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复习大纲

6.亚洲

6.1自然环境

世界上面积最大、纬度最宽、东西距离最远的大陆。

西北部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和欧洲为界;

东北部以白令海峡和北美为界;

西南部以苏伊士运河和非洲为界;

东南部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从地理上讲,亚洲可分为六个区域: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和中亚。

中部高,周边低。

发源于中部山区和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围的海洋,形成无数条长河。长江、叶尼塞河和印度河。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陆地横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东北面和南面靠近海洋。受纬度和海陆位置影响,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的特点。

东亚和南亚的夏季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密切相关。

6.2人文环境

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人口密集地区。

大约有1000个民族。如华夏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恒河文化、阿拉伯文化等。

人类文明的三大发源地——长江中下游、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少数发达国家:日本,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相对富裕的国家:西亚波斯湾沿岸的沙特阿拉伯,出口大量石油资源。

7.周边国家和地区

7.1日本

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岛屿和数千个小岛及其周边海域组成。富士山,一座著名的山峰。

日本火山多,地震频繁——一个火山多,地震多的岛国。

日本传统房屋多采用轻型建材建造,以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日本经济

非常发达。以加工贸易为主,对外依存度较高。

近年来,日本加快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和销售基地。

兼容东西方的文化。

7.2东南亚

印度支那半岛和马来群岛。

东南亚位于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汇处。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欧洲和非洲通往东南亚和东亚港口的最短航线,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东南亚人喜欢吃米饭。水稻是最高产量的作物。

东南亚人口密集/耕地少/炎热多雨。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东南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油棕、椰子和香蕉产地。

泰国、越南和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大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香蕉和大麻生产国以及椰子出口国。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山川多由北向南延伸,山川相间,垂直分布。

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江和河口三角洲。

东南亚的居民多为黄种人,华人华侨分布最为集中。新马泰是该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

7.3印度

中国的西南邻居,世界文明古国,南亚面积最大,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

印度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受季风影响,全年降水极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给印度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印度人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来抵御洪水和干旱。

人口众多,粮食消费大国。基本实现粮食自给。大米和小麦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

英国殖民时期,印度主要发展纺织业和采矿业。目前,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化学工业和棉麻纺织也有一定规模,在原子能、航空航天、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1999印度黄麻产量世界第一,棉花产量世界第二,加尔格达是印度最大的大麻纺织中心,孟买是印度最大的棉纺织中心。

7.4俄罗斯

欧亚大陆的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东西长10000多公里,南北宽约4000公里,面积1700多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区地势比较平坦,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温暖。

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交通发达。

首都莫斯科是其最大的城市。著名的红场、克里姆林宫和俄罗斯芭蕾舞都是世界闻名的舞蹈。圣彼得堡是第二大城市和重要的海港。

8.东半球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8.1中东

三大洲五洋之地。

南部非洲和东北部非洲-中东。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丰富的石油资源。

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石油产量和出口量最大的地区。

文化差异

中东人种主要是白人。

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教、犹太教等宗教。文化差异是中东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