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币是什么时候开始存在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统一了货币。废除刀、布、贝壳等钱币,以“半两”为货币。也就是说,用后来的秦国的圆方孔铜钱,铸出“半两”的铭文,重十二铢(一两为二十四铢),故称“半两”铜钱与其铭文一样重。此后,这种由圆孔演变为环钱的“半两”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
扩展数据:
铜币的历史
方孔铜钱应该说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在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以秦始皇以此为依据来赚钱。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统一了货币。废除刀、布、贝壳等钱币,以“半两”为货币。也就是说,用后来的秦国的圆方孔铜钱,铸出“半两”的铭文,重十二铢(一两为二十四铢),故称“半两”铜钱与其铭文一样重。此后,这种由圆孔演变为环钱的“半两”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梁武帝又铸了三铢。元寿五年(前118),废“半两”,改五铢,铸文“五铢”。这种五铢钱币自东汉开始使用,历代沿袭,直至唐武德四年(621)废止。使用时间长,币值相对稳定,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钱币。
王莽称帝期间,实行宝制,称钱为“春”,并加铸“六品春货”和“十品布货”两套钱币。春货六品,又称“六泉”,是王莽宝制中六种圆币的总称。
中国古代钱币常以皇帝年号命名,也称“年钱”。它最早是由五湖十六国的韩成铸造的。338年,李寿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称帝,国号汉,国号汉兴。开始选角《韩行谦》。
南宋“五铢换孝”铸于肖剑(454),太和十九年(495),北魏孝文帝铸“五铢换太和”。年钱从宋代就开始定制了。到了宋代,爵位变动频繁,为爵位投了不少钱。元朝以后,历代铸钱基本都是以年号命名的。比如元代的致远鲍彤,明代的洪武鲍彤,清代的甘龙鲍彤。
鲍彤,中国唐代以后对钱币的称呼,因题词“鲍彤”而得名。硬币上铸“鲍彤”二字,起源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废五铢铸的“开元鲍彤”。开元鲍彤重两铢四垒,十枚重一两。从此,铜币不再像它们的文字那样重要,而是按重量铸造,并改名为“鲍彤”流通。
百度百科-铜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