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足中学的历史沿革

根据大足县的原始记录,在前清朝的科举时代,该县要考青年学生,并派他们到官府考进士。因为大足没有专门的考场,每个考试时段都是在政府的空地上放桌子凳子。清道光十年(1830),大足县令张谭视察考场,众学子“风雨交加”、“座位不足”,遂“有建考场之志”。事后,他邀请倪协助筹备,区里群众踊跃捐款,筹得6700元。海棠池北侧被选为考点地址,始于道光十一年春(1831),于次年十二月(1832)完工。因位于海棠池北侧,故名“海棠考院”,是大足中学的前身。

1911辛亥革命后,帝制被推翻,随之而来的是科举制度的解体,教育制度的改变,新文化新思想延伸到大足。

1927 (16)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将“海棠实验医院”改为“大足县初级中学”。

1929 12(民国18),四川省政府批准立案,按当时学制正式命名为“大足县初级中学”。

1949年2月,大足县(今大足区)解放。

1952年2月,大足县恢复办学,区政府决定继续使用“大足县初级中学”名称。4月,大足区人民政府将大足县初级中学、大足县农村简易师范学校、大足县女子初级中学三所学校合并为一所学校,先后接管大足县万古初级中学和民办青云中学。

1951年,为适应当地行政区划,县政府将“大足县初级中学”更名为“川东大足中学”。1952,随着行政区合并,学校更名为“四川省大足中学”。

1953,1年6月,经上级指示更名为“四川省大足中学”。

65438-0980,四川省将该校定为第一批重点中学之一。

1997重庆直辖市,上级指示更名为“重庆市大足中学”,确认为“重庆市重点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