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索取:1998-2000黄河干旱多少?

历年降雨分布不均,易发生旱涝灾害,90年代旱涝并存,交替出现。1991-2000年,7年间有15次长期干旱,其中有6次大范围干旱。1994年春旱面积25万亩。从1994到65438+2月到1995,黄河在枯水期无法取水。全县受灾37万亩,重灾12万亩,三官庙、冯唐等乡镇受灾面积86.8%,占重灾的三分之一。1995 165438+10月至1996 3月,27万亩受灾。1997年6月至9月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超过1942。全县受灾40万亩,重灾15万亩,水井部分断流。1998年9月至1999年2月仅出现12.9毫米降水,全县受灾77万亩,重灾47万亩,是10年来范围最广、面积比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严重干旱。2000年是中牟县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降雨最少的一年,降雨分散。上半年基本没有有效降雨。这期间干热风15天,扬沙9天,浮尘7天。据土壤抽样调查,0-50 cm耕层含水量在7.5%以下,全县受灾74万亩,重灾12.6万亩。

抗旱纪录片

在干旱年份中,影响最大的是1994冬季至日1995春季,1998秋季至日1999春季,以及2000年上半年。它们的* * *特点是,前一年或前一阶段出现了干旱,中雨只是缓解了部分旱情,随后是持续无雨天气。

从1994的冬季至日到0995的春季,县政府派出400名干部到包村组织抗旱。全县投入450多万元,打机电井8680口,投入机械8900台套,出动劳动力8万人,浇灌小麦、大蒜49.7万亩,挽回损失7800多万元。水利局投入抗旱资金30万元,修复机井1.800余口,新钻机井231口,为抗旱服务队配备了4台移动式喷灌机械,增加日灌溉量1亩。

1998年秋到1999年春,170多天没下雨,机井出水量锐减,黄河无水可引,人畜吃水困难。春节过后,县政府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就是抗旱工作会议。其间,全县组织4次抗旱高潮,投入资金2700多万元,出动劳动力654.38+0.8万人,灌溉280万亩次。

2000年上半年,由于1999冬季降水充沛,土壤墒情良好,干旱前期群众瘫痪,后期干热风频繁,导致小麦早熟减产,秋作物不能及时播种。为了保证丰收,抢种,县政府组织开挖引黄渠,出动400多名干部组织抗旱。全县* * *出动劳动力110000人,灌溉土地63.95万亩抗旱。

人畜饮水项目

1992启动人畜饮水工程。1992-1995,项目以工代赈形式建设,市县财政配套,村里自筹部分资金。工程的主要形式有打深井、安装压力罐、集中供水;期间,* * *使用专项资金56万元,修建人畜饮水工程17处,打深井18口,安装压力容器17套,解决冯唐、刁家、三官庙、黄店等村17处。1996-1998,工程款改为市财政投入,县财政配套,受益村自筹部分资金。在此期间,市财政* * *投入60万元,建设人畜饮水工程5处,新打水井5口,安装压力容器5套,解决了三官庙、刁家、大孟3个乡镇4个村6450个问题。

防洪

中牟县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大部分降水集中在夏季。由于一些地势不平,排水不畅,容易造成内涝,加上黄河和贾鲁河的影响,使得防汛任务更重。1994、1996、2000年夏季有特大暴雨,1996年8月黄河流量达到7650立方米每秒,损失惨重。为做好防汛工作,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政委、县长为指挥长的防汛指挥部,下设县防汛办和黄河、内河、县防汛办。各乡镇、各县及驻县单位都建立了防汛机构,组织了抢险突击队,做好防汛抢险物资准备,做好汛期值班和抢险工作。

黄河防洪

中牟段黄河大堤防御战线长,险点多,是下游防洪工程中最薄弱的堤段之一,属于国家防洪保障堤段。黄河中牟段历史上曾发生过25次决口,每一次都带来了惨重的灾难。建国后,虽然多次加固堤防和防洪设施,但由于该段河道宽、浅、散、乱,主流摇摆不定,高槽、低滩、堤防的“二级悬河”情况越来越严重,防洪形势严峻。90年代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固堤防,修复险工,淤背加固堤防,严格执行防汛责任制,确保花园口站发生22000 m3/s洪水时,我国河堤不决口,有应对超标准洪水的准备和对策,把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防汛准备:做好全年抗洪抢大险的准备,每年汛前认真做好准备,抓好落实。

思想落实:广泛宣传防洪法,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提高人民群众对黄河防洪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自觉投身于防汛抗洪救灾。

组织实施:组织五级防汛队伍。2000年,河务局339名职工组成专业队伍,分为机动抢险队、机关抢险队、物资供应队、后勤保障队、群防队、技术指导人员、通信保障人员。沿黄3个乡镇和大孟、刘集乡1.9万人为一线群防骨干队伍,其他乡镇2.8万人为二线。群防队包括防汛抢险骨干队、巡堤联防队、运输队、门卫队、防汛照明队、迁安救护队。县级和以县为单位的防汛队伍2700人,负责堤防巡查、交通运输、治安防范、通信供电、后勤保障等工作。驻军防汛部队800人,其中1991-1998主要是一个警备区部队和三个武警支队,1999-2000主要是警备区和郑州武警指挥学校。

技术实施:每年组织技术培训,由河务局技术人员负责教学和操作培训,提高应急操作能力,增强战斗力。10年主要通过举办学习班、发放物资、组织演练等方式进行。

工具材料落实:专业准备、社会准备、群众准备。2000年,县河务局储备了专业物资,包括石料9万立方米,铁丝44吨,麻23吨,木桩4000根,编织袋2万个,冲锋舟3艘,发电机123千瓦,以及其他专业工具和材料工具。社会物资由县物资公司、供销社等单位储备,主要有麻10吨、铅丝50吨、编织袋100个、油200吨、彩条布1.5万米、运输车200辆、铁锹、雨具等。大量物资由乡镇储存,包括65,438+05万公斤柳秆、25,000包、木桩、铁锹和机动车辆。工具材料使用原则:专业准备材料,管好材料,随时使用;社会物资准备查清物资来源,分别保管,统一调用;群众准备材料而不是收集,用后付费。

责任制落实:建立县、乡(镇)、村“三长责任制”,强化以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明确工作责任,层层签订防御责任书,做到责任明确、责任到人。

黄河紧急救援

1991年,受通寨引水工程影响,黄河干流进入杨桥后向北移动,离开赵口险工后,在九堡引水工程134处大坝处形成一条南北斜河,大滑顶冲向工程下端,在134 ~ 138处大坝间升降。3月26日至6月60日,1134以下5座大坝连续出险,9月下旬,139、140大坝连续出险。九堡控导当年,6个工程出险51次,投入应急石料6390立方米。

1992 * *发生溃坝事故17起41次,其中土石方7900立方米,石料265438立方米,铅丝2900公斤,麻65438公斤,柳秸秆65438公斤。8月上旬出现1982以来最大洪峰,最大含沙量535 kg/m3,1977后仅为546 kg/m3。水位很高。最大洪峰时,杨桥水位90.55米,九堡水位87.9米,均为1949以来的最高水位。运行缓慢,第一次洪峰于8月14日8时进入杨桥,于8月17日13通过下界。8月4日18,18,九堡控制引导140大坝过弯;65438年6月5日8时,河道涨到3440 m3/s,119-140所有大坝都在河道附近。65438+6年6月6日8时涨到6260立方米每秒,九堡水位高87.9米,超过设防标准;6月5438+07日4时09分,控导堡全部被淹,坝顶水位平均高出0.3米。16,18,组织民工5000人,县级单位和武警第三支队400人连夜加高南仁村堰体。4800米的堰体24小时加高1米,顶宽2米,完成土方8000多立方米,编织袋65438+万个,柴油30吨。17年6月4时,九堡所有丁坝全部溢出,连124 ~ 125、136 ~ 138之间的堤坝也溢出,大部分分子漏水。河务局的500名工人和群防队,不顾连续几天的疲劳,继续奋战,到了4-7点,又提高了警惕。14-21抢险,* * *投入工人2635人,投入资金93900元,完成土方6030立方米,使用草袋19420个,编织袋665个,麻袋50个,柳树秸秆80436公斤。

1994年7月初至17年10月,中牟段共发生15次溃坝事故67次,紧急抢险柳树秸秆568600公斤,石料7377.6立方米,铅丝7977.4公斤,亚麻51.9吨。

7月初至8月中旬,黄河中上游普降暴雨。第一次洪峰的花园口实测流量为每秒4650立方米。7月65,438+00到达杨桥265,438+0,6月65,438+00-65,438+03,九堡控制引导65,438+037坝,65,438+03坝。8月初,黄河上中游水位暴涨。8月8日8时20分,花园口实测流量6260立方米每秒。8月8日,12到达杨桥,九堡管大流,141大坝出险。8月17日,主流从赵口闸下方向外移动,形成北河势,在九堡控导136大坝上方形成南北向斜河。主滑顶工程第一,在136 ~ 141的坝间涨跌,反冲洗严重,65438。20日24时30分,138大坝水面前塌60多米,宽8.6米。21日9时30分,137大坝8米长的穹顶垮塌,138大坝和139大坝相继出现重大险情。9月2日上午1时,九堡相继控制引导134坝、135坝,河务局200名职工连续奋战26小时才被控制。65438+10月1年9月30日至6月30日,九堡控导124 ~ 126的大坝陆续出险,河务局工作人员日夜赶工守护。

1995应急救援有两个特点:一是非汛期应急救援多。2月下旬至3月中旬,主滑顶赶赴九堡进行控制引导,125、134、141大坝多次出险。17年7月至18年10月27日* *共有4座大坝出险15次,抢险投入37.6万元。二是流量不大,但水位高,洪泛区多。7月20日21,流量3160m3/s,洋桥水位89.91m。杨桥部分危工靠水,湾滩、赵口、九堡三处危工全部淹滩。湾滩水深1m以上,险段农作物全部被淹,造成经济损失800万元。

1996年,加固工程采用抛石9100立方米,堤沟、浪窝回填土方58760立方米,修复堤坝、桩、护岸、平石垫层167.3立方米,安排滑坡防治石8600立方米;修围栏350米。防洪总投资775.37万元。

1998 7月16日13时,郑州花园口实测流量4700立方米每秒,最高水位94.38米,超警戒水位0.08米。九堡控制引导138 ~ 141大坝沿河滑坡,全县淹没耕地2.9万亩。整个汛期共发生6座大坝事故42起,其中石料6229.7立方米,柳秸秆416000公斤,麻0.31吨,土石方904.2立方米,抢险人员3269人,投入资金1046200元。

2000年是极为罕见的枯水年,没有发生1000 m3/s以上的洪水,仅新建的赵口7号坝和8号坝就出险37次,紧急抛石4,578 m3,柳条草1000kg,铅丝6866kg,投入抢险人员2108人,投入66.68。

"96?8“抗洪抢险

8月2日1996出现5000 m3/s的洪峰,三天流量达到7650 m3/s,是黄河继1982后的最大洪峰。4日,县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康培元带领抢险队伍进驻滩区,在受洪水威胁的一线村孙八庄-东朗城岗修建了长7500米、顶宽1.5米、高2.5米的防洪堰。4日晚,九堡控导坝122以下联合坝沿坝钻孔,避免了沿坝洪水险情。5日14时,花园口水位达到95.33米,中牟段4名危工全部跑进河中,其中一部分在大柳河上,赵口危工74号坝被大柳河冲击。九堡引水工程水位超过坝顶高度0.3m滩区耕地水深2米多,洪水沿河边低洼处向东奔涌,龚平大堤和滩区8个村庄出现险情。6日10,洪水漫过滩区,沿皮莱诺河边低洼处向东冲至59+000。大堤50+000,造成9公里平段大堤2米多深,掏空东丈与上地交汇处下部,造成交通中断,切断滩区8个村19000人的出路。65438年6月2日6时,滩区8个自然村安全转移到堤外,这是上世纪50年代后滩区首次大规模安全转移群众。* * *出动机动车4700辆,转移群众1.5万人,大牲畜1.5万头,粮食990万斤。

洪水期间,河务局300多名职工冒雨日夜巡堤查水,一线乡镇群防群治抢险队在堤段每公里派驻200人。此次救援,县级单位、县级责任单位共出动救援队伍5000人,武警官兵650人,农村群众1.5万人;投入油料150吨,机动车辆1200辆,编织袋20万个,土方20万立方米,投资300万元。

内河防洪

每年汛期前,县防汛指挥部召开专题会议,内河防汛办(简称内防办)制定详细的防汛预案,确保“标准以内的洪水安全,标准以外的洪水有对策”。每年在贾鲁河和各县的河流、水库和滞洪区进行拉网式检查,清除影响泄洪的建筑物和树木,修复危险工程。每年汛期,内防办都会开通专用电话,24小时值班,随时掌握雨情、水情、工情。如遇险情,将及时向县防汛指挥部报告,并组织人员救援。遇有严重险情或河道决口,县防汛指挥部将组织力量抢险。内河防汛物资由县防汛指挥部指定的单位定量储备,防汛储备物资在汛期结束前不得出售。需要修复的防洪工程及时修复。1995,保护贾鲁河西部弯道420米,完成圬工634立方米;1996,保护贾鲁河东部弯道300米,完成土方21600立方米。

内河救援1994 6月下旬,突降暴雨,贾鲁河水位暴涨,于7月3日在中东公路大桥下游右岸形成决口。200多名武警官兵、400多名机关干部职工、农民群众抢险堵口。由于水势凶猛,流量大,决口未堵,淹没农田800亩,直接损失40多万元。

8月4日上午,1996大孟乡大横庄村南贾鲁河大堤(县林场修建)因高度和宽度不达标决口。武警官兵、机关职工、农民等1万余人抢险封堵决口,出动沙袋1.2万个。当晚18封堵决口,保存了6000亩国有林(包括林业部设立的2000亩治理螟虫实验林)。

2000年7月5日20时至7月6日8时普降暴雨(详见“2000年特大洪水纪实”19页)。6日8时,召开县四大班子领导紧急联席会议,宣布全县进入防汛抗洪紧急状态,要求全县各乡镇、各直属县全体干部职工投入抗洪救灾工作,重点做好被围困群众的搬迁安置和救助工作,保障群众生活。200多名干部职工、1,000名公安干警、1,50名武警官兵连夜转移重灾区东张乡15个村被洪水围困的2100户6000余人,7日上午1完成搬迁。至7日晚,全县已转移安置灾民1.5万人,无一人伤亡。

2000年原木50000根(木材公司),条纹布7500米,麻绳65438公斤,竹竿5000根,铁锹20000把(县供销社),铁丝4000公斤(县供销社、商业总公司、物资公司),编织袋30万个(化肥厂)。卡车1200辆(商业总公司、物资公司、粮食局),照明电器2000套(商业总公司、电业局),电缆50000米(电业局),柴油100吨,汽油80吨(石油公司),雨具5000套(商业总公司),水泥65438+。

县防洪

中牟县城地面标高76 ~ 80m,污水主要排至贾鲁河,但排污口标高仅略高于贾鲁河正常水位。一旦贾鲁河出现特大降水和标准洪水(水位78.74 ~ 79.54米),河水将倒灌到县城。每年汛期前组织人员对县城下水道进行全面清淤,定期检查清理;城关镇、化肥厂、警校、造纸厂、建设局抽调500人组成抢险队进行防汛演练。汛期,化肥厂、造纸厂负责贾鲁河各排水口的挡水,建设局负责清除县城主要街道的积水,县城其他单位负责本单位的防汛工作,实行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2000年汛期后,在贾鲁河的排水口处修建了泄洪闸,在贾鲁河涨水时降低闸门挡水,防止倒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