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简称为什么放弃了楚字而选择了鄂字?

我对地方历史涉猎很深,我来回答一下。

网络谣言没有证据。

网上最流行的说法是湖南和湖北在争“楚”字,两个省根本用不上楚。这个解释有点想当然,也有点肤浅。

首先,这些论点在史书中是找不到的。这说明即使有争论,其范围也不广,影响也不大。

其次,如果两省竞争,那么有资格禁止他们使用楚字的,一定是两省的上级,湖广总督,朝廷的高官或者皇帝本人。但同样的在史书记载中是看不到的。

最近看到大禹何解度的地名考证,深受启发。何大燮的解释是目前为止最靠谱的一个。有兴趣可以搜他的视频。但何大燮对此事的考证过于简单,有些问题并不明确。我深入研究过地方史,仔细查过这方面的资料,是对何大燮简要考证的补充。

湖广省自称楚省,这是没有争议的。

在明朝,只有

湖广等地承担书记的宣传部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湖广省,包括现在的湖南、湖北两省。这是楚国的核心地区。

虽然淮河流域曾经有楚国的都城,楚文化繁荣,“楚虽有三族,秦必亡”的豪言壮语也应该来自淮河流域。但是淮河流域有自己的文化底蕴,没有自称楚省的习惯。

所以湖广省自称楚,这是无可争议的。明代胡光巡乾淳时,有奏章说楚省昏昏欲睡。如下图所示:

湘鄂分治后,开始分别称为湘鄂。

清康熙三年,湖广省分为湖北省和湖南省,两省共设湖广总督、湖北总督、湖南总督三个官职。

一开始大家都自称是楚省的。如湖北巡抚衡文写道:“运本省之谷,以备积楚省_”,湖南巡抚李世杰则希望找出楚省。

但总有官方文件提到湖南、湖北两省。这样的话,湖北叫湖北,湖南叫湖南。比如官文,是清代湖广总督曾写的一封信:“奏续拨湖北队回湖南省,以厚兵投刘边,调前水师骑兵。”

从这个语境来看,湖北之所以叫湖北,是因为它和湖南真的不一样。但我觉得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补充:

清康熙三年,楚省仍被广泛使用,多指湖广总督管辖。

比如《平定三矛盾之策》、《平定二金川之策》都是官方文件。其中包括:

卷二:不一会儿,侍卫阿尔赛从荆州回来,说他那块地的邻近居民吓坏了。若能早一路到荆州,兵民皆安。然而,如果你不抓紧时间,马会精疲力尽的。楚省要是报警,简巴马就急了。一旦到了荆州,将军和青石板官兵有足够的马匹供你的士兵骑,也能保护地方。

卷32:将军安王琴岳乐奉命派兵保卫醴陵。岳乐演:醴陵,江楚交界之地。

看当时的语境,好像2卷的楚省可以解释为湖北省,32卷的楚省可以解释为湖南省。但这里最合理的解释是湖广总督的管辖范围。

清代《胡光通志》多次提到楚省,楚省也指湖南、湖北两省。

所以到了清代,湖广的概念并没有消失,湖广总督依然自称楚省。此时湖南、湖北又称为楚省,难免与湖广总督的管辖范围相混淆。

如:《清史》记载:

开厂后常年经费由湖北组织。湖广总督张之洞回答说:“湖北省开厂后,我监督外国工匠,作了仔细的检查。”

作为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如果上表说的是楚省,大部分人都会理解为是湖广总督管辖,包括两省。至于兵工厂的筹建,只有湖北省负责,湖南省不负责,所以这时候他称湖北最好。

另一方面,湘鄂情诸侯上节目,自称楚省。确实有先例,但容易产生质疑,甚至抢了湖广总督。在这官场,是不适合的行为。经历多次,湘鄂两省的督抚自然会意识到自己的困惑和冒犯,也就不再称楚省了。

这件事似乎没有官方的规定,但这只是官场的一个规则。

到了清末,电报的出现延续了官场的习惯,叫湘鄂情,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湖北省这个名字在元朝就已经有了。

《元史》卷十四:

镜湖省阿里海牙曰:“欲考湖北省之木,岂无贿赂?”也请检查一下。"

你要查镜湖省的官员,就得吃饭领证,于是阿里黑格上书要求严查你。这里用的是湖北省。当时镜湖是一个省,要看宋代的镜湖南路和镜湖北路。其实这一带称呼湖北省并不合适,这是以驻地为省名的旧习惯造成的。

现在湖北人习惯称湖北荆楚大地。当时为什么不用呢?原因是习惯,习惯用省会的名字称呼全省。

但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为了避免误解。要知道荆州早就是省级驻地了,比如荆州府。清代江陵是八旗军驻地之一,政治地位不低。

在省会在武昌的情况下,如果用京来指代全省,很容易产生一些误解。

比如一个连长带兵到了湖北,听从湖广总督或者湖北巡抚的指挥,参加了某次战役。连长报告说是带兵去荆,会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去荆州和驻守荆州的旗兵会合了。但是如果报道说军队要去湖北,就不会有这种误解了。

所以湖广总督用鄂而不用荆是很自然的选择。

其次,静姝是一个惩罚,这是一个坏的典故。

“静姝是一种惩罚”这句话出自《诗经》,意思是征服落后的国家,如荆、蜀。

王安石曾经在周树过刑,被封为蜀国公,似乎还不错。但很快就改成了靖国公。当时人们以为是保守派用“静姝是刑”这句话敲打王安石,讽刺他改革鲁莽,扰乱朝政。

在网络时代,这首诗的曝光率并不高,但是明清的公务员都很崇拜宋代的大作家,所以应该对这个典故很熟悉。在用荆还是用鄂的问题上,“静姝是刑罚”这个典故就会闪现在他们的脑海里。

舒凡公也借用了被惩罚的典故。

个人认为湖北官方不愿意用荆字,多少也是这个原因。

以上是我基于@何洁杜大禹考证的个人猜测。我的阅读范围不算太广,有些也是以检索为主。如有疏漏,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