙,羊鞭,猪眼,猪鼻筋,血管,海香肠是什么?这么说吧,这些食物衬托出你平时吃的烤脑花和羊腰,都显得很幼稚。
总之,在我们的嘴里和胃里,几乎没有什么是烤不出来的。
我为什么要推荐这两部美食纪录片?首先,《街头美食斗士》涉及一个话题: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的美食?看这个节目的时候,你会发现,美食是没有国界的。
比如节目主持人白钟元是韩国人,但他在成都说中文,在香港说粤语,在泰国说泰语,在日本说日语。似乎很多语言他都是唾手可得,让人佩服。
但他在节目中谦虚地说,他的中文其实是“菜单中文”,也就是说,他是根据菜单点菜的时候学的中文。中文还达不到日常交流的地步,他只能看懂菜单,其他语言也是在这种“菜单”的形式下学会的,这就是美食无国界的最好说明。
其次,一串人生涉及的另一个话题是:中国人什么都能吃吗?这其实是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当然,有人会认为这是一种东方主义的偏见。看来中国人是未开化的野蛮人,文明程度堪忧。东西到了我们手里,首先想到的属性就是有没有食用价值。从这种不是偏见的偏见出发,会引发另一种声音的质疑。中国发明的黑暗食物,外国人似乎很难接受。
大概是因为文化的隔阂,西方人来到中国后胆小怕事,不敢尝试任何东西。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美食
但是,今天推荐的这本书的作者是个例外。这个英国女孩的名字叫福夏·邓洛普。她写了一本关于中国烹饪的书,名为《鱼翅和胡椒》。如果你翻翻她的简历,你会发现她不仅研究中国烹饪,还写了川菜食谱和鱼米之乡:中国江南美食。这令人印象深刻。在我的记忆中,上一次我读到中国烹饪以烹饪书的形式介绍给西方人,是杨步伟的《中国烹饪书》。
杨步伟是赵元任的妻子,赵元任是中国的语言之父。当时,赵元任带着妻子在哈佛大学教书。他的妻子杨步伟是一个新时代的女性,不愿意做家庭主妇。她曾长期接触西方人,发现这些人对中国的饮食文化非常无知。所以她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一本中国烹饪书。她自己不懂英语。她用中文写了这本书,女儿帮她翻译成英文,丈夫帮她做笔记。可谓是一部全家完成的书。
她从中国食物的烹饪原则和用餐礼仪写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并介绍了中国各地的传统习俗。出版后被《纽约时报》报道,大受欢迎,转载20余次。
付霞是一个在牛津长大的英国女孩,毕业于剑桥大学文学系。她对中国文化感兴趣。90年代来中国做研究,还是想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史,所以选择了四川成都,成为四川大学的留学生。谁也没想到,这个女孩对学术研究一点兴趣都没有。当她申请奖学金时,她耍了一个花招。学术研究是假的,脑子里浮现的川菜才是她真正的爱好。
大多数留学生,如果对中国的美食感兴趣,也仅限于做一个吃货,但傅霞不一样。她对食物更有野心。除了吃饭,她还想学做饭。她甚至报了一个厨师培训班,成为当时川菜学院唯一的外国女生。她不仅成为了一名专业厨师,还真的把美食当成了一种文化来研究。毕业论文学的是川菜,后来写了川菜菜谱,从一个纯粹的吃货变成了地道的中国美食家。
鱼翅和辣椒是她这几年学习中国美食的心路历程:一个从一开始一看到皮蛋就恶心的西方人,变成了喜欢吃辣,吃兔头,喜欢川菜和火锅,什么都敢吃的美食家。
东西方的饮食偏见
中国人真的什么都敢吃吗?这与其说是文化偏见,不如说是误解。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第一,不管承认与否,中国的饮食文化确实很古老。比如商朝的传奇厨师伊尹,因为烹饪知识丰富,甚至被任命为宰相。这是中国厨师的祖先。在中国历史上,关于文人、美食家、厨师的故事数不胜数。经过这么多年的历史积淀,人们在吃饭的时候已经满足不了自己单纯的食欲,所以我们的饮食目的就是孔子在《论语》和《勤劳之乡》中提到的“食不厌精,味不厌精”。普通的食材无法满足人们对美食的追求,所以我们需要在更丰富甚至离奇的食材中寻找存在感,这大概就是所谓“中国人什么都敢吃”的原因。
还有一个时代原因值得一提。和我们父辈一样,都经历过饥荒。上个世纪,中国的局势发生了变化,政治运动和天灾人祸,老百姓过得像蚂蚁一样。饥荒年代,人们什么都能吃,什么都敢吃,什么都得吃,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做法和吃法——不要小看这种“吃”的形式主义。在平时,吃饭是为了填饱肚子,但在那个没东西吃的年代,吃一点食物有很多方法。那些发明出来的“吃法”,让人们保留了优雅的人性尺度,又不失基本的文明。
来自饥荒年代的一代人对过去缺乏食物和吃饭困难有记忆。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不要浪费食物。换句话说,一种食材,无论是肉还是骨头,都要吃透吃透;无论是脂肪还是内脏;无论大白菜的叶子还是大白菜的帮助都可以浪费,这是对食物最基本的尊重。
食物面前,人人平等。中国人什么都敢吃,可见他们对食物的尊重。借用傅夏书中的一句话,我们喜欢食物,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能从吃中找到安慰:“生活是苦的,但食物能带来一点暂时的甜蜜。”
付霞已经在中国很多年了。她写过很多美食文章,对中西饮食文化有自己的理解。在她看来,向西方人介绍中国的饮食文化和让中国人接受西餐一样困难。
傅夏在《鱼翅与胡椒》中写了一章,讲的是中西饮食文化的差距。说到饮食文化,我们总是有说不完的理由骄傲。中国有八大菜系,包括炒、煮、煎、蒸的各种技法,精湛的手艺和烹饪。我们甚至把中国的炒锅推广到全世界。根据福厦的数据,现在65%的英国家庭都有中式炒锅,中餐甚至超过印度菜,成为英国人最喜欢的“国菜”。当然,这些都值得我们骄傲,但不是我们滋生傲慢的理由。
西方人对中国的美食有偏见,那么我们不是对西餐有偏见吗?
在我们的心目中,西方的饮食是汉堡、意大利面、沙拉、烧烤等。我们不会详细考虑意大利饮食、法国美食和英国美食。在我们的偏见体系中,他们都是一样的。我们是美食大国,也应该对世界各国的美食持包容态度,平等对待世界各国的美食。
要知道,在吃的文化上,我们是有历史的,别人是可以赶上的。我们的文化是真实的,别人可以吸收同化。别人都在学,我们却在坚持。这就是我们的狭隘。
责任编辑:马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