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吐鲁番盆地四季常青吗?

号码

吐鲁番盆地是新疆东天山南坡的一个山间盆地,以吐鲁番为主。“吐鲁番”在维吾尔语中是“低地”的意思。是中国地势最低(-15438+0m)、夏季气温最高的典型地堑盆地。大部分地面低于海拔500米。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营造防护林和加强灌溉管理,沙尘暴得到初步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盆地简介

吐鲁番盆地四面环山,位于(90° e,43° n)附近,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卡劳山都在3500-4000m高之间。其中,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南部觉罗塔格山一般在1500米以下。而盆地南麓最低的艾丁湖水面低于海平面154m,是中国最低的洼地。

如果以周边山脊线为界,面积为50140平方公里,其中海拔以下面积为4050平方公里,艾丁湖洼地海拔154米,是中国大陆最低的地方,盆地边缘群山环绕,最高的博格达峰终年积雪。

盆地中部海拔约4000平方公里,艾丁湖湖面-154米,湖底-161米。盆地中部有两座东西向低山,北部火焰山在900米以下;南部觉罗塔格山,约1000 ~ 1500m;他们之间有一片绿洲。

火焰山以此为天山南麓的冲积扇,是砾石戈壁,地下水丰富,于是卡热京(地下引水道)开始从中取水。流域降雨稀少,吐鲁番市年平均降雨量16.4毫米,托克逊市6.9毫米,北部山区300-400毫米。山顶有积雪,是流域主要灌溉水源。因此,盆地内的三个主要绿洲(吐鲁番、鄯善和托克逊)都位于靠近水源的中部以北。

为了提高用水效率,大部分灌溉方式都是坎儿井。流域光热资源丰富,年日照3000小时以上,大于等于10℃,年积温5000℃左右。夏季炎热,6-8月平均气温在38℃以上。

吐鲁番郊区极端最高气温达49.6℃(7月1975吐鲁番机场测得)。光热丰富,葡萄、甜瓜、长绒棉是名产,蚕桑也要发展。该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兰(州)新(新疆)铁路穿流域而过,南疆铁路起于吐鲁番,已开通至库尔勒。

地质地貌

吐鲁番地区是天山东部一个橄榄形山间盆地,四面环山。盆地西起阿拉善沟口,东至七角井峡谷西口,东西长245公里。北部是博格达山山麓;南至库鲁塔格山,南北宽约75公里。

这里发现了古鱼类和恐龙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由于地壳运动,逐渐变成陆地,盆地开始形成。

吐鲁番盆地经历了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和第四纪地质时代,是一个逐渐坳陷的古盆地。特别是在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盆地北缘的博格达山急剧上升,而盆地北缘和南缘的库鲁克塔格山略有上升,两山之间的断层塌陷,最终形成北高西低东窄的不对称盆地。中间有博尔托的火焰山和乌拉山,横贯境内,将当地分为南、北两部分。

盆地底部的艾丁湖水面低于海平面154m,是中国最低的盆地,也是仅次于约旦死海的世界第二低,低于海平面391m。吐鲁番盆地的鸟瞰图清楚地表明,它是一个以艾丁湖为中心的环形地形,由三个区组成。

最外环由高山和雪山组成,北面是博格达山,高耸入云,终年积雪;南面有库鲁塔格山;卡劳是西部的一座山;东南有库姆塔格山;可谓四面环山。

盆地中部是一条戈壁砾石带,长期被山脉风化剥蚀,被流水携带下来。盆地的第三带是最有活力和吸引力的绿洲平原带。

这个地区大部分属于山地的倾斜平原,有大面积的细土冲积层。由于火焰山位于盆地中央,地下水位抬高,在山的南北边缘形成溢出带,形成了南、北两个绿洲,成为吐鲁番盆地各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的基础。吐鲁番盆地山地面积9850平方公里,平原面积59863平方公里。

吐鲁番盆地气候极其干燥,少雨,水流自然搬运东西的能力极差,所以盆地内的沉积物极其少,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此外,在第四次新构造运动中,盆地中部形成了一座由东向西的火焰山。由于这座低矮的山的阻隔作用,天山流水携带的风化物质只能堆积在山的北面,而山的南面被保护起来,避免了堆积,所以长期保持在海平面以下。

吐鲁番盆地地形特殊,群山环绕。吐鲁番盆地北部博格达山主峰海拔5445米,盆地内艾丁湖海拔-154米。在这么短的水平距离内,高差5600米,自然是一绝。

气候特征

吐鲁番盆地属于大陆沙漠气候,干燥炎热。年降水量约16 mm,蒸发量高达3000 mm,夏季最高气温已记录为49.6℃,6-8月平均最高气温在38℃以上。中午时分,沙面温度高达82.3℃,因此自古被称为“火烧岛”。

日照时间长,一年约3200小时,无霜期约210天。由于盆地内气压低,吸引气流,也是我国著名的“风仓”。达坂城吹来的春季暴雨达到每秒50米,七角井吹来的强风一度将车辆吹翻。

吐鲁番盆地属于独特的暖温带干旱荒漠气候。主要特点是:干燥、高温、多风。流域内,全年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降水少,但局地性强。火焰山以南,夏季漫长炎热,冬季寒冷较少,少风小雪。春季气温上升快且不稳定,干燥多雨,风力大。秋高气爽,气温下降快,温差大。与山南相比,火焰山北部四季分明,冬季严寒,夏尔·凡多姆海恩酷热,降水较多。春秋比山南长半个月。

流域地下水资源丰富,其水源主要是天山冰雪融水。冰雪融水在通过地下粗砾石层渗入盆地的过程中,被火焰山拦截,在山沟中涌出地面,汇入河流。河的两岸,乡村郁郁葱葱,风景秀丽,盛产水果。最著名的水果品种是无核白葡萄和哈密瓜。位于吐鲁番市东北10公里的葡萄沟,久。

火焰之山

出名了。该沟长7公里,宽2公里,穿越火陷山。东西两侧峰峦相对,沟内泉水欢快流动,果树丛生,令人心旷神怡。一排排高耸的杨树郁郁葱葱,带沟带坡的葡萄架层层叠叠。一串串葡萄翠绿如玉,光彩夺目,被誉为“中国的绿色明珠”。

吐鲁番盆地夏季热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气候特别干燥,天上没有云层阻挡强烈的阳光热量,地面也没有水分蒸发消耗热量,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热量来提高温度;二是吐鲁番的盆地地形,白天太阳的热量不容易扩散出去。第三,这里海拔低,接近海平面,是中国内陆干旱区海拔最低的地方。海拔越低,温度越高,平均每100米上升0.6℃。

沉淀

吐鲁番是中国最干旱、降水最少的地方,也是世界干旱地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16.4mm,且分布不均,季节差异大,连续降水少,多为间歇性。山比盆地多,北多南少,由北向南逐渐减少,越往南越少;没有降水的日子更长。同时,年降水量逐年变化较大;陕北最丰年可达76.8 mm(鄯善1998),最少年只有12.6 mm(鄯善1985)。山南降水量最多的年份可达33.4毫米(吐鲁番1998),降水量最少的年份只有4.3毫米(吐鲁番1976)。全年降水量夏季最多,春季次之。

阳光和蒸发

吐鲁番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光能丰富。年平均总辐射为5938.3 MJ/m2,最长为6397.0 MJ/m2,最年轻为5648.2 MJ/m2。年中最大值出现在7月,为680.3-800.2 MJ/m2,春季大于秋季。年平均总日照时数为3056.4小时,年总日照时数最大为3349.6小时,最小为2829.7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69%。

吐鲁番气候干燥,蒸发能力强,平均蒸发量2837.8毫米;蒸发量的变化特征是:由北向南逐渐增大,春末夏初蒸发量最旺盛,4-8月份占75%以上。

吐鲁番盆地四面环山,中间低凹,地表辐射的热量不易散发。是我国著名的干热地区,历史上曾出现过47.8℃的极端高温。流域少雨,日照时数32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6毫米,年蒸发量2539.4毫米以上,无霜期210天。境内有三十里风区和一百里风区,素有“风仓”之称。

优越的光热条件和独特的气候使其盛产葡萄、哈密瓜、反季节蔬菜等经济作物,是名副其实的“瓜果之乡”。

矿产资源

吐鲁番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68种。煤炭、石油、天然气、金、铁、铜、芒硝、花岗岩、硝酸钾、硝酸钠、膨润土储量大、品位高,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和潜力。其中,预测煤炭储量56565438+亿吨,沙尔湖和艾丁湖均属于超大型综合煤田,预测储量超过654380+亿吨;石油资源总量为6543.8+0.58亿吨,天然气资源总量为3650亿立方米。铁矿石探明储量3.5亿吨,居新疆前列,储量2.3亿吨;硝酸钾(钠)的探明储量为2.2亿吨,是世界上最大的硝酸钾(钠)资源。花岗岩储量大,颜色好,储量81.79万立方米。“山陕红”已成为中国名牌产品。蒙脱石是中国唯一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矿床。膨润土储量居新疆第二位,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钠基膨润土。

风力资源

风也是吐鲁番重要的自然特征之一。大风发生在一年中的3-10,3-6月最强,尤其是5月,风向以西北风为主。吐鲁番地形差异很大,加热面积大,温度幅度大,导致大风天气。强风主要受局部和大的天气系统影响。前者一般在10以下,持续时间短,危害小。后者来势凶猛,持续时间长,风力在10以上,危害很大。吐鲁番风能资源丰富。据托克逊气象站统计,6级以上阵风(风速≥ 17.0m/s)日数为每年80.3天,最长的1985为每年127天,最小的1997为每年35天。特别是在吐鲁番的风口,风能资源更加丰富。如从达坂城到托克逊长约100公里、宽10多公里的白洋谷,窄管效应明显,盆地内外气压梯度强,被称为“风银行”。因此,吐鲁番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低成本、无污染的风能资源,具有实际开发应用潜力。

葡萄

在新疆,尤其是在沙漠和戈壁,水是生命之源。坎儿井的流水,让吐鲁番充满了生机。这里太阳辐射强,温度高,热量大。

吐鲁番的葡萄品质优良,尤其是无核白葡萄,汁多味美,晶莹剔透,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吐鲁番酿酒历史悠久,这里酿造的酒一直是贡品,不远万里,发往中原,赢得了非同寻常的声誉。唐朝名将征服高昌后,将酿酒技术带回高昌。李世民对此非常高兴,稍加修改后,他酿造了八种名酒。尝过之后,朝廷官员赞不绝口。丰富,有利于植物生长;昼夜温差大,异化弱,所产长绒棉和瓜果优良。尤其是哈密瓜和葡萄享誉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