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有哪些故事或传说?诗歌。

王安石是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做了宰相后,决心改革,实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没几年就当了官。他在北京很无聊,决定回南京看老婆孩子。

次年春,王安石从汴京南下扬州,乘船西至金陵(江苏南京),经京口(江苏镇江),到了渡江瓜州,船靠岸,不走了。站在船头,他向西望去,但当他看到隐隐约约的青山、汹涌的河流、春风和绿色的田野,以及天上的明月时,他更加想念金陵钟山(又名紫金山)的亲人。他走进船里,拿出纸和笔,略一思索,写了一首题为《登上瓜州》的诗:

京口瓜州一水房,

中山只隔了几座山。

春风又来到了江南岸。

明月几时照我?

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与绿江南岸》里的“到”字太死了,看不出春风到了江南是什么样子。想了一会儿,他开始把“到”字圈起来,改成了“到”。后来想了想,觉得“国”字不合适。虽然“国”字比“道”字更形象,描述了的逝去,但仍不足以表达一个人重返金陵的迫切心情。于是我把“国”字圈起来,改成了“金”和“满”。这个改了不下十次,王安石还是没有找到自己最满意的词。他感到有点头痛,于是走出船舱,看了看风景,让自己的头脑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头,望着江南。春风吹来,草儿翩翩起舞,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风景如画。他感到神清气爽,顿时看到了春草青青。这不是我要找的“绿色”这个词吗?一个“绿”字,表达了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想到这里,王安石很不高兴,赶紧跑进船舱,拿出一张纸,把原诗中的“春风再来江南岸”这句话改成了“春风绿在江南岸”。

为了突出自己反复推敲的来之不易的“绿”字,王安石特意把“绿”字写得大一点,非常醒目。

一个“绿”字,让全诗有声有色,全诗鲜活起来。“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后来很多关于炼字的文章都以他为例。

有一年初春,诗人王安石从扬州到瓜州渡口,归心似箭,希望能早日回到自己在金陵中山的寓所——他因为变法失败而被停职至今,一直住在这里。他打算先乘船渡过长江,在对岸京口(今江苏镇江)上岸,然后连夜赶回中山。

黄昏将至,船已驶近南岸,该上岸了。诗人情不自禁地向西望去,只见峰峦叠嶂,伸向远方,最后被云雾遮掩,不见夕阳外的中山。但也不远,要知道,从京口到金陵,中间也就那么几座山峰!船一靠岸,王安石第一个跳上岸。突然,一阵春风吹来,带着醉人的花香。啊!诗人的脚步刚好赶上了春天的脚步,双脚踩在江南绿色的地毯上。回到望江北岸,只有灰蒙蒙的暮色和滚滚的烟浪...此时,一轮明月从东方升起,将陪伴诗人连夜赶回家,与亲人团聚。王安石心血来潮,随口唱了一句绝句:

瓜州在北京的入海口,被几座山隔开。

春风又来到了江南岸。明月几时照我?

他一路上反复背诵和思考,总觉得第三句中的“要”字太平庸,不够贴切。后来改为“国”字。看了几遍,并不好。改成了“进”字——“春风又进了江南岸”,咦,这像什么?不好!他自言自语,然后改变了“人”这个词——“春风又填满了河的南岸”。唉,他越改越离谱。诗人弃了“人”字,跑了十余里。他想了又想,改了又改,却始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最后,他突然想到了在船上看到的青山绿水,绿野草木...绿色不是江南春天的象征吗?为什么不用一个“绿”字?于是诗人大声吟诵道:

“春风在江南岸是绿色的”——多么绿色的一个词啊!

王安石这才决定用“青”字来代替“至”、“至”、“至”、“至”。第二天,当诗人回到中山的公寓时,他立即将这首诗抄在他的手稿中。

诗人本想用一个动词来表达江南春色的景象,但最终选择了一个形容词作为动词,这就是“形容词用法”。“绿”不仅意味着“绿色”,也意味着“吹绿”,这是春风的人格化,增加了动态之美。

中国的诗歌起源于古代先民在劳动中发出的举重、劝导等有节奏的歌曲。比如《吴越春秋》中就有“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等民歌,据说是古代炎黄时期的一首诗,内容记录了当时人们的劳动场景。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的500多年间,中国古代诗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产生于这一历史时期的《诗经》收录了305首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古老的诗歌总集。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当时十五个诸侯国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歌曲。“赋”是祠堂里用的舞曲,也叫庙乐。

西方诗歌产生于古希腊青铜时代晚期。起源于氏族社会解体时期的古代民间传说、英雄歌谣和神话故事。相传古希腊盲人诗人荷马以此为基础,编撰了《荷马史诗》,其中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内容包括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状况和2000年前的迈锡尼文明。主要歌颂部落和民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的英雄业绩,包括原始人创造历史的艰难险阻,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以及其他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大题材。成为欧洲文学史上最古老的文学作品。

在我们的诗歌之国,诗歌几千年来一直是文学史的主流。诗歌是怎么产生的?原来,在文学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了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给别人或下一代记忆和传播,就编了韵文。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和[志]本来是同一个字,[志]从属于[士],从属于[心],说明停在心里的其实是记忆。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献的帮助,就不需要死记硬背了。这时候所有的文字记录都叫做【记录】。渴望是诗歌。心中有抱负,说话如诗。歌名是怎么来的?诗歌和歌曲不是一回事。歌曲是人类劳动同时产生的,远在文学形成之前,也远早于诗歌。起初,我们只用叹息来表达情感,如啊,xi,哦,唉,等等。当时这几个字都是同一个音念的:“啊”。宋是形声字,用“可”发音。在古代,[歌]和[啊]是同一个词,人们在劳动中发出的[啊]叫做作曲。所以,歌名一直沿用。既然诗和歌不是一个东西,为什么后来把它们连在一起,叫做【诗】?只要我们了解他们的关系。宋起初只用简单的感叹词来表达情感。随着语言的出现,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渐加深,情感更加丰富,用几句感叹词来表达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歌曲中加入了内容词来满足需要。文字出现后,诗与歌的结合更进一步,出现了用文字写的歌词。这时,一首歌包括两部分:一是音乐,二是歌词。音乐是抒情的,歌词是诗意的,值得回味的。也就是说,诗是有音乐的歌,没有音乐的诗。原诗可以配乐唱。歌是诗,诗是歌。诗词歌赋的结合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已经讨论了很久。毛诗序:“心即志,言即诗。”情感在心中运动,在言语中形成。如果言语不够,就悲叹吧。如果单词不够,就唱诵它们。如果歌曲不够,我不知道如何跳舞。“《尚书》:“诗言志,歌不语”,形象地指出了诗与歌的内在联系。因为这种情况,后来人们把诗和歌并列起来称,而目前,诗已经成为诗歌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