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民俗文化是什么?
彝族简介
彝族起源于《汉书》记载的“西南夷”(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根据《彝族起源》中的记载和《西南彝族志》中的记载,彝族自称“尼”,“尼”的古汉语读音为“夷”,所以汉语记载常称之为“夷”。1956年,在摆脱旧社会民族歧视时期,彝族代表派人到北京拜会毛主席。毛主席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后提出了建议。因为“夷人”这个名字带有贬义(蛮族),所以他把“夷”改为“夷人”,意思是房子底下有“米”、“丝”、有温饱(_)。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中国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总人口900多万。中国注册人口8765438+4393人(2010),越南、老挝、缅甸等国也有近百万人。
彝族有许多支系,包括苏诺、涅苏、那苏、乃苏、涅祖、武罗、阿西坡、阿希、撒尼、尼坡等。上述自称中,苏诺、涅苏、那苏、涅祖在彝语中的本义完全相同,但由于方言的差异,用汉语音标书写时就不一样了。苏诺是彝族的最大分支(其自称的简称也常用作“尼”、“傩”),主要分布在四川凉山地区。各地彝语方言之间没有直接的交流,但约有30%-50%的彝语方言词汇相同或相近,语法结构相同或相近。有宗教仪式主持人“毕摩”,有传统节日“火把节”。
中文名:彝族
Mbth: YiEthnicity
人口:约8710000(2010)
居住地:云南、四川、贵州、广西、越南等。
语言:彝语(藏缅语族彝语支)
正文:彝语(书)
主要地区: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
主要城市:昆明、玉溪、西昌、楚雄、曲靖。
火车站:西昌站、楚雄站、昆明站、
历法:彝族十月阳历的习俗。
“左脚舞”的传说
彝族左脚舞有1000多年的历史,三月节有近400年的历史。早在康熙四十一年(65,438+0,702),就有最早的左脚舞文字记载。
传说很久以前,世界上有一条龙,兴风作浪,引发洪水。两个年轻的彝族人阿里和阿罗勇敢地站了出来,去制服了恶龙。阿里和阿罗带领的彝族人一起对抗恶龙。看到龙情况不妙,他们赶紧逃回龙潭。人们抓住机会,把事先烧红了的栗炭倒进池塘里,然后搬起石头挖泥土填龙潭。我怕龙翻不了身,就在上面点了篝火,边唱边跺脚。三天三夜,龙终于死了。为了庆祝胜利,彝族人用龙的头、皮、骨、筋做成秦越,聚在一起弹琴,用左脚唱“Ariro”作为纪念。
在吕雉镇彝族聚居的地方,如拉拉、龙格里等,几百年来,每逢农历正月十六和三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日,或太阳落山时,远道而来的彝族和其他民族的人不请自来,扮演黑仔的主角,男女合奏或合唱左脚调 手拉手,肩并肩,组成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大圈子,左脚跳舞。 伴随着铮铮的和弦和高亢清脆的歌声,他们时而踉跄,时而踉跄,时而抬腿,时而摇手转身,舞步整齐划一,舞姿轻盈有力。
左脚舞有很多种,但基本都比较大胆。第一类是招待,比如:“喜欢就来,不喜欢就来,不管你喜不喜欢”;第二类是歌颂美好生活的,如“三月会,三月会,好玩吗,玩黑仔跳空,卖坛子芦苇,Ariro Ariro Ariro”;第三类是唱“丰收”的,比如“月亮出来了,黑仔调了。月亮一轮又一轮,月亮在微笑,我们都一起跳起来唱丰收年”;第四类是歌颂爱情的,比如“最重要的是三月会,三天不累。”不来就谈不上了。别让杜诗梅等了。"
3月27日、28日和29日,吕雉镇各彝族地区的人们将组织大型的左脚舞活动。那时,到处都是穿着鲜艳彝族服装的彝族男女,到处都能听到秦越的曲调。不分国籍,大家手拉着手,彻夜跳舞狂欢。
《女生的房间》
彝族男女婚姻:“姑娘房”是楚雄彝族特有的习俗。女孩到了16岁,父母会另建一个小草房让她一个人过夜,而年满20岁的男青年可以爬上心爱女孩的草房在晚上做爱。他们一起吹着口哨,收听并告诉对方他们的爱情。即使同时有几对年轻情侣,大家都在家里。一旦爱情成熟,男女双方都可以在父母同意的情况下结婚,父母一般不会干涉子女的选择。
云南小凉山彝族婚礼颇具特色。结婚时,男方要准备一匹马,带上酒、布、肉、面等礼物迎接新娘。女儿村的姑娘们可以想尽一切办法往参加婚礼的客人身上泼水,抓住他们使劲玩。送新娘的都是男的,要等到太阳落山,新娘才能进门。进门前,一个装着羊肉、一个把手和酒的木碗,一人拿着,绕在新娘头上,表示婚后有钱。然后,新娘被她的表妹抱进屋里。
“跳菜”
彝族歌舞餐:“跳菜”,即跳舞上菜。它是云南无量山、哀牢山等地彝族特有的上菜形式和宴会的最高礼仪,是舞蹈、音乐、杂技完美结合的悠久传统饮食文化。
招待客人时,方桌一般沿两条线摆放,客人围坐三方,中间留一个“跳菜”通道。三声大锣拉开了“跳菜”的序幕:大锣、芦笙、三弦、闷笛、树叶等民乐齐奏;在一片女生男生“呜-呜-呜-呜-呜-呜-呜”的喊叫声中,只见一个彝族男子双手拱着头端着托盘,脚步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另一名男子头上和胳膊上各端着一个盘子(***24碗),紧随其后。他们加入到淳朴的民乐协奏曲中,脸上做着滑稽的表情,以轻松优美、流畅连贯的步伐来回舞动,一前一后出场。两个拿着毛巾在跳舞的伙伴,行为怪异之极,就像玩花的蝴蝶,前冲后冲,左拥右抱,为他们保驾护航。
一对持盘人将为四桌人服务,他们的搭档将32碗菜排列成回宫八卦阵,每碗菜就像一个“棋子”。有自己的定位,一切按古规矩一个个下桌,不乱。
全国各地的彝族都盛行家长制家庭制度,年幼的孩子往往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女性地位低下。遗产在士子中平分,独一无二的事业一般归近亲所有。彝族历史上盛行父子名,这种习俗在凉山彝族中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夫一妻制是彝族的基本婚姻制度。娶媳妇要更高的彩礼,越桌婚越流行,丈夫去世过户。建国前,云南部分彝族地区仍保持着公房制度,凉山彝族保持着严格的等级内部婚姻。历史上彝族大多实行火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金沙江沿岸的凉山、云南等地的居民仍有此葬俗。其他地区自明清以来逐渐改为土葬。
待客习俗
民间有“打羊”“打牛”迎客的习惯。如有来访者,必须先杀后治,根据来访者的身份和亲疏远近,分别对待为牛、羊、猪、鸡。在宰杀动物之前,要把活的动物带给客人,请客人看一看,然后宰杀,以示尊重。酒是给客人的欢迎礼物。在梁山,只要有客人进屋,主人都要先用酒招待,然后做各种菜肴。肥猪对客人来说是最体面的一餐。吃饭中间,主妇要时刻注意客人碗里的食物,吃不完的要随时补充,以示待客的诚意。吃饭时,长辈坐在上面,晚辈依次坐在两边和下面,给长辈加饭、三明治、泡。
相亲焙茶习俗
焙茶是中国高山峡谷少数民族的日常必需品。由于气候寒冷干燥,蔬菜缺乏,常通过饮用浓郁的热茶来补充营养的不足。所谓“茶必一日三饮”。烤茶多样,咸、甜、苦、辣,充满生活气息。它不仅是努力工作的能量之源,也是节日里招待客人的精神之物。
据说在当地,如果你学不会烤茶的手艺,在姑姑家也烤不出好茶,你公公会认为你没本事,不会娶你姑娘。所以当地的男孩子十五六岁的时候就会学习焙茶,而且都有自己独特的焙茶技巧。
彝族中还流传着百灵从无量山百丈崖上取茶籽为人们治疗百病的故事。为了纪念灵璧,客人喝茶的时候,少男少女们总会模仿灵璧跳舞,每一次糊饭、香茗锅碗瓢盆的过程也都和百灵有关。
婚俗
青年男女订婚后,要为婚宴做准备。婚宴上常用猪和鸡,一般不用羊肉(羊肉用于葬礼)。云南南部的石屏彝族有婚前请男女伴侣吃饭喝酒的习惯。滇西彝族人,娶了女儿,要在院子里或坝上用树枝搭个棚子,供客人喝酒、抽烟、吃饭、围坐。人们把这种用树枝搭成的临时棚称为“绿棚”。
彝族的婚姻和爱情奇特而有趣。最有意思的是,举行过“换装仪式”的姑娘可以在“戏场”和心上人做爱,还有媒人说友好吃酒订亲、让新娘挨饿、整夜哭泣、向参加婚礼的客人泼水、抢新娘、洞房打架等传统婚俗。
女生改变裙带关系。
彝族女孩成年时(一般为15岁),会按照习俗举行隆重的“换装仪式”。在换裙子的仪式上,女孩让姐妹们把她原来的单辫改成双辫,戴在头上。还需要将原本佩戴的白色吊坠或旧耳坠线撕掉,换上红玛瑙之类的珊瑚珠或银耳环,以示吉祥。最后,女孩脱下了原来的红白相间的童裙,换上了一件绣着蕾丝的上衣和一件黑蓝黄白五颜六色的百褶拖地长裙。穿上新裙子后,女孩可以去“游戏场”跳舞唱歌,参加社交活动,开始寻找她的心上人。
背新娘
按照彝族习俗,新娘出家门时,脚不能着地,否则有儿女不甜的危险,照顾新娘的小伙子必须背她,扶她上马。回家的路上也有各种各样的规矩:如果山太高路太窄不能骑马,照顾新娘的小伙子必须轮流背新娘;过河涉水,更需要人背水过河。新娘的绣花鞋绝不能沾水。
泼水见亲戚
彝族人相信清水可以驱邪,送走邪气,带来幸福。所以彝族人新婚一定要泼水。为了经受住这种考验,男性在迎接亲人时,身体要强壮,动作要灵巧,这样既能应对泼水带来的寒冷,又能完成“抢”新娘的艰巨任务。他们往往反复审核候选人,选出最优秀的人选,有的还不惜长途跋涉选拔人才。
彝族的结婚仪式是通过“抢”来完成的。“抢新娘”的第一天晚上,姑娘们对小伙子展开了激烈的水战。女生们用泼、泼、拍等各种方式对小伙子进行了猛烈的攻击。,这让前来“抢亲戚”的小伙子难以招架。于是,聪明的年轻人在天黑前找了个地方蓄水,悄悄倒掉一部分,以减轻“洪水”的袭击。
泼了一夜的水,天亮了,“抢亲戚”开始了。这时,女生拥抱新娘,男生去“比赛”。女生防守严密,男生要聪明多变。他们利用瞬间出现的空子,抢了新娘就跑,一直跑出了一二里山路,才改走。可见把新娘“抢”到婆家的不易!但彝族人认为,婚礼中的这种泼溅和抢夺会赶走邪灵,保证以后的生活不受打扰。
在洞房里打架
按照彝族的习俗,新娘在新婚之夜如果不反抗挣扎,会被嘲笑:“这是不会反抗的女人!”“据说他们将来生下的孩子不会得到祖先的认可,死后也无法进入‘冥界’!所以宴席宾客散去,洞房的一对情侣还是打了起来。他们摔着打着,撕扯着衣服,抓挠着脸,洞房里传来的砰砰声把邻居都震住了。
第二天早上,新郎领着新娘去认父母。下午,新郎约好伴侣,跟着新娘回娘家认公婆。如果陪同的小伙子是个调皮的男孩,到了新娘家,小伙子会先进门,先喊爸爸妈妈,然后新郎再喊他,弄得新娘父母分不清哪个是自己的女婿。
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景点
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琼海螺髻山泸沽湖大丰丁马湖彝海灵山寺甘洛清溪峡木里寺木天王古雕塑群水洛乡、俄雅乡凉山彝族博物馆。
文化和艺术
彝族人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传统曲调,如爬山、进门、迎客、吃酒、结婚、丧等。曲调有的有固定词,有的没有,都是即兴作词。民歌分男声和女声,地方民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子、三弦、编钟、铜鼓、大平鼓等。彝族舞蹈也有自己的特点,分为形体舞和独舞两种,多为群舞,如“舞歌”、“舞乐”、“月上舞”、“歌舞”、“锅庄舞”等。欢快的动作和强烈的节奏感通常伴随着长笛、秦越和三弦。
音乐
彝族歌曲有:历史诗词、情歌、快乐歌、民歌——其中,有快乐酒歌、魂歌、鬼歌、巫调等多种曲调;名字方面,歌有俄、雅、左翼、葛。“俄罗斯”是唱歌的意思,各种场合都可以唱,气氛比较轻松随意;《雅》为独唱民歌,演唱者一般为青年男女,多为感人场面;《左》是婚礼歌曲的一种。新婚之夜,主客双方的两位歌手载歌载舞。“格”是悼念死者或祭祀祖先时的规定动作。毕摩将酒或水倒在烧红的烙铁或炭块上,同时喃喃自语,在升腾的蒸汽中晃动祭品或需要祭祀的东西,有时有邪灵的人会从浇过水的烙铁或炭块上跨过,意为消除人身上的东西或不洁之物。读的字不是即兴的,有很多代代相传的手写文字,是为了不同的目的而选择的。“毕”是指彝族毕摩人在宗教活动中诵读经文的行为。音乐有歌舞音乐、口弦音乐、吹叶音乐,其中也有不少曲调。此外,乐器种类繁多:月琴是彝族人民喜爱的乐器之一,一般为两根弦,艺术表现力强;口弦是由竹、铜制成的形似竹叶的簧片,中间有簧片舌,通过控制呼吸来调节音色;“马布”是彝族特有的乐器之一。它的演奏特点是通过鼻孔吸气,让鼓和腮不断呼吸,可以模仿婴儿啼哭和鸟儿歌唱。葫芦笙和唢呐多用于演奏彝族民歌和曲调。
凉山彝族音乐风格淳朴,种类繁多,具有鲜明而浓郁的民族特色。民乐中的民歌与民间文学关系密切,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抒情诗,如阿蒙尼拉格、阿依阿甲、阿甲牛、阿西牛牛等。都是以歌曲的形式唱出来的。除了叙事歌,还有结婚时唱的歌,比如《打人》,火把节时唱的歌,比如《独活》,工作时唱的歌,比如《耕田》《牧歌》。此外,还有民歌,如布拖高盛民歌和儿歌。
彝族民歌的风格因地区而异。凉山南部的山歌嘹亮激昂,中西部的山歌柔美动听,东部以诺地区的山歌淳朴淳朴。过去,彝族民歌普遍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但其古朴优美的民族和地域魅力却十分鲜明。民间器乐不是为了伴奏,而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引人注目的是,它显示了巨大的历史时空跨度。常见的有口弦、秦越、马布、葫芦笙、胡琴、萧艺、单簧管和唢呐。此外,吹木叶,即用一片树叶演奏音乐,也是彝族人民喜爱的民间音乐。口弦和秦越非常普遍,几乎所有的女人,无论老少,都有一对口弦挂在翻领前,随时可以演奏。口弦是一种独特而简单的乐器,由若干根长约七八厘米的细簧片组成,有竹制的,也有铜制的,少则两根,多则五六根。竹子的音色深沉而深沉。铜的音色清脆优美。演奏时,用手指拨动簧片,用嘴的声音改变音色。除了本地音,簧片还发出非常优美的泛音,构成了音乐的宽调。月琴多为中青年男性所喜爱,其中不乏优秀的民间月琴演奏家。20世纪50年代,凉山彝族姑娘马莎·乌芝在世界青年学生联欢节上演奏月琴,受到热烈赞扬。
跳舞
凉山彝族的民间舞蹈往往离不开歌唱和器乐。民间舞蹈,如子乔舞、包谷舞、织毡舞等。,都是在生产劳动中产生的,多是模拟劳动运动,表现生产过程。另一类是节日或婚礼现场常见的舞蹈,如锅田舞、火堆舞、对脚舞、毡舞、苇舞等。有些人在农业和畜牧业中表现出勤奋。收获的喜悦,有的表现出战斗的勇气和对爱的追求。云南彝族支系非常复杂,他们的音乐有自己的特点。红河地区流传的“四腔”(海藻腔、山药腔、巫山腔、四腔)是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的大型多段套曲,多为男女在“吃火吃草”等交际活动中演唱。它的歌词是用中文写的,篇幅很长,结构复杂,演唱形式多样,这在中国民歌中也是非常少见的。其中,海采腔历史悠久,旋律优美,唱腔独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贵州彝族民歌形式多样,富有地域特色。根据大、小的分类概念,民歌往往分为两类:山上唱的和家里唱的。前者主要包括在歌会上按一定程序对唱或独唱的“曲鼓”和用汉语演唱彝族歌曲的“突叉”。后者包括婚礼各环节伴娘唱的《咒骂》、《搓果》、《鲁国普》。彝族人民都擅长歌舞,包括歌舞和有乐器伴奏的乐舞。前者最著名的如《弹歌》、《落足》,节奏鲜明,音色明亮;后者因伴奏乐器的不同而各有特色,如“跳曲”、“烟盒舞”等。1950年代以来,彝族地区出现了由叙事曲发展而来的说唱"贾苏"和"四弦弹唱",以及由民歌、舞曲和器乐衍生而来的彝族戏剧。这些新的艺术形式极大地丰富了彝族的音乐生活,使彝族传统音乐焕发出新的光彩。彝族民间音乐有三个色区:四川凉山和云南宁蒗凉山,云南中南部和北部,贵州六盘水和毕节。凉山彝族的山歌叫“雅”或“何雅”,单独用假声或小声演唱,调式常交替或徘徊。由于当地生产力低下,群众生活非常贫困,因此有许多“萨诸和”(抱怨歌)的民歌,倾诉他们悲惨的生活和对自由的向往。此外,凉山彝族的叙事曲、婚礼仪式过程中的“婚礼歌”、以“阿然牛”为独特头句的“古何柱”(情歌)也很有代表性。其中,意为“母亲的女儿”的《阿毛里日》和历史史诗《勒奥特依》也是彝族民间文学中的杰作。源于彝族民间艺术的凉山歌舞之花,不仅在国内外舞台上熠熠生辉,在现代生活中也是遍地开花。今天,在凉山城乡,经常可以看到男女老少手拉着手,踏着民族风味的节奏,欢快地起舞。塔提是彝语的音译,意为踩舞或蹬舞。是以彝族传统歌舞为基础的集体舞。动作简洁明快,音乐悠扬流畅,乡土气息浓厚,时代色彩浓厚。80年代一经形成,迅速蔓延至全州,并伴随着西南民族交谊舞的风潮,迅速被推出州、省。在94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上,来自海内外的嘉宾与彝族同胞携手,围着一堆堆绿色的篝火翩翩起舞。场面热烈壮观,气氛亲切感人。
规定饮食
彝族人生活中的主要食物是玉米,其次是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肉类主要包括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他们喜欢被切成拳头大小的块来烹饪,汉族人称之为“脱脱肉”。大小凉山和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吃马肉、青蛙和蛇。彝族人喜欢吃酸辣,嗜酒如命,所以有以酒待客的礼仪。酒是解决各种纠纷、交友、婚丧嫁娶等场合必不可少的。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人口最多的民族,分布在中国西南的几个省份。云南彝族占2/3。由于丰富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以农业为基础的彝族人民种植玉米、土豆、大麦、小麦和荞麦。蔬菜也很丰富。生活在山区和半山区的彝族人喜欢养羊,尤其是小凉山。
羊肉是它的主要食物来源,吃羊也有一些特殊的习俗:羊肝和羊肚先用来祭祀祖先,再烧,有的生吃;羊脑给老人吃;处于生育期的女性应避免食用公羊;牧羊人不能吃羊尾巴;羊血拌萝卜丝,加盐做咸菜。蒸在米饭上特别好吃。
彝族人吃鸡也很讲究。一般都是用陶罐炖煮,不用刀。煮熟后,用手将鸡肉撕成条状,蘸上胡椒粉和胡椒汁。鸡头是老年人吃的,要看卦(鸡脑的形状)。
彝族人喜欢喝酒。酒分甜辣两种,以前都是自家酿的。甜酒由糯米制成,辣酒由高粱或玉米制成。有一个传统是“客人到家不带酒不是贡品”。
过年过节,彝族人总要宰杀牛、羊、猪、鸡,但除非招待客人,很少动动物。彝族有杀猪的习俗,一半留给自己,另一半给公公婆婆。猪多用于腌制,挂起来阴干成腊肉或火腿。过年也要吃肉年糕,喝坛酒、泡酒、茶。
农历6月24日火把节,家家户户宰羊宰鸡,煮新荞麦米。拌羊肉,撒在周围,以示祭祀,祈求五谷丰登,无灾无病。晚上点火把,唱歌跳舞,驱散虫蛇害虫。广西彝族在九月初一有“尝新事物”的习俗,即吃新米。这些都是喜庆的饮食习俗。
彝族有一套社会礼仪和饮食习俗。彝族人好客,家里所有的客人都要先以酒相待。酒席或大或小,大礼牛,渐杀羊、猪、鸡。宰杀动物时,应将动物牵到客人面前,以示尊重。牛羊不一定要用刀处理,用手压死或者打死。所以称之为杀兽,其手法极其敏捷,动物死前往往被剥皮。
招待客人时,座次有一定的习惯。一般都是在锅场四周的地板上吃饭,一般让客人坐在锅场顶上,称为“下二锅”。评价坐在壶村右首的伊,称“泥木”;帮工、妇女和亲友坐在锅庄底,彝族人称之为“夏吉果”。客人多的时候会往右边推迟。
酒的顺序是根据彝族谚语“耕地自下而上,上有酒,下有酒”。先坐后坐。“酒是老年人的,肉是年轻人的。”给贵宾上酒后,应先给老人或长辈,年轻人次之。每个人都有份。
在农村,无论婚丧嫁娶,都有“早六晚八”的习俗。也就是早上六碗赖,比如水豆腐,红烧肉,川味猪肉,大白菜粉条,猪血,花生。晚上八碗赖,如黄条、红烧肉、绉沙(炒猪皮)、千张肉、冷白肉、红烧香肠、花生等。,经济宽裕就炖一碗鸡。彝族擅长烤、炸、煮、拌等烹饪技术,口味咸、香、辣、麻,尤其擅长制作奶糕。
彝族人的日常饮料有酒和茶,以酒待客。民间有句话叫“汉人重茶,彝族重酒”。
大多数彝族人习惯在日食时吃三餐,主食是杂粮、面条和米饭。手沙河、安宁河、大渡河流域的彝族人,早餐经常吃一坨米饭。午餐以粑粑为主,桌子都有。在所有的粑粑中,荞麦面做的粑粑最有特色。据说荞面粑粑有消食化积、止汗消炎的功效,可以长期保存不变质。贵州苏俏的努宁已成为当地久负盛名的传统小吃。
肉类主要是猪、羊、牛肉。主要做成“脱脱肉”、牛肉汤锅、羊汤锅,或者烤羊、烤猪仔。狩猎获得的鹿、熊、岩羊、野猪也是日常肉食的补充。
山区还盛产蘑菇、木耳、核桃,园中出产的蔬菜使蔬菜的来源非常广泛。除了鲜食,大部分要做成酸菜,分为干酸菜和腌酸菜两种。另一道名菜“剑鱼”也是民间最常见的一道菜。
彝族人常吃的典型食物有:荞麦饼,一种具有彝族风味的主食;糊酸菜肉,彝族农民的家常菜;白水煮乳猪,云南彝族传统美食,在乳猪里煮,蘸着吃。锅巴油粉是云南著名的彝族风味小吃,由豌豆粉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