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
琼海市华侨中学陈冲摘要: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是一门涉及方方面面的学科。人们对历史的德育功能做了大量的探讨和阐述。长期以来,我们德才兼备。现代的教育方针叫德智体全面发展。说明“德”包括思想和道德。我们强调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以及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德育渗透小组学习教学模式,直观教学素质教育主张学校教学不仅要重视智育,更要重视德育。中学历史作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在渗透学生德育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人文关怀情怀,充分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个人理解。一、德育的关键——历史教师的素质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蒙者和挖掘者,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育者。因此,没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就不可能发挥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作用。首先,历史老师必须是一个合格的“人类老师”,拥有美丽的心灵。一是要有一颗心,对德育渗透教学有充分深刻的认识;第二,要有德,历史老师首先要学会做一个有美丽心灵的人。只有拥有美丽心灵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拥有美丽心灵的学生。而无能的“老师”会误导人家的孩子。其次,是合格的“老师”。一是要博学,即历史教师要有扎实、系统、广泛的历史基础知识;二是要有能力,即既要精通教育科学知识和教学技能,也要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意向、德性、知识、能力可以构成历史教师的整体素质,缺一不可。第二,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形式。由于教材内容不同,课堂类型和教学方法也不同,德育渗透是通过教材、教法和教师情感来实现的。1,小组学习小组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是历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倡小组学习,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一起讨论问题,一起工作,让学生在共存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共同的交流中学会沟通、互助、分享、尊重他人,是真正的德育。2.历史教科书中有很多爱国主义教科书,比如对抗美援朝志愿军的描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志愿军的这种革命精神,使学生们受到了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了他们献身祖国的革命精神。教师要结合青少年思想活跃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培养学生的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心。3.直观教学的渗透直观教学是对学生最直接、最生动、最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中学历史课本中的一些内容,如祖国的大好河山、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三大战役等,都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生动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果能用模型展示祖国的发明,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再比如,在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暴行时,可以用一些影视作品或图片给学生看。他们对侵略者的愤恨和对祖国的热爱会油然而生,所以运用直观教学可以再现历史上最壮观的场面,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英雄们的辉煌成就。4.教师要用真诚的情感来教学历史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具有信号的功能,个人真诚的情感可以影响他人,使其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因而愿意接受这样的意见和教育。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情就永远不会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青少年在理性上还不够成熟,习惯用形象和外界感受去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用真挚的感情讲授教学内容来感染学生,进而与教师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历史主要描述人类的活动,必须赋予历史人文情怀。“感人至深,先不为情”,教师要用真挚的感情讲述历史,这不仅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而且对实现我们的德育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讲南京大屠杀的时候,如果老师能够带着感情讲述这段历史,就会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相反,干巴巴的说教既不能让学生认同,也不能让学生把德育内容变成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这样,我们的道德教育就会失败。第三,课外德育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道德教育。仅仅依靠课堂上有限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能力。1,出演历史短剧的老师用课本设计的活动课知道学生出演了历史短剧。通过出演简短的历史剧,学生可以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丰富课余生活。当然,更重要的是,在短历史剧的表演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比如七年级课本上设计的历史短剧《文成公主进藏》,通过它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2.课后参观德育基地在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让学生参观一些意义深远的德育基地。例如,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去博物馆或革命老区。在琼海,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女兵纪念园,了解革命先辈当年的英雄壮举,教师可以补充史实的讲解,增强参观的教育效果,让她们在“听故事”的同时,再次接受深刻的思想教育,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3、开展演讲比赛活动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教学结束后,让学生收集自己最崇拜、最感兴趣的英雄人物、战争场景等素材,进行演讲比赛。师生共同评价,达成共识,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的良好德育氛围。4.组织观看相关影片在历史教学中有一个非常好的优势,就是涉及教学内容的相关影片比较多。比如说到中国的建立,有《伟大复兴的开端》,也有很多关于战争的电影。我觉得如果要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看相关的片子远比做一些练习或者单纯依靠老师的讲解有用。比如讲南京大屠杀,就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金陵十三钗》。在影片中,学生可以强烈感受到当时日军在中国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人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可见,在灾难面前,人们不分国界,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利用电影渗透德育,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有助于学生个人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5.开展历史小教具制作活动。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绘画、制作一些简单的教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特别是因为学生参与了教具的制作活动,必然会对制作的教具的时代、背景、作用和意义有深刻的认识,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总之,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历史的德育功能,避免讲授历史,或者把历史当成故事会,或者扮演讲故事人的角色,而应该认识到历史是爱国主义的源泉。通过我们的工作,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无私、贤惠、优秀的人,但我们可以努力使他们文明、礼貌、爱国家、爱亲人、诚实守信、与人为善、遵守社会公德;帮助他们正确分辨真、善、美、假、丑、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参考1。浅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基于小明遭遇的德育课程3。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课程。德育课程需要王华的精耕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