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怎么灭亡的?
1,时间:天佑四年(907年)
2.地点:在唐朝的皇宫里
3.人物:朱文
4.事件:天福源年(901),宰相崔胤、禁军大将孙德昭击败刘,迎来回归,李玉赋向德王投降。
朱温、李克用成为唐末的风云人物。在朱温的支持下,丞相派人得胜,朱温入宫惩罚宦官。
天帝元年(904年),朱温绑架了唐昭宗,并迁都洛阳,不久又杀了唐昭宗。神宗二年(905年),朱温大肆贬谪朝臣,在白马岗杀死30多名朝臣,抛尸河中,史称白马岗之灾。
天帝四年(907年),朱温强迫修治,改梁为开平,定都开封。唐朝灭亡,建国290年。
5.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2月16至763年2月17)唐朝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与唐朝争夺主权的内战,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内战造成唐朝人口大量流失,国力急剧下降。因为发动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主要是安禄山和史思明,所以这次事件被命名为安史。因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故又称天宝之乱。
延伸资料唐朝亡于黄巢,灾难始于桂林。公元907年唐朝灭亡,朱温(又名朱全忠)建立了侯亮,史称太祖。
唐朝曾是中国最强盛的朝代,其在贞观、开元之际的繁荣一直为史学界所称道。
然而这个曾经强大的帝国最终灭亡了,它灭亡的导火索并不在到处都是潜龙卧虎的中原,而是在岭南一隅的桂林。
事情要从晚唐宗彝的咸通时期说起。当时云南有一支地方割据势力叫南诏,利用李唐对岭南的压倒性统治搞武装侵吞,使毗邻南诏的岭南地区深受其害。
为平息南方战事,我徐州使秋梦奉命招募二千人为南方守备部队,其中八百人驻守桂林,担负守城任务。
按照唐朝军事制度的惯例,当地驻军一般三年换一次,这样镇守边境的士兵就不会因为长期驻军而荒废。
但当时负责驻军防务的尹桂阁严重失职。因为他没有筹集到相关的资金,所以他不能让部队改防,因为他没有钱。尹贵格为了掩盖自己的过错,竟然下令将驻守岭南的驻军再延期一年。
徐州地区自西汉以来就是战乱之地,这里的人民和武装力量异常强大,意志坚强。驻扎在桂林城内的徐州守备兵,早就掰着手指数着回家的日期。
听到这个消息后,他们非常生气。他们在下级军官姬旭、赵克礼、王右丞、刘晶、伏骥、张世、王红丽、孟文婧、姚舟的带领下,来到统军大将王忠甫,进行理论,要求按期回乡。
我不希望这个王忠甫成为一个不讲道理的人,装腔作势,无视士兵的合理要求。姬旭等人一时忍不住,与王忠甫和他的秦冰发生了冲突。双方激战,最后意外杀死了王忠甫。
这场灾难可能会很大。姬旭等人商量了一下,干脆找到了他们深信不疑的粮官庞勋,推举庞勋为领袖造反,准备武力打回徐州老家。就这样,桂林发生了一场意想不到的兵变。
庞勋率领他的徐州健儿,手里拿着武器,出了广西,一路北上,因为没有军饷补给,难免要攻打州郡,夺取粮草军需。
与此同时,一路上的一些穷人也趁机加入,队伍像滚雪球一样壮大。等他们到了老家徐州的时候,队伍已经有几万人了。
唐朝廷接到桂林兵变的消息后,派兵包围了庞勋等人。唐朝的徐州观察使崔彦增第一次奉命带兵作战,却被庞勋击败,甚至崔彦增本人也战死沙场。
庞勋的部队连战全胜,很快控制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河流域广大地区。
唐朝廷派出名将康为主力大将,以王延权、戴为南北两翼,三方齐头并进,企图在徐州城下消灭庞勋。
庞勋则采取避实就虚的战术,暂时不与康和王延权的主力会师,只集中地方优势兵力与戴作战。
双方在淮河岸边的杜亮山展开了战斗。结果,戴的羽林军败给了勇猛的徐州,最后连曾经不可一世的戴也战死在了沙场。
唐军首领康接报,不敢与庞勋交战,只得另辟蹊径。
他用庞勋等人起兵的初衷只是为了回老家。所以在内心深处,朝廷总有一个合适的时机安抚缴械,回归农业,展开了一系列诱降活动。
庞勋等人由于对朝廷抱有幻想,经常失去战机,逐渐变得主动和被动,形势越来越不利。在失去城池的情况下,庞勋率领残兵逃往南,却在途中被康追上,不幸被击败而死。
庞勋起义最终失败,但唐朝的统治也受到了极大的创伤。各地人民起义如火如荼,其中王献之、黄巢等人的力量最大。
经过几年的争斗,唐朝廷终于被拖到了灭亡的边缘。正是因为这一史实,宋代著名历史学家宋祁总结唐朝灭亡的原因,说了一句非常中肯的话:“唐亡于黄巢,祸始于桂林!”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唐朝灭亡的真相
百度百科_安史之乱(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