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为什么要“文化掠夺”中国?

至于韩国对中国的“文化掠夺”,我感觉韩国对中国的“文化掠夺”越来越厉害了。我特地写这篇评论,看看韩国对中国“文化掠夺”的真正原因,以及中国的对策。我们先来看看韩国近年来对中国“文化掠夺”的表现!韩国将从中国引进的“江陵端午祭”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韩国准备在2008年前完成“整体风水地理”项目的申遗准备工作;韩国学者说汉字是韩国人发明的,打算把汉字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韩国计划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韩国学者“考证”认为神农和李时珍是韩国人,针灸和本草纲目属于韩国;韩国有计划将汉服和孔子祭奠仪式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孔子甚至被验证为韩国人。韩国学者称活字印刷术是韩国发明的,并在德国举办了“韩国是印刷术的起源国”展览。朝鲜史书上说,朝鲜民族在迁徙中唤醒了中原的黄河文明和满洲的红山文明。韩国将中国古代边疆政权高句丽描述为韩国历史上与中国地位平等的古代政权;韩国把中国东北三省描述为朝鲜民族的历史舞台。韩国在新版1万韩元的背面印上了中国的浑天仪,成为韩国古代科技的成果;韩国学者林俊泽的《朝鲜史》将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大部分领土纳入古代朝鲜的版图。韩国历史小说《蚩尤皇帝》将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蚩尤追溯到朝鲜祖先。韩国学者声称中国经典《山海经》中的许多神话传说都源于韩国。韩国企业宣称“豆浆的发源地”是韩国;.....因为涉及的地方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我们可以套用中国的成语“一竹难成书”。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自然对自己的优秀文化被其他国家掠夺感到非常愤怒。然而,我们最好的态度不应该只是愤怒。愤怒之余,我们应该冷静下来,对韩国的表现进行理性分析,并据此制定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仔细分析近年来韩国对中国的“文化掠夺”,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掠夺的内容全面。韩国对中国的文化掠夺由点及面全面展开。中华文明出类拔萃的地方,当然能看到韩国人想据为己有的野心和无耻嘴脸。我真的很担心这样下去,中国的四大发明会被韩国“验证”,中国文明史最终会被韩国变成韩国文明史。二是参会人员爆满。韩国自上而下参与了中国的“文化掠夺”:在组织上,有韩国政府机构、媒体、企业、历史研究机构和民间组织;人员方面,有韩国官员、历史学家、作家、演员、普通民众等等。第三,掠夺方式多样。只要能掠夺中国的文化,韩国就不择手段:申请世界遗产,以求获得国际认可;出版歪曲历史事实的历史作品,拍摄输出歪曲历史事实的视频作品扩大宣传;举办各种主题展览和学术研讨会,扩大声势。第四,掠夺手段幼稚。韩国对中国进行“文化掠夺”所使用的手段是低劣的,经不起推敲的,也就是说这种掠夺的后果无法得到国际认可,韩国的行为只是为了满足自己民族极端主义的需要,根本经不起历史和历史的检验和科学论证。本文分析了韩国对中国“文化掠夺”的特点,进而分析了韩国不择手段进行掠夺的原因和目的。其实之前的评论也提到过,韩国的整个历史对于韩国人来说就是一场噩梦。韩国在古代历史上是中国的附属国,在近代历史上是日本的殖民地,在近代历史上是美国控制的。整个朝鲜文明都无法摆脱中华文明的影响。韩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自己的经济腾飞,成为发达国家的时候,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国家,极度缺乏大国风范,势必千方百计隐藏自己在历史上被邻国列强控制的文明。至于韩国国语掠夺中国的目的,除了掩饰韩国国民的劣根性,还要考虑韩国的政治野心和现实的战略需要。一方面,通过掠夺中华文明,使我国获得与中国平等的文明地位,与中国争夺东方文明的主导权,从而为韩国的大国野心提供精神支撑。另一方面,这种对历史的歪曲也为朝鲜半岛在统一后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提供了准备。把高句丽说成是韩国历史上的政权,把东北三省说成是朝鲜民族,实际上是韩国在这些地区的领土扩张野心。韩国近年来对所谓“岛屿”的领土要求为韩国的行为提供了证据,韩国在中国苏烟礁上的所作所为告诉我们情况已经变得多么严重。一个民族,就像人一样,难免有自己的虚荣心,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应该的。但是,把自己的自尊建立在伤害和掠夺其他民族的基础上,是无耻的。最近看到很多所谓国内“专家学者”的文章,提出应该对韩国的行为宽容,都是要求国人把韩国的这些举动当笑话来看,不予理会。然而,我认为我们不能嘲笑韩国的行为。韩国人的民族性和国民性决定了他们属于那种特征。苏烟礁已经被他们变成了韩国的“领土”,而韩国议员和民众还在谈论中国的延边甚至长白山。如果继续无原则的一味容忍,容忍和冷漠会被他们视为让步和默许,会进一步助长他们的野心。因此,面对韩国近乎疯狂的“文化掠夺”行为,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措施,成了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我看来,对韩国的“文化掠夺”应该有以下态度:第一,要认识到严重性。韩国对中国的“文化掠夺”是有组织、有预谋、有行动的,不是“偶尔”或“一时冲动”。如果中国对此不够重视,将会在中韩文化对抗中进一步处于被动地位。虽然韩国的“文化掠夺”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国际认同,但如果不加以制止,一方面会逐渐成为既定事实,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会进一步助长韩国极端民族大义的膨胀,韩国会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提出领土要求,这将极大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第二,要自信,不要妄自菲薄。中华文明传承了几千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国际上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这个文明的中国性不是韩国人用小动作就能改变的,韩国受中华文明影响的事实也不是歪曲历史就能改变的。所以没必要像某些韩国人那样上蹿下跳。中国是一个大国,应该表现出公民的风范。第三,保持理性。为了区分个别韩国人和机构的极端观点不代表的韩国主流观点,不能把反对的板子打在所有韩国人身上。我们不需要像某些韩国学者和民众那样处于疯狂状态,也不需要与韩国的非理性行为共舞。也要理性看待韩国的“文化掠夺”。世界遗产采取属地保护原则,也就是说,自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的国家都可以申请管理和保护。“江陵道界节”、“韩国追悼仪式”等非特质的文化形式虽然是从中国传入的,但它们在韩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所以韩国有申遗的权利,我们没必要指责它们。韩国向中国申请了这些文化形式作为世界遗产,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华文明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在这里我们不能容忍的是一些考证孔子是韩国人的韩国学者的卑劣行为。第四,要反思。韩国掠夺了中国的文化吗?不用说,韩国对文化的重视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真的关注过自己的历史文化吗?韩国有意将中医改为韩医,韩国有意向中国申请“整体风水地理”。中国在做什么?除了对老祖宗留下的遗产进行无原则的批判和破坏性的开发,我们做了多少建设性的工作?第五,用实际行动回击。对于韩国的“文化掠夺”行为,中国不能停留在坐视不管或者民间抗议的立场上,而应该采取行动,做出全面坚决的反击。它必须让韩国明白为这种肆意掠夺的后果所要付出的代价。韩国不是德国,更不是美国。中国可以对美国让步,对德国宽容,但不应该对每年从中国获得数百亿美元贸易顺差,依靠中国市场实现经济腾飞却不断伤害中国公民的韩国做出任何让步。事实上,中国已经对韩国采取了措施。比如执政当局为中韩领土“争端”定调,即“中韩不存在领土争端”(其实也是这样)。韩国显然没有勇气对此提出异议。简单的一句话就已经给韩国下了诅咒。如果韩国敢把议员和民众的“领土诉求”提交到政府层面,那恐怕就是韩国在主动挑起领土争端。有点跑题了。再说说吧。面对韩国的“文化掠夺”,我们必须采取相关措施。第一,要重视我们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工作,不要给韩国可乘之机。遗产的保护不能只靠申请世界遗产来保护。根据世界遗产委员会关于修改凯恩斯决议的决议草案,每个国家每年可以申报两项,但至少有一项是自然遗产。中国是一个大国。目前列入申报世界遗产目录的项目有100多个。也就是说,即使从现在开始不再增加新的项目,也需要50年的时间才能将这些遗产全部申遗成功(在这方面,明显有利于只有中国一个省大小的韩国)。因此,应该充分保护属于中国的文化遗产,比如充分利用现在已经建立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对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第二,加强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推广。为了改变只为经济利益和发展旅游业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的做法,我们应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提高到传播中华文明的高度。宣传的范围不应该仅限于中国,而应该是全球。比如,中国可以像孔子学院一样设立政府基金,宣传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全球展览或专题学术研讨会,加深世界各地对中华文明的了解,邀请世界各国的研究者到中国实地调研考察,增进世界对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因为我们的不作为而给韩国可乘之机。第三,对韩国的行动有充分根据和有针对性的回应。韩国对中国在高句丽、印刷术、中国神话、中医、汉字、史前文明等领域的“文化掠夺”完全缺乏历史证据,经不起推敲。我们不需要骂韩国人。中国应该组织专家学者列出详细的历史证据,告诉韩国人为什么这些是中国的而不是韩国的。中国应加大对中华文明对朝鲜半岛影响的研究,从根源上斩断韩国对东亚文明的不合理想法。比如韩国和中国在高句丽问题上争论不休。一方面不断发表各种高句丽只是中国地方政府和韩国不是继承关系的论调。同时,我们可以把目光推向高句丽之前的箕子朝鲜和汉四军时代,让朝鲜人了解朝鲜半岛的文明史是如何开始的,朝鲜半岛在历史上是如何完全处于中国的统治和影响之下的。韩国要把中国的故事说成是韩国就更难了,只能虚张声势,而中国要解释韩国是怎么从中国来的就合情合理了。第四,联手日本对付韩国。韩国“文化掠夺”的受害者不仅是中国,还有日本,日本愿意承认中华文明的历史地位和对日本的影响。因此,中国可以在各个层面促进与日本的文化交流,反击韩国的流氓行为,孤立韩国在东亚的无耻掠夺行为。第五,要加强对引进韩国影视文学作品的审查。任何歪曲涉华历史的内容都应禁止进入中国,避免客观上助长韩国的“文化掠夺”。韩国电影、电视剧、书籍等充满民族气焰和歪曲历史情节的作品,应该留给韩国自己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