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中国殖民地问题
1840年6月,英国以虎门销毁鸦片为借口,发动了一场侵华战争——鸦片战争。从此,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此后,各种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加入侵略掠夺中国的行列,发动侵华战争。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终于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79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与中国进行鸦片贸易,输入中国的鸦片与日俱增。鸦片大量流入中国,逐渐成为腐蚀人的性格、腐蚀人的思想、扼杀人的生命的毒品,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1796年,清政府下令停止鸦片税,禁止鸦片进口。后来,鸦片的进口、贩运、种植和吸食被多次禁止。从此,鸦片贸易完全成为一种非法活动,鸦片从公开贸易变成了大规模走私。英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府从鸦片贸易中获得了大量的中国白银。尽管清政府一再禁止鸦片,但烟毒的传播与日俱增。到1830 ~ 1831时,走私到中国的鸦片已增加到21849箱、1836 ~ 1837箱、68307箱。
首先,它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据1835估算,中国鸦片吸食者超过200万人。其次,大量白银流出中国,使得白银贵钱贱,直接威胁到劳动人民的生活,也使清政府财政收入枯竭,各行各业萧条,市场萧条;再次,鸦片贸易使清朝统治更加衰败,军队日益腐败,严重影响了清政府的军事实力。这些都严重危害到清朝的统治,威胁到中华民族的生存。
1838 12、清朝道光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掌管广东水师,赴广东禁绝鸦片。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带领地方官员在虎门滩将从英美鸦片商手中缴获的两万多箱鸦片全部销毁,冲入大海。虎门销毁鸦片的壮举,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振奋了民族精神。
虎门销毁鸦片的消息传到伦敦后,英国政府决定以“保护贸易”的名义,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1840年6月,侵华英军总司令乔治·埃利奥特率领4000名英军开赴中国广东外海,封锁珠江口,挑起侵华鸦片战争。这场战争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40年6月战争爆发到1841年“川比曹越”的结束。战争初期,由于两广总督林则徐、闽浙总督邓廷桢对沿海戒备森严,英军在两广沿海屡战屡败。英军北侵后,于7月5日攻占浙江定海。8月,英军北上,直逼天津海口。后来,由于妥协派张穆阿、齐山的兴起,林则徐、邓廷珍被道光撤职查办。齐山到广东负责中英谈判,擅自与义法签订《穿鼻协定草案》,暗中许诺割让香港,开放广州,赔偿香烟600万元。65438年10月26日,英军强行占领香港,作为其继续侵华的重要基地。
第二阶段,从1841到1,同年5月结束。1年6月下旬,道光觉得割让土地的赔偿有损清王朝的尊严,遂上书向英国宣战,任命宗室义山为“平叛”将军,率一万余人到广东抗击,并“罢黜并囚禁”了齐山。二月,英军攻打虎门,关天培领兵孤军奋战,壮烈牺牲,炮台失守。5月,英军入侵广州。因为一山没有认真的安排,所以激战了好几天。清军退守城内,寻求投降。义山与英军缔结《广州和约》,约定清政府在7日内支付广州“城市赎回费”600万元,赔偿英国商业博物馆损失30万元。清军退到广州城外60里,交了赎金后,英军撤出虎门。
第三阶段,从8月1841日至8月1842日,《南京条约》签订。英国政府并不满足于已获得的利益,任命普定察代替易法,进一步扩大对华战争。10 6月1日,英军再次攻占浙江定海。定海的总兵葛、郑、王希鹏领兵奋勇抵抗,壮烈牺牲,五千将士全部壮烈牺牲。接着,英军攻占镇江和宁波。1842年6月,英军进攻长江和吴淞堡。年近七旬的老兵、江南提督陈化成,英勇对敌,壮烈牺牲。最后,在英国炮火的威胁下,清政府被迫与英国全权代表蒲丁茶签订了《南京条约》。
虽然林则徐、关天培等一些爱国将领英勇抗敌,但由于封建制度的腐败、清政府的昏庸及由此造成的经济技术的落后,以及经济技术落后造成的军事装备的低劣和军事技术的停滞,历时两年多的鸦片战争在清朝以失败告终。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代表、老乡会和Ileb、英方代表蒲丁茶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赔偿英国2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的协定关税和税率无权自行确定,必须与英国商定。1843年,中英先后签订了《五港通商宪章》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通过这两个条约,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如果中国人和英国人之间有争议,应由英国根据法规和法律做出决定,不受中国法律的约束。关税值为100-50%,规定英国货物进出中国海关的大部分税率为“100-50%”,而内陆通行税“仍被接受,不能提高”,从而将中国的关税税率固定在最低水平;一边倒的最惠国待遇,中国“如果将来有新的恩施等国,也应该让英国人分享,以示宽容”,成为日后各国窃取侵略特权的重要手段;英国军舰可以驻扎在五个通商口岸,这意味着外国军舰以武力威胁通商口岸,损害中国的领土权利。
《南京条约》签订后,美、法等侵略者接踵而至,乘机索取特权。1844年7月和10年10月,他们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美《王霞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两个不平等条约。他们不仅获得了《南京条约》规定的一切特权,还扩大了美国领事裁判权的范围,不仅规定美国人有权在五个通商口岸租地建房、开办医院、建立教堂,进行思想文化侵略;另一方面,法国获得了在贸易港口自由传教的特权。此后,葡萄牙、比利时、荷兰、西班牙、普鲁士等国蜂拥而至,要求“* * *分享”侵略的利益。1849年,葡萄牙公然占领澳门。中国古代的大门,终于被资本主义列强的大炮和强权打开了。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打开了大门。此后,各国入侵者接踵而至。它是中国资本主义奴隶制的开始,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转折点。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的破坏。英国获得香港,葡萄牙占领澳门。中国在海关、司法和贸易方面的主权也遭到严重践踏,从而使中国失去了独立的地位。此外,外国侵略者还利用攫取的特权,先在上海,后在各通商口岸设立租界,实行完全独立于中国行政体制和法制的殖民制度。独立的中国开始逐渐转变为半殖民地的中国。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封建国家。战后,外国资本主义凭借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大量商品,掠夺原材料,中国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材料提取地,对中国的社会经济起到了巨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刺激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使中国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开始出现第一批半殖民地城市。在五个通商口岸中,上海发展最快,它很快取代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以为可以迅速打开中国市场,牟取暴利。但自五口通商以来,许多英国商品在中国市场滞销,因为中国农民购买力极低,又因为鸦片大量倾销。而英国资产阶级却把原因归咎于中国开埠太少,于是决定发动新的侵华战争,掠夺进一步深入内地的权利,获得开放全中国、降低内地税率、鸦片贸易合法化等新特权。,以延缓和挽救英国的两次经济危机,获取更大的利润。
从1856到1860,为了进一步扩大在鸦片战争中攫取的权益,英法等国侵略者打着全面“修改条约”的幌子,发动了新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和扩大,在历史上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0年10月23日,英国侵略者以“亚罗事件”为借口,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1857年,法国以马神父事件为借口,出兵与英军结盟侵略中国。1857年底,英法联军攻占广州,俘虏了“不战、不议、不守、不死、不降、不离”的两广总督叶,然后沿海北上。次年5月,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口,入侵天津。6月,清政府派员赴天津谈判,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条约规定外交部长将派驻北京;开放牛庄(后改为营口)、邓州(后改为烟台)、台南、淡水、潮州(后改为汕头)、琼州、南京、九江、镇江、汉口等十个通商口岸;外国人可以进入大陆旅游和贸易;外国军舰和商船有权驶入长江和各通商口岸;修改关税,降低商船吨税;赔偿英国四百万两,赔偿法国两百万两;并使附属区的鸦片贸易合法化。
《天津条约》签订后,英法侵略者仍不满足,于1860年春再次开战。10年初,侵略军一路烧杀抢掠,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逃到热河的咸丰帝在英法联军的威逼下,派易(信)为代表主持和谈,分别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条约规定天津条约全面生效,天津开放为商埠,九龙司划给英国,英法兵费各800万和200万。165438+10月,英法联军撤出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俄国侵略者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侵吞了中国大片土地。1858年5月,俄国侵略者强迫清朝黑龙江将军义山签订《爱辉条约》,强行占领黑龙江以北、兴安岭以南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1860、165438+10月,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强行将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让给俄国;1864 10、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西北边界协定》,强行占领中国西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神圣领土被占领,领土主权遭到空前蹂躏。资本主义侵略者攫取了开放更多贸易港口和内河航行权以及降低关税的特权。侵略势力扩展到北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这些港口不仅成为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经济据点,而且由于外国军舰“有权”驶入长江和通商口岸,成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军事据点和桥头堡。中国主权进一步遭到西方列强的破坏和践踏,加速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半殖民地化。传教士深入内地“自由传教”,加深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少传教士干涉中国地方政治,霸占私田,搜集信息,扶植教民,欺压百姓。战后鸦片贸易合法化,烟毒危害更深;《北京条约》将北京门户、北方最大工商业城市天津开放为商埠,使其实际上成为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掠夺华北经济的据点,有利于西方列强在军事上、政治上控制北京;各国大使驻京,直接干预中国政治,方便了列强对清政府的控制和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投靠外国侵略者,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他们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日益密切。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中外反动势力进一步勾结,在中国建立半殖民地统治秩序。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进程。为了适应半殖民地形势的要求,清政府增设了新的统治机构:一个是国务总理室,另一个是税务总局。这两个机构的建立标志着清朝统治机构半殖民化的开始。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影响极坏,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
第三,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深化。
19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这一时期,西方列强加紧争夺市场、原料产地和殖民地,中国及其远东邻国成为其主要目标。他们从中国的邻国逐渐蚕食、吞食到大陆,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70年代中期,19,英国入侵西藏。1876年9月,清朝以“马佳丽事变”为借口,被迫签订《烟台条约》,英军逐渐入侵西藏。19世纪后期,英俄在新疆激战。1883年,法国挑起中法战争。由于清政府的妥协投降,中国虽然取得了镇南大捷,但中法战争仍以“法国无敌,中国战败”告终。1885年6月,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德诺在天津签订《中法天津条约》,法国侵略势力延伸至云南、广西,大大加深了中国西南边疆的危机。
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走上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制定了旨在掠夺朝鲜和中国的“大陆政策”。65438+70年代初,美国开始支持和策动日本入侵台湾省。日本侵略台湾省的同时,也侵略了朝鲜。1894年春,朝鲜爆发了东学党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朝鲜政府多次镇压未果,请求清政府出兵。日本政府决定利用这一事件入侵朝鲜,进攻中国。6月,日本以保护日本华侨和大使馆为名出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一触即发。7月25日,日本开始了甲午战争中的甲午战争。战后,李鸿章坚持避战、韬光养晦的政策,使清军处于被动地位。9月初,日军兵分四路向平壤挺进,清军司令叶志超临阵脱逃,平壤沦陷。17日,日军在黄海袭击了清提督丁率领的北洋舰队。双方激战了五个小时,互有损失。掌管清海军的邓世昌战死沙场,北洋舰队的“致远”、“靖远”、“朝永”、“洋威”、“广佳”沉没,损失船只众多,伤亡惨重。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退守阿哈瓦基地。日军占领了朝鲜全境,掌握了黄海和渤海的制海权,于是从陆路和海路将中国推向国门。1895 65438+10月,日军组建山东作战军,水陆两路进攻阿哈瓦。丁和其他士兵在陷入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坚持战斗,丁最后自杀。2月12日,日军进入刘公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由于李鸿章和慈禧太后始终坚持乞求帝国主义“调停”和对华妥协的卖国政策,日本军民英勇作战,但仍损失惨重,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告终。
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代表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权;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省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在俄、法、德干涉下,1895、165438年10月,日本向中国索要3000万两白银作为“辽赎买费”,中国支付“辽赎买费”后,日军撤出辽东半岛);赔偿日本军费2.2亿银;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船只可沿内河航行,并设立领事馆;日本人可以随意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城市设厂,产品免各种杂税,只交进口货物税,可以在内地设仓;条约还规定,日军暂时占领阿哈瓦,在赔款支付和通商航海条约批准交换之前,日本不会撤军。
《马关条约》使日本割去了中国、台湾省等大片领土,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这是沙俄之后日本对中国领土非常严重的掠夺,直接助长了列强瓜分中国领土的野心。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争相瓜分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该条约允许日本人在中国投资设厂,其他列强援引“分享所有利益”的片面最惠国待遇条款,争夺对华资本输出。从此,列强以条约为“依据”,争相在中国设厂办厂,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使用廉价劳动力,沉重打击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直接阻碍了中国社会生产的发展。巨额赔款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和经济危机,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2.2亿赔款和3.2亿“辽赎费”相当于清政府年收入的3倍。清政府无力偿还,只能靠外债应付,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马关条约》也为列强勒索巨额赔款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中国割让土地的赔款加速了日本向军国主义的转变。日本军国主义者利用这笔巨额赔款投资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迅速发展,增强了其向外扩张和侵略的军事实力,日本逐渐成为侵略中国的最重要国家之一。
《马关条约》是自《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卖国条约。它的签订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使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重民族危机,大大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恶化。
4.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彻底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争相屠杀中国,掀起了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狂潮。俄、英、德、法、日在中国攫取各种特权。
这一时期,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设厂、抢矿,成为向中国输出资本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与此同时,大国对中国的商品出口持续增长。外国资本和商品的涌入严重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投资工厂、强占铁路、矿山等资本输出,逐步控制和垄断了中国的金融和经济命脉,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加剧了民族危机,极大地刺激了中国各阶层人民。他们强烈要求办厂自救,主张开办自己的铁路厂矿,“抵制外商和外国工厂”。
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大量资本,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但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从一种社会思潮转变为要求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维新变法、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1898,11年6月,光绪皇帝根据资产阶级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提出的改革建议,颁布“丁明石国”上谕,宣布改革,这就是戊戌变法。变法***103天,9月21日,新法被慈禧太后废除,变法运动宣告彻底失败。
当资产阶级改良派在社会上掀起改革运动时,劳动人民和一些士绅,主要是农民,在社会底层展开了广泛的反侵略、反瓜分、反洋教的斗争。戊戌变法失败后,这些广泛而零散的爱国救亡运动迅速形成了惊心动魄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1900年,反帝爱国运动如暴风骤雨般席卷京津,席卷全国。义和团高举“助清灭洋”的大旗,严重威胁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利益。4月,英、美、德、法四国向总理衙门发出照会,勒令清政府在两个月内“剿灭”义和团,否则将派出水陆大军“剿灭”。
6月1900,10,英、美、法、俄、日、德、意、奥(奥匈)等国组成八国联军,2100多人。在英国海军上将西摩的率领下,天津入侵北京,正式挑起八国联军大举侵华。16年6月,八国联军攻占大沽口炮台,天津郊区义和团进城配合清军,打响了一场惨烈的天津保卫战。6月21日,清政府发布对八国联军宣战,决心与洋人“一决雌雄”。慈禧在宣战中表面慷慨激昂,实际上她只想“活下去”。宣战后没几天,清政府就给驻外使节打电报,请求谅解,并承诺“尽力自行惩治义和团”。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为了达到乞降的目的,出卖义和团换取帝国主义的谅解,以维持其摇摇欲坠的统治地位。义和团在北京西什库教堂围攻战、天津保卫战中与侵略军决一死战时,新任北洋副部长宋庆在后面下令清军进攻,歼灭义和团。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妥协投降的反动政策,使战局越来越糟糕。八月四日,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后,集结两万大军沿运河进犯北京。14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分兵进攻,烧杀抢掠,把京津之间的许多地方变成了瓦砾场。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一些爱国的清军和义和团与联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在北京保卫战中,* * *击毙侵略军400余人,* *击毙清军10余人。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美、俄、法、日、英、德、意、奥、比、西、荷等十一个国家签订了《哀丑条约》,约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2亿元,分39年还清,年息4%,本息* * *。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小区,国家可以驻军,小区内不允许中国人居住;拆除大沽炮台和北京至大沽沿线的其他炮台,中国军队不得驻扎在天津周围20英里以内,而外国军队则允许驻扎在北京和京玉铁路沿线的山海关、秦皇岛、昌黎、滦州、唐山、芦台、塘沽、军粮城、天津、杨村、廊坊、黄村等12个战略要地。帝国主义还禁止在两年内将武器和制造武器的原料运入中国。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组织,违者处死。省级官员必须保护外国人的安全,否则该官员将被撤职,永远不会被使用;惩治“罪臣”,免去王在义的职务,流放新疆,庄在勋、左都应年、军机大臣、刑部大臣都自杀了,* * *处死了大大小小的官员100多名;在侵略者被“虐”、“杀”的地方,“停止文武考试五年”;改丞相衙门为外务省,“六部列前”,指定皇族为外交大臣处理外交事务;清政府派王赴德国、日本“谢罪”,并在德国公使柯安德、日本使馆秘书胜山善滨被害的地方立碑,为被毁外国人的坟墓立碑,“以示涤污辱雪之意”。
《审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屈辱空前的不平等条约。这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又一个极其沉重的枷锁,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帝国主义者通过这个条约,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中国进行严厉的控制和讹诈,使中国的主权彻底丧失。
首先,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灾难,加速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经济萧条。帝国主义勒索并支付巨额赔款。按照当时中国的人口,每人平均分得一两银子,相当于清政府12年的财政总收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赔款,是帝国主义对中国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勒索。这笔赔款以关税、盐税和定期关税作为抵押,使得中国的关税、定期关税和盐税全部被帝国主义控制。清政府除了田赋之外几乎没有任何财政来源,于是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使劳动人民陷入苦难的深渊,使社会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外债始终没有还清。中国在经济上完全失去了独立性,成了西方经济的附庸。
其次,帝国主义进一步在政治上控制中国,加深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和统治。《辛丑条约》虽然没有规定割让领土和开放通商口岸的条款,但规定帝国主义国家可以在中国设立军事据点和占领区,这显示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新变化和新特点。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军事,使馆圈的建立成为中国的“国中之国”。外国军队进驻北京使馆区,使以武力为后盾的各国外交使团能够随时随地对清政府直接形成军事控制。北京和大沽的炮台被拆除,各国从北京向山海关驻军,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帝国主义军事控制之下,外国军队可以随时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运动,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此外,清政府的许多重要政治措施都必须服从帝国主义的指令。帝国主义可以挟持官员并惩罚他们。它可以指示清政府禁止中国人民组织反帝斗争团体,它可以指示清政府禁止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和人民革命运动。清政府各级官员不遗余力地镇压人民的反帝运动。他们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的帮凶和走狗,帝国主义成了凌驾于清朝之上的皇帝父亲。
第三,此时的清政府已经完全向帝国主义投降。在此之前,清朝统治者与帝国主义之间既有勾结,也有矛盾,经常处于和而不同的状态。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帝国主义列强被中国人民不可估量的“民族精神”所震惊,认识到“分而治之”是最糟糕的政策,决定继续实行“以华制华”的政策,继续利用清政府作为其侵略中国的工具。也正因为如此,帝国主义国家在提出《辛丑条约》的条款时,尽管进行了极其严酷的讹诈,却对清朝统治者极其宽容,继续让慈禧维持这个“懦弱政府”,以至于慈禧对侵略者感恩戴德,表示要“丈量中国的物质资源,博取国家欢心”。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的初步联合,到《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外反动派的彻底联合,清朝变成了“洋人法庭”,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