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的历史是怎样的?
古代陶瓷的发展
早在新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陶瓷发展史。起初,陶瓷只是普通的日常用品,作为容器或餐具。后来陶瓷制造逐渐脱离实用主义,出现了只有装饰功能的产品。商代初期,随着烧制温度的不断提高,瓷器有了雏形。
历史上最早的瓷器是青瓷。与毕涛相比,瓷器质地细腻致密,坚固耐用,表面还涂了一层釉,大大提高了防漏性能,算是进步。但早期常出现露胎、釉的现象。这是因为瓷胎在做胎坯的时候是用珐琅覆盖的。在烧制过程中,搪瓷受热熔化,变成液体,流到地上。冷却后又变成固体,瓷器就粘在地上了。这种现象在当时非常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大师们只能用小锤子敲打瓷器的底部,使其与地面分离。这是一个除舟的过程。力度很难把握,太弱根本敲不下来。如果力度大了,会造成瓷器上的裂纹,影响质量,甚至碎瓷,前面做的一切都白费了。后来有人发明了“半釉”法,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方法是做胎时只在物体的上部涂珐琅,涂得厚一点。烧制时,珐琅受热后向下流动,刚好流到器物底部,不会滴落在地上,这样冷却后就不会粘在地上,也容易拿起来。
东汉时期,浙江越窑青瓷逐渐成熟。随着技术的发展,青瓷一直统治着中国的瓷器市场,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此时,白瓷在北方悄然崛起,并在青瓷的强势统治下顽强扎根。经过岁月的洗礼,到了唐代,青瓷已经是对手了。两人都是领路人,有“南青北白”之说。唐代的彩陶艺术也有很大发展,最大的成就是后来人们熟悉的“唐三彩”。唐三彩主要是在胎身上涂以黄、绿、白釉,故名。其造型丰富多样,有各种人物、动物、花鸟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的三色马。
随着唐朝的崩溃,中国瓷器市场的格局重新洗牌。到了宋代,瓷器产品就打上了地方风格的烙印,形成了“瓷器政权”。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五大名窑”,即人们常说的官、弟、儒、丁、君。
经过近千年的发展,中国陶瓷在明清时期更加辉煌。瓷器不再枯燥,而是五彩缤纷:蓝釉、祭祀红釉、郎窑红釉、豆红釉、黄釉、孔雀绿釉、黑釉等。,其中黑釉描线。
明代宣德瓷器对铭文很讲究——真品上的铭文中,省略了“德”字右半部“心”字上方的横线,宣德炉除外。因为宣德炉是皇室用的,不可能不完整。德化窑的产品极脆,做小瓷可以接受,大器皿容易变形,但做佛像非常合适。德化窑传下来的佛像价值很高。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期,但陶瓷制造业迎来了又一个黄金时代,景德镇依然是重要的陶瓷生产中心。清代瓷器质量以康熙、雍正、乾隆为最高。清朝统治者非常关心陶瓷业的发展,多次发布特别诏令直接指导官窑的生产活动,对每件瓷器的造型、风格、大小、纹路都有明确的指示。这一时期普遍实行“官烧民”制度。所谓“官烧民”,是指朝廷将部分御瓷的制造外包给民窑。瓷器的外观是由专门的机构设计的,需要的银数是计算出来交给民窑的。民窑拿银子买原料,按要求烧制。如果烧出来的瓷器不符合规定,或者生产过程中出现意外,导致原料不可用,损失必须由民窑自己承担。再怎么返工,朝廷也绝不会再播一两银子,绝不会管民窑赚不赚。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自负盈亏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很多学者把民间烧官归为“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因为朝廷可以凭借皇权任意压低价格。但我觉得这么简单的评价有失偏颇。事实上,当时参与“官烧民”的民窑中,真正赔钱的少之又少。原因有三:一是参与御瓷烧制,有助于提高民窑生产技术和效率,提高瓷器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二是因为是和皇室做生意,窑厂的腰硬,相当于广告,是巨大的无形资产;第三,参与官烧和民烧的窑也生产民瓷。当然价格会比普通窑高,但是买的人不减反增。总之,因为烧御瓷付出的钱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赚回来,所以会有丰厚的盈余。可见,“官民共烧”促成了朝廷与民窑的双赢,是一种相对合理的制度,否则也不会持续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