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的历史记录

罗布泊,位于新疆若羌县东北部,曾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海拔780米,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它以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而闻名。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在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下,湖盆来自南方。罗布泊现在是北方最低最大的洼地。这里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它起源于古代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的盆地,注入罗布泊洼地形成湖泊。罗布泊曾经有过很多名字,有些是根据它的特点命名的,比如敖泽、延泽、甘海等。,还有一些以其所在地命名,如蒲长海、监狱蓝海和孔雀海。元朝以后叫罗布淖尔。汉代罗布泊“宽三百里,以其水亭,冬夏不增不减”,其丰饶使人猜想其“潜行地下,南方亦积石为华河”。这种把罗布泊误认为黄河上游源头的观点,从先秦到清末流传了2000多年。到了公元四世纪,曾经是“大浪淘沙,必然泛滥”的罗布泊西部楼兰,形势吃紧,以法律限制用水。清朝末年,罗布泊兴起时,只有“东西长八九里,南北宽两三里”,是个小湖。1921年,塔里木河向东改道,流入罗布泊。到20世纪50年代,湖泊的面积已经达到2000多平方公里。20世纪60年代,由于塔里木河下游的断流,罗布泊逐渐干涸,到1972年底完全干涸。历史上,罗布泊最大的面积是5350平方公里。民国二十年(1931),陈宗器等人测得的面积为1900平方公里。

31年(1941年),在苏联制作的1/50万地形图上,实测面积为3006平方公里。1958年中国省级地图标注面积2570平方公里。1962年,航测1/20万地形图上,其面积为660平方公里。1972,最后干部分450平方公里。注入罗布泊的水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切尔钦河、米兰河,也有部分来自祁连山冰川融水的补给,由东南经乐和流入湖中。近代,一些进入罗布泊的外国人把罗布泊描述为“流浪的湖”。1876年,俄国军官普尔·格瓦尔在塔里木下游考察后,将喀喇河和顺湖错误地认定为中国古志中记载的罗布泊。他的学生,英国的科兹洛夫和斯坦宁支持他。德国地理学家范·李希霍芬持相反的观点。然后瑞典人斯文·赫定系统地提出了一套关于罗布泊漂流的理论,认为其南北漂流的周期为1500年,是湖底周期性沉积、抬升、风饱和度降低的结果。这种流浪理论早已被中外学者所接受。除了斯文·赫定,美国人亨廷顿提出了“盈亏湖”理论。我国学者陈宗岐提出了“交替湖”的观点,苏联地质学家斯尼村则试图用构造运动来解释。围绕罗布泊漂流问题的争论持续了一个世纪。中国科学家近年来的实地考察证实,罗布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点和汇水区,湖水不会倒流。入湖泥沙极少(3600年仅1.5厘米),干涸后成为固体盐壳,湖底地形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剧烈变化。湖底沉积物的测年和孢粉分析表明,罗布泊长期以来一直是塔里木盆地的汇水中心。这说明流浪理论是不切实际的推论。两千多年来,许多中外探险家参观过罗布泊,写了许多专著和名篇,发表了许多关于罗布泊的报告。但由于种种局限和偏见,也造成了很多错误,给罗布泊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罗布泊人

罗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他们住在塔里木河的小海子河边。“他们不种谷物,不放牧牲畜,唯一的一条船以捕鱼为食。”其方言也是新疆三大方言之一,其民俗、民歌、故事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这是一个单一的食鱼民族,丰富的营养让很多人长生不老。八九十岁的都是好劳力,甚至还有百岁的马夫。罗布娶了一个小海子,这大概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