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地区民族中学的历史变迁

一、学校成立于8月1964。筹建时命名为“铜初级农学院”,校址选在郊区磨刀湾。当年9月,学校1开学,正式命名为“铜仁市耿都中学”。

1964年8月,铜仁耿都中学诞生,校址选在城关镇北关大队磨刀湾。根据时任校长谢世强的介绍和我平时的了解,1964秋季招生80人,借用地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校舍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征用地区糖烟酒公司磨刀湾酒厂50亩土地作为新校区,酒厂3000平方米厂房和宿舍改建为教室和师生宿舍。1965年春,师生从师专搬至磨刀湾新校区,完成了重建任务,随后新建了800平方米的教学楼(仍在原址),师生通过勤工俭学参与了多次建校活动。当年秋季,招收新生100人。应该说从无到有的办学之路是艰难的,但在老校长谢世强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也是顺利的,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建校第二年,毛泽东校长就发出了著名的“五七指示”,即“学生也如是,重在学习,学点别的,即不仅学文学,还要学工业、农业、军队,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全国迅速掀起了学习五七指示的热潮。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以五七指示为办学方针,决定每周上四天文化基础课,每周两天从事生产劳动。

人迹罕至的磨刀弯,喧闹着农耕中学师生的入住。教室和学生宿舍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操场和田野里传来欢快的笑声。学校距离老城区2.5公里,没有开放道路。校园环境差,工作学习条件很艰苦。师生们毫无怨言地愤怒接受,他们有着改变世界的远大抱负。教师对工作非常负责,认真研究自己的教学业务。在为期四天的学习周中,老师们精心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学生们也很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讲,记笔记,完成各科作业,学习氛围非常浓厚。在两天的劳动时间里,师生们学会了做各种农活,水田种水稻,油菜,地块种蔬菜,自己建圈舍,自己养畜禽,实现了蔬菜和肉类的自给自足。学生不仅获得了文化知识,还掌握了劳动技能,增强了劳动观念。结果这两个学生毕业步入社会后,文化基础知识扎实,工作努力,社会适应能力强,成为那个时代经济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

耿都中学的办学实践完全符合毛泽东主席“五·七”指示精神,得到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全力支持,学校发展迅速。1970年,农耕中学迎来16届本科毕业生。1971,从当地直属学校抽调20名教师,成立了一所高中。班级数量增加到17,教师人数增加到60人,学生人数增加到800多人。当时省教育厅和土改委对这种有效的办学方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2.8月,1971,学校更名为“铜仁地区吴起中学”,迁至条件较好的两板桥铜仁地区农业学校。

1971年8月,铜仁市耕都中学更名为铜仁市五七中学,全校由磨刀湾校区迁至铜仁市农业学校两板桥校区。校园扩大了,办学条件改善了,教师数量增加了,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了,各项工作都步入了正轨。在此期间,* * *培训了两期230名高中毕业生,四期1140名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毕业后都成为当时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通过劳动锻炼进入工作岗位,为铜仁的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恢复高考后,一些优秀学生从工作岗位上参加全国高考选拔,进入高等院校深造,其中不乏优秀人才。

上述时期,全国文化大革命全面铺开,向纵深发展。铜仁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面瘫痪,正常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影响。铜仁五七中学也不例外。有的老师被批评了,学校几次停课闹革命,几次复课。毕竟因为学校地处郊区,当时交通不便,老师基本都住在学校里,破坏性较小。此外,当时市区只有三所中学,办学规模也较小。学龄学生很难在市区上中学。学生和他们的父母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虽然我国各类学校的正常办学受到严重干扰,但铜仁五七中学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保持着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这期间,学校成立了革命委员会管理教育教学活动,龚青峰任主任,谢世强任副主任。

3.1973,学校更名为“铜仁三中”,明确为处级事业单位。

1973年8月,铜仁市五七中学更名为铜仁市第三中学。今年秋季,学校招收高一三个班160人,高一八个班340人,在校人数超过1000人。土改委将铜仁市耿都中学更名为铜仁市第三中学,为县级机构,学校整体搬迁至铜仁市教师进修学校(瓦窑河校址)。铜仁三中已有22年的办学历史。由于历史原因,它的办学有高峰也有低谷。无论在办学的高峰期还是低谷期,铜仁人总是对铜仁三中情有独钟,给予很高的评价。即使之后学校的名字改了两次,大家还是喜欢叫它铜仁三中。铜仁三中至今已有25年左右的历史,按其规模和兴衰可分为两期。

铜仁三中历史约12年。可以说,学校在这一时期的办学成就辉煌。与铜仁一中、思南中学一起,引领全区高中、初中教育,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现阶段,铜仁三中教师队伍已扩充至124;24个班,学生人数增加到1240。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师工作热情和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团结奋进。在高度重视德育的基础上,把语文、数理化、政治、历史、地理等文化课放在教育的重要位置。同时,学校既开展正常的文化科学知识教学活动,又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注重传授劳动生产技能。利用课余时间开设红药班、农机班、电工班、农业科技班等。灯塔公社龙田冲办了磷肥厂和小农场,学生们有计划地去学工农业。这一时期的办学给当年的铜仁社会和学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尤为难得的是,一大批来到全国各地,接受过正规大学教育,具有扎实专业教育知识的教师,顶住了文革的沉重压力,投身于教育教学事业。他们不仅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教学和高考的经验和信息,而且积累了一套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师德方面更加高尚。他们不仅是学生的导师,也是学生的益友。他们用自己的头脑和心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使当时的学生受益匪浅。这一时期的教师,如邓德强、黄、江、何瑞山、唐德民、陈、陈学贵、王瑞华等,都是教授高中各科的专家,在全区和贵州省的中学教育中颇有名气。

中国文革一结束,学校就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各项教学活动上,提出了“整顿校风,整顿教风学风,改善教学秩序,提高课堂45分钟教学质量”的思想。难得可贵的坚持,让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硕果累累。1977二月份全国高考恢复的第一年,1978六月份全国高考恢复的第二年,铜仁三中以优异的成绩,全区录取率最高。1979年4月,铜仁三中获得全区总分第一,全区前三名全部在铜仁三中。同年6月,也是恢复高考的第三年。铜仁三中录取率进入全区1,全区文理尖子生全部毕业于三中(文科高考第一届初中毕业生王启群,理科高考应届毕业生魏)。三中师生活动,敲锣打鼓,在铜仁大十字张贴红名单,给名单上的学生家庭逐一送喜讯,影响很大。有了这个势头,铜仁三中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工作水平,直到1985。当时我已经从一所农村学校转学到铜仁四中任教,见证了铜仁教育的历史。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学校有两支很有名气的篮球队。那时候铜仁人非常热爱篮球。只要每天晚上不下雨,东山体育场肯定会有一场篮球赛。铜仁三中教工男篮在全区和邻省都很有名气,在各种著名的篮球比赛中基本所向披靡。陈、唐德民、、金强、王等老师是当年铜仁球迷崇拜的明星。看三中教工男篮打球是一种享受。此后,张金华同志被桂阳师范学院体育系分配到学校当体育老师,后任团委书记、政教处主任、副校长。业余时间,他在铜仁三中组建了女子学生篮球队,并担任教练。他从各县招募身体素质好的女学员,坚持20多年夏练三天,冬练九天,从未间断。他是全市唯一一支业余时间坚持不间断训练的运动队,在全市处于绝对的冠军地位。多次在全省中学生女子篮球比赛中获得冠军,还多次代表贵州省中学生女子篮球队参加全国比赛。铜仁三中男子篮球的光荣传统被学校的女学生篮球队发扬光大。

铜仁约有10年的历史。现阶段办学艰难痛苦。65438至0979年,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界定政策,立即将铜仁一中、思南中学确定为重点中学,在办学经费、招生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从1980秋季开始,高中招生由原来的划片录取改为东五县铜仁一中、西五县思南中学优先录取。由于办学经费得不到支持,特别是优质生源全部集中在重点中学,提高普通中学的教育管理和教学质量难度更大。普通中学的老师比重点中学的老师付出的努力要大得多,但每年的教学成绩和高考录取率仍在逐年下降。再加上办学评价机制不合理,社会上高考一边倒的排队率,普通中学的老师觉得自己的辛苦没有得到公平的评价,思想出现波动。一大批优秀教师从铜仁跟随知识分子“孔雀东南飞”的潮流而来。铜仁三中一度从1200人下降到600多人,呈现出非常尴尬的局面。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三位校长邓德强、黄、张带领全体教师始终忍辱负重,翻山越岭,探索改变学校现状、振兴学校发展的途径。他们的努力是艰巨的,他们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可以说,这一时期铜仁三中的校长和老师,既是创业者,也是捍卫者。他们努力工作,尽职尽责。他们无愧于哪个阶段、那个时代的办学历史,学校应该永远记住他们。

回顾这段历史,我觉得初衷是好的。当时中国文革刚结束,国家急需,提出集中财力、物力、师资办好一批学校和科研机构,早出快出人才,填补10年文革造成的人才短缺。应该说这里所指的学校主要是国内的高校。在实施过程中,市县两级基础教育全部被错拉。从此就忽略了当时铜仁市高中教育的现状,甚至忽略了基础教育对全民应有的公平。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削弱了铜仁高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在这种工作思路的指导下,铜仁三中的发展势头受到了抑制,市区已经形成的高中教育公平竞争局面遭到了破坏。前几年全区高中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证明了当年这项工作的失误。教育行政部门的同志都知道,铜仁一中、思南中学连续多年年年名列全省前茅,而铜仁地区高考平均分、省高中教育考试(现称学业水平考试)平均分在全省垫底。为了给社会一个解释,把这种现象统一归结为整个地区高中教育发展迅速,招生人数多,以至于整体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我认为这是铜仁少数学校多年来宣传的必然结果,压制了很多学校办高中的积极性,造成了整个地区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严重短缺。2006年后,这种情况逐渐改善,即很多高中积极参与优质资源和教学质量的竞争,向老牌学校发起挑战。没有竞争和压力,就没有发展。铜仁高中教育要全面提高办学水平,还是要以改革为动力,以改革求发展求提高。这次铜仁的教育资源整合,是推动高中教育规模化发展的好机会。

4.1994年8月,铜仁三中更名为铜仁民族中学。

5.2002年,三中成立独立高中,高中生从340人增加到2300多人。自2002年以来,入学率连续三年达到85%以上。

6.2007年4月,铜仁民族中学成功申办“贵州省示范性高中”。

2006年6月5438+065438+10月,贵州省教育厅根据省示范性高中专家评估组对学校工作综合评估的总结,正式批准“同仁民族中学为贵州省示范性高中”,将其42年的办学历程概括为“自强不息,不断进取;全面育人,艺体俱佳。指出铜仁地区民族中学在42年的办学历程中,走过的路是漫长而艰难的。几代教职员工一以贯之,任劳任怨,勤于办学,治校严谨,诲人不倦,人才辈出,成绩突出,特色鲜明,值得认真总结推广。同时,省教育厅也指出了学校要根据评估专家组的意见继续加强和改进的工作。2007年4月,学校门口挂着“贵州省示范性高中”的金光闪闪的牌匾。

201210,铜仁市民族中学更名为铜仁市民族中学。

随着铜仁经济社会的发展,贵州省委、省政府批准铜仁撤地设市,并于2012年6月举行更名授牌仪式。铜仁市民族中学也顺应行政区划的变化更名为铜仁市民族中学。这期间,谢国成同志是校长。

8.2065438+2004年7月,铜仁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原“铜仁市民族中学”和原“铜仁市实验中学”整合为新的“铜仁市民族中学”,新学校设在原铜仁市实验中学。

随着铜仁川东教育园区的建成和市区教育资源的整合,铜仁市民族中学与市实验中学于2014年7月合并,学校迁至市实验中学校区。两校合并后,学生人数将达到5000多人,校名仍为铜仁市民族中学。至此,学校已经改名换址,朝着办学规模更大、水平更高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