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和阳历多久重合一次?
无论是农历的一个月,还是阳历的一年,确切的天数都不是整数而是小数。19农历和阳历的天数略有不同。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小数变成了大数,导致了这种现象,但一般也只是相差一天。"
对于这种说法,专家表示,农历的循环算法使用了农历和阳历的最小公倍数。经过计算,确实是19,但肯定会有误差。“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6: 9: 65+00秒,而阳历是365天,阴历是360天。所以阳历和阴历都是。这种情况主要是农历闰的结果。
农历中每个月的天数是根据月亮的运动周期来确定的。实际上,每月的平均天数是29.5306天,如果乘以12,一年就只有354.3672天。地球绕太阳一周365.2422天,所以农历1年实际天数比阳历少10.875天,差不多是11天,19年少209天。209天除以30是6.9666。
也就是说,19年,太阴年几乎比阳历短7个月。为了让农历和阳历相差不太多,就要把这七个月补上。中国的农历其实是典型的阴历——它是考虑到月亮绕地球的运动周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周期而制定的。
为了弥补这7个月,人们采用农历设定闰月的方法——2009年65438+7个闰月,即在农历19,12为正常年份,每1为12个月;加上7个闰年(3、5、8、11、14、17、19),1的每个闰年有13个月。
这样,19阳历年的天数几乎等于19阴历年的天数。所以,每当有19或19的多个生日时,就有机会出现阳历生日和阴历生日在同一天。
扩展数据:
农历是中国的传统历法,也有阴历、中历、夏历、汉历、中历之称。但是,农历不是简单的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它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月亮是一个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的长度。通过设置24个节气和闰月,平均日历年适应回归年。从年表上看,元年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在位。
中国的历法和历年,采用的是阴阳三合一的历法,起源于何时,暂时无法研究。根据出土的甲骨文和中国古代的书籍记载,目前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从古代到清朝末年公历开始使用,中国历史上共有102种历法,如夏历、商历(阴历)、周历、西汉太初历、隋炀帝历、唐大衍历等。
阴阳为主枝,阴自然指月亮,阳指太阳,主枝指天干地支。天干:A,B,P,D,E,G,N,N地支是:子丑毛寅,辰巳,中午没有申请参观。按顺序,天干地支各取一字组成一个历年,如甲子年、丑年。60年后,我又回到了起点,所以60年叫甲子。所以六十岁也被称为六十之年。
人民网-日历每28年循环一次,可以重复使用?
人民网-农历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