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贝母有什么特点?

(陈登)

浙贝母。(.轮叶贝母var。图恩比尔贝克。)又名象贝、浙贝、大贝、珍珠贝。它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浙江宁波鄞县,已有300年栽培历史。以前浙江贝母只产于鄞县。近一二十年来,经过试种,在长江下游形成了几个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江苏南通、杭州郊区、浙江余姚、舟山等地。浙贝母地下鳞茎入药。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如贝母素甲、去氢贝母素甲、贝母素乙、贝母素乙、贝母素乙、贝母素乙等。味苦寒,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主治:痰热咳嗽、胸闷痰粘、慢性气管炎等。

一.形态特征

株高30-80 cm,全株光滑无毛。须根系,每株有10-40根,根长15-40 cm。茎单一,地面无分枝。一般每株植物都有两个主茎,每个主茎旁边都有1-3个离地面的分枝,也是直立的,在地面上不分枝。茎绿色,有时略带紫色;圆柱形。地下鳞茎呈扁圆形,由2-3个直径2-6厘米的白色粗鳞茎组成。叶无梗,叶片狭披针形到线形披针形;互生,有时对生或轮生,上部叶先端卷曲;叶纸质,全缘。有一至数朵花,顶生或总状花序;花钟形,下垂,浅黄或黄绿色,有淡紫色斑点;顶生花具苞片2,苞片叶状,先端卷曲;花被片6,两轮排列,内外轮相似,卵圆形或卵圆形,长约2.5厘米,宽65438±0.5厘米;雄蕊6;子房上位,3细胞,柱头3裂。蒴果短圆柱形,长1.6-2.6厘米,宽2-3厘米,6棱,翅宽6-8毫米。种子多,为扁瓜子,边缘有翅(图14—131)。

图14—131浙贝母形态图。

1.工厂2的上部。下部和灯泡3。花瓣去除后的雄蕊和子房。子房和柱头

第二,生物学特性

(1)生长特征

浙贝母完成一个生长周期需要一年时间,分为生长活跃期和鳞茎休眠期两个阶段。在浙江(以下生长物候为例),一般生长活动期从9月中下旬鳞茎根、芽明显生长开始,至次年5月中下旬结束。鳞茎的休眠期从地上部分枯萎开始,从夏季到9月中下旬结束。在休眠期,鳞茎也在经历呼吸、芽成熟等变化,但在外观上并不容易看出来。

1.芽分化

在休眠期,浙贝母芽的成熟和分化。又小又慢。9月进入活跃生长期后,芽分化明显加快。到10的前十天,生长点处可以清晰的看到很多突起。到6月中旬165438+10月,芽中的幼芽已经分化得很清楚了,以后茎上多少片叶子都分化好了。到6月中旬5438+2月,花中的雄蕊在花蕾中清晰可见。如果用手剥去花蕾,用肉眼也能看到花蕾中的花蕾(图14—132)。

图14—132浙贝母花蕾1的鉴别。幼叶2。生长点突起3。嫩芽4。幼芽中的雄蕊。

在内部分化的同时,芽的外观也在不断伸长,早期伸长缓慢。到65438+2月中旬,芽长不足2cm,65438+2月结束后,芽迅速伸长。

2.根系生长

在休眠期,球茎会在地下生长四个月,但不会生根。进入生长活动期,根会继续生长。鳞茎通常在10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生根,种植一周左右,根就会长出鳞片,进入土壤。一个球茎里的几十根不是一次伸出鳞片,而是断断续续伸出一个月左右。根伸出鳞片后一直生长到次年3月中下旬,根的总重量、分布深度和宽度达到高峰,4月以后基本不生长。达到动态平衡,略有下降,但继续保持其吸收能力,直至枯萎。

3.新兴浙贝母的主茎一般在2月初出土,由于气候原因,这是早晚的事。早年为65438+10月下旬,晚年为2月中旬。从第一苗到满苗大约需要10天。二秆(地下枝)出土于二月底至三月初,比主秆(主茎)晚三周左右。

4.地上茎和叶的生长

浙贝母出苗后,茎不断生长。主秆的长度在3月下旬或4月上旬最高,之后不再增加,直至枯萎。主茎出苗后的增加主要是节间伸长,节数不增加,但出苗前节数已分化。第二秆在挖后10天期间生长速度最快,持续一个月左右,至4月上中旬停止伸长。

浙贝母的叶片在发掘期包裹得很紧,发掘后逐渐散开,叶片面积不断增大,但发掘后叶片数量没有增加,这是早在出土前就决定了的。叶面积的增加在3月中下旬最快。从以上浙贝母茎叶的生长情况可以看出,浙贝母营养生长旺盛期主要在3月份,只有在此期间满足了其各方面的需求,才会有良好的营养生长。良好的生殖生长(高产)只有在良好的营养生长基础下才能实现。所以3月前加强管理非常重要。

5.球茎的营养消耗

浙贝母的鳞茎中储存有许多营养物质,在出苗前的前几个月,根的生长和芽的分化都依赖于它获得营养,出苗后鳞茎仍有一定的作用。了解养分消耗的过程,对施肥等措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种球的营养消耗过程如图14—133所示。其内部养分在根生长和芽分化期间不断减少,到出苗时消耗一半左右,到3月底全部消耗完。

图14—133浙贝母鳞茎的干物质消耗。

6.新鳞茎的形成

新灯泡的扩展有两个阶段。第一期是浙北发掘前的165438+10月和65438+2月初。在此期间,我们可以看到基部的鳞片有点厚,但膨胀很少,约占整个鳞茎的5%,然后由于寒冷的季节,它们基本上停止了膨胀。这期间营养物质主要由母鳞茎供给,实际上是内部营养物质转移。第二阶段为2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是鳞茎膨大的主要时期,整个鳞茎95%以上在此期间膨大。在此期间,肿胀最快,尤其是3月下旬至4月(图14—134)。鳞茎膨大一直持续到植株上部开始枯萎,直到地上部分完全枯萎。鳞茎中的心芽早在当年的11月就形成了,一个心芽可以在第二年产生一个新的鳞茎,因此提高繁殖率的措施应在当年的11月之前进行。

图14—134浙贝母7的鳞茎膨大过程。开花和结籽。

随着浙贝母茎叶的生长,当年形成的花芽逐渐出现在茎的顶端。花梗起初是直的,当花即将开放时,花梗向下弯曲,花蕾低垂,花瓣张开,像一个倒置的金铃。植物的花从上到下开放。一般3月中上旬花蕾下垂,3月中下旬开放,3月底至4月初凋谢。一朵花从花蕾下垂到开花大约需要3-10天。花开花落。大概5-7天。在田间从初花期到初凋谢大约需要两周的时间。

浙贝母由于长期无性繁殖,结实率很低,只有少数花朵能结实。结果后,花梗又直了起来,果实就在天上诞生了。花枯萎后,40天左右种子成熟,此时植株已基本枯萎,可以收获种子。种子有一个后熟过程,收获后不能马上发芽。

枯萎

浙江浙贝母植株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开始自上而下枯萎。到5月中下旬,全株枯黄,枯萎的时期主要由其遗传决定,但也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初夏高温(30℃)来得早,枯萎期也早。其他情况如小鳞茎、病虫害、根系生长不良、干旱缺水、连作多年等。也会让枯萎期提前。延迟萎凋阶段可以促进鳞茎充分膨大,提高产量。正如农业谚语所说,“早十天胜过晚一天。”因此,必须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延缓枯萎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环境条件要求

浙北的主产区是浙江鄞县漳水,在四明山边上。两边都是山,中间是一条大小溪。1m以下土层为鹅卵石,土质为冲积土和沙土。年平均气温16.2℃,最高气温38.7℃,最低气温-8.8℃,年降水量约1400 mm,初霜冻期在11月中旬,终霜冻期在3月中旬。多年的观察和实验表明,浙贝母对环境条件有以下要求:

1.温度

浙江贝类喜欢温暖和凉爽的气候条件。出苗前10天内,幼苗只有在平均地温6-7℃左右才能出苗。根的生长要求在7 ~ 25℃之间,最适温度约为65438±05℃。根的生长在6℃以下停止,25℃以上由于温度过高生长受到抑制。休眠期间根不会生长主要是因为高温。实验表明,适当的低温也能在休眠期生根。浙贝母地上部分正常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在4-30℃之间。温度越高,生长速度越快,当温度低于4℃时,植物几乎停止生长。在-3℃时,植物被冻僵了,叶子枯萎了。当温度高于30℃时,植物的顶部会变黄。鳞茎在5cm土层以下,日平均温度10-25℃下能正常生长和膨大。鳞茎在高于25℃时会休眠,在50℃左右会死亡。在-6℃时,鳞茎被冻结。开花的适宜温度在22℃左右,但在6-28℃也能开花。

第二步:水分

浙江贝类需要湿润的土壤环境。根据实验,当土壤含水量达到27%左右时,最有利于浙贝母的生长,当含水量下降到6%时,植株无法生长。生根适宜的土壤水分为20-28%,土壤水分为10%时不能生根。浙贝母不同生长阶段需水量不同。一般出苗前需水量较少,出苗后至株高停止生长(即2月上旬至4月上旬)需水量最多。如果这个时期的月平均降水量在40毫米以下,浙贝母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

3.阳光

浙贝母需要充足的日照,生长期遮荫产量比正常生长下低30-50%。

4.土地

浙贝母对土壤要求严格,其产地之所以如此集中,与土壤条件的限制密切相关。一些新引进的地区多年种植不成功,选土不当是一大因素。浙贝母要生长在透水性好的砂壤土中,要做到“捏时成团,落时散”。我们对老产区典型土壤质量的分析结果列于表14—120。

表14—120浙贝母主产区典型土壤质地分析

粘质土壤不适合种植浙贝母,尤其是种子地(鳞茎在土壤中度过夏季),容易积水或透水性差,导致鳞茎腐烂。根据在杭州的试种,每年球茎在直径小于0.01mm的土壤中有不同程度的腐烂,约占40%。作为商品,对土壤质地的要求可以因为当年初夏而放宽。浙贝母虽然要求沙土,但其沙质过大,含砂量在90%以上,保肥保水能力差,达不到浙贝母耐肥性高的要求,生长也受到影响。土层深度在40-50 cm以上,能满足根系发育和鳞茎膨大的要求。如果土层太浅,植物就会长势不佳,提早枯萎。

浙贝母需要微酸性或中性的土壤,pH 5-7的土壤生长良好,pH3以下停止生长。

第三,栽培技术

(1)育种方法

1.鳞茎繁殖

这是目前生产中主要的繁殖方式,但繁殖率低。种个球茎,来年茎就烂了。新的鳞茎只能生产两种相似的鳞茎,一种用于种植,只有一种鳞茎可以作为商品。因此,播种量大,繁殖率低成为生产中的主要问题。鳞茎繁殖比种植高1.5-3倍,因施肥管理、种植技术、茎秆大小不同而不同,平均提高2倍左右。小灯泡比大灯泡具有更大的倍增系数。比如种植100kg,同等条件下,小鳞茎可以乘以2.8倍收获280kg,而大鳞茎只能乘以2.4倍收获240kg,小鳞茎比大鳞茎多收获40kg。但是,如果种植相同数量的球茎,大球茎的绝对重量高于小球茎的绝对重量。比如每个大小有1000个鳞茎,大鳞茎30kg,增殖2.4倍,可以收获,小鳞茎20kg,增殖2.8倍,只有56kg,大鳞茎比小鳞茎重28kg。

为了保证鳞茎的质量,浙江主产区将浙贝母分为种子地和商品地。商品地采收的浙贝母,专门加工成药用的商品贝母。采种地的浙贝母在枯萎后不会立即崛起,穿越夏后直到9-6月65438+10月。带土鳞茎分为种子鳞茎和商品鳞茎两种。用作种田的鳞茎有严格的要求,要挑选无损伤、无病虫害的。一般有两个芽,直径4-5厘米,每公斤约32-40个芽,当地称为2号种球。其他的作为商业球茎种植。所以这种大小的灯泡应该选做灯泡。原因如下:选择太大的鳞茎,大量种植,不经济;选的太小,以后鳞茎小,产量低。

2.鳞茎繁殖

鳞茎是指留在浙江贝类地上的未使用过的鳞茎,直径约1-2 cm,重约0.5-4 g,这些小鳞茎生存能力很强,经过两年左右的培育,即可达到生产用鳞茎的大小。培育良好的鳞茎,重3-4g,一年可达20-25g,可用于种植鳞茎。

小鳞茎主要有两种:一是种植的鳞茎因故腐烂,主芽不能正常发育,形成许多小鳞茎。二、种球主芽发育正常,但主芽的某些部位产生不定芽,然后不定芽发育成小鳞茎。这种情况往往是在鳞茎大、营养充足的情况下,产生较多的鳞茎。

小鳞茎繁殖的栽培管理与小鳞茎繁殖基本相似,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1)种植时,鳞茎要根据大小分级,分开种植。

(2)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深度见表14—121。

表14—121不同时期小鳞茎的种植深度和密度

(3)由于鳞茎种植较浅,夏季要精心管理,防止鳞茎腐烂。

3.种子繁殖

5月中旬左右收获种子,但此时种子胚尚未成熟,在5-10℃下生长约2个月。20℃以上或0℃以下的胚不能发育,用这种种子播种当年不能出苗。在自然条件下,当年收获的种子在秋季播种,土壤湿润,种子在地下自然湿润温暖,胚胎发育,然后在第二年春天出苗。

种子繁殖的一年生苗为线状叶,鳞茎大如绿豆;二年生苗为披针形叶,鳞茎类似花生粒大小;三年生的植物开始发芽;四年生的植物开始开花;第五年,鳞茎可以无性繁殖。

由于生长期长,越夏保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生产上一般不采用种子繁殖,但在种子来源困难的地区使用一些鳞茎。但是种子繁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繁殖系数高。一个结实的浙贝母能结出上百粒种子,70-80%的种子出苗,能繁殖出许多后代。

(2)土地选择和整地

浙北地宜选择土层厚而疏松、腐殖质丰富的砂壤土,排水良好,向阳。种子田更要注意良好的透水性。这类土壤一般分布在近山、沿河的冲积地;海拔稍高的山区,只要土壤疏松,腐殖质多的沙土也可以种植;对土质和透水性的要求不一定像种子地那么严格,只要一般的沙土即可。

浙江贝田最好不要继续复种,以利于生长和防病。如果受条件限制,必须连作,最长不超过2-3年。

浙贝母的前茬作物一般有芋头、玉米、大豆、红薯等。前茬作物的收获季节必须在种植浙贝母之前。5月份商业用地收割后,可以根据浙江的情况种植红薯和豆类,部分可以赶上早稻。

浙贝母的根多分布在20-30cm的耕层,一般耕深可达20-24cm。浙江贝母的高产经验。已证明适当深耕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必须注意逐年加深,扰动耕层不利于生长。

整地要有利于排水和透水,以及农业作业和浙江贝类的生长。要求尽可能松散地打土块。对于透水性好的地块,可将边框做成宽约2.3m,高13-17cm,中间为龟背形,两边开沟,宽约30cm,两端的出水渠应通畅,以利于排水。对于高粘度的土壤,边界表面应窄至1.7m。操作人员不得站在边界上,以免压实土壤。

(3)种植

1.种子分类

种植前,浙贝母的鳞茎要分等级挑选,以免出苗后植株高度不一,影响生长,给管理带来不便。目前老产区的种子一般分为以下五个等级(表14—122)。

表14—122浙贝母种子分类

除2号灯泡外,其余地块均作为商业用地种子。但当2号灯泡不足时,可以用3号灯泡代替。通过添加肥料和其他措施,球茎3可能赶上球茎2的生长。

夏季在浙江湾的土地上进行两次种子分级。第一次挖土时,同时选择2号鳞茎,可以保证种地能及时播种,其他的暂时堆在室内,然后在室内按上述标准进行第二次分级。临时堆放时,注意不要堆得太高,堆放处要通风。手脚轻动,不要损伤鳞茎表皮,否则会导致种子变热、腐烂、脱落。

2.种植时间

在浙江种植一般在9月中旬到10结束比较好,持续一个半月左右。不同种植时期的试验表明,如果在11个月后播种,由于根系生长不良,植株矮小,叶片小,两个秆发育不良,产量会降低。

种植时先种种子田,后种商品田,可以优先考虑种子田的需要。同时,冬季应在种子田地表进行套种作物,使套种作物赶上季节。由于商品地种植较浅,一般不在边界套种农作物。

由于新引进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不同,当地种植期应通过试验确定,一般由南向北种植期应较早;从北到南的种植期要推迟。或者从以下简单的观察来判断种植时期;在一定温度下(在土壤中或室内用脱脂棉保湿),个别鳞茎根部已开始伸出鳞片,此时即可种植,也可在当地温度降至22-27℃时种植,因为浙贝母的毛状根活性在25℃以下。

3.株距和种植量

合理密植是提高浙江贝类产量、保证品质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行距和株距主要取决于种球的大小。如果种球大,植株长高,叶片茂盛,占用空间大,则应适当稀疏;相反,如果鳞茎很小,就应该以适当的密度种植。其次,考虑土壤肥力和疾病史。如果这个地区土壤肥力好或者病害严重,就要稀一点,如果土壤不肥,病害轻,就可以密一点。

种子田密度行距20-24 cm,株距16cm,每亩种植15000-16000株左右。每亩种植量400-500公斤,部分鳞茎大于500公斤。

土壳是最大的一档,植株长得又高又茂盛,种植密度要比2号鳞茎薄,株距20厘米,行距23厘米,亩产也是12000-13000株,每亩种植量约450-600公斤。

3号球适宜的株距为14-16厘米,行距为20厘米,每亩17000-19000个球。亩产两万多株,有时候亩产高,但是风险大,容易因为病虫害减产,商品等级也会下降。3号鳞茎每亩用种量约350公斤至400公斤。

小3号鳞茎的种植密度为行距17-20厘米,株距14-15厘米,每亩20000个鳞茎,每亩250-300公斤种子。如果密度为每亩20000-24000株,由于种子用量增加,种子利用不经济,单株产量和品质下降,发病率增加。

最后的“脚货”不再有一定的行距,而是犁沟钻孔。但播种后要用手均匀地放,保持一定的距离。做好剩货也有一定潜力,比如张村徐佳大队19765438+600kg剩货。经过精心种植和加强管理,收获了1350kg鲜鳞茎。

4.种植深度

种植时,种子地宜深,商品地宜浅。将种子种得深一些,可以使鳞茎紧密,相互抱得紧,可以减少挖种过程中鳞茎的破碎和芽头的损失;更重要的是,球茎深埋在土壤中,可以减少夏季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商业用地的浅植有利于鳞茎的膨大,可以提高产量,便于贝类核心的加工。一般来说,2号贝类的种植深度约为10cm,土壤贝类的种植深度约为7-8 cm,3、4号贝类的种植深度约为5-7—8cm。

5.种植后套种

浙贝母从种植到出苗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种子场的种子在土壤深处。为了充分利用土地,种子田上可以套种一季蔬菜,但套种的作物必须在6月5438+2月底前收割,否则会影响生长。

(4)施肥

浙贝母是耐肥作物,合理施用重肥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施肥原则。浙江浙贝母对氮肥需求量最大,氮肥短缺。它的叶子变得更小更窄,向上直立,植株变短,茎中的纤维大多“硬”,死亡早,鳞茎变小。盆栽试验也证明了氮肥对产量的影响很大(表14—123)。其次是钾肥,增施钾肥可以提高产量。在表14-124中可以清楚的看到。

表14—123氮磷钾盆栽试验

根据浙贝母的受精时期,可分为:

(1)种植肥料

种植时应施垃圾、粪肥或灰肥等缓效肥料,每亩用量在1000kg以上。浙贝母由于根系生长较早,芽分化所需的养分基本由种球供给,前期需肥量较小。种植肥料主要是后用,宜施晚效肥。

(2)冬季肥料

一般在65438+2月20日左右施,是最重要的施肥,施肥量最大。这种肥料不仅能满足旺盛生长期的需要,而且对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温度、保护芽体越冬也有积极作用。冬季肥料主要是缓效肥料,如粪肥或垃圾、饼肥等。和一些速效肥料,如人的粪便,应适当混合,以满足浙江贝类即将出现的需要。冬肥的施法是用三角耙在畦边开一条浅沟,深约3-4厘米。沟距20-23 cm,沟内施人粪尿,每亩750-1000斤,再施饼肥75-100斤,沟穴不覆土。最后在畦面上铺围栏肥或垃圾(要粉碎施入,以免影响出苗),每亩用量100 kg。

表14—124草木灰的增产效果

(3)苗木肥料

2月中上旬幼苗基本盛开时,就要施了。苗肥要趁早施,因为此时母鳞茎中的养分已经消耗了一半左右,植株生长迅速,需要养分供应。速效氮肥是育苗的主要肥料。一般每亩用750-1500斤人粪或10-15斤化肥粉(硫酸铵或氯化铵)。苗肥可一次施足,也可分两次施足,即第一次施完后,间隔15-20天再施一次。同样量的苗肥分两次稀施,比一次集中施好。试验还表明,在苗肥中加入草木灰可以提高鳞茎产量,但草木灰不宜与人粪尿混施,宜间隔2-3天,以防肥效损失。

(4)花卉肥料

采花后一般在浙江3月下旬涂抹。这种肥料可以进一步促进茎叶的生长,延缓枯萎期,为鳞茎的快速膨大提供充足的条件。花肥也要用速效肥,种类和数量和苗肥差不多。什么时候施,要看土壤肥力和浙贝母的生长情况。在种植密度高、生长茂盛的种子田,施氮肥过多会引起灰霉病,使植株快速死亡,减产,可少施或不施。

(5)现场管理

1.中耕除草

应该是抓得早,浙贝母出土之前,植物生长初期。当植株高大,茎叶茂盛时,必要时可以拔草。

2.灌溉和排水

浙贝母的生长需要湿润的环境,田间既不能积水,也不能太干燥。从浙贝母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来看,从出苗到植株生长终止(2月上旬-4月上旬)需要的水分最多。此时如果缺水,茎叶生长不良,直接影响鳞茎膨大。这期间江南雨量充沛,不需要灌溉。在干旱的年份,应该适当灌溉。灌溉时,当土壤被水浸湿时,应立即排水。一般只能泡几个小时。如果浸泡超过一天,茎叶就会变黄,如果浸泡时间长,植株就会死亡。这需要特别注意。浙北雨后要及时除水。暴雨过后和南方春雨期间,要及时检查,打开排水沟,防止鳞茎腐烂。

摘花并给它们封顶

浙贝母开花的时候,花要摘。一是减少开花结实对营养物质的消耗,使营养物质集中在鳞茎中。二是促进秆的生长,增加光合面积。采花时间,一般在浙江3月中下旬,此时植株内有1-2朵花。摘花要在晴天进行,避免雨水进入伤口造成腐烂。铺好的花梗经过测试也会含有相当多的生物碱,生物碱含量比鳞茎高。干燥后可用作药物和硫磺提取物的原料。

(6)度过夏天。

浙贝母植株在5月上旬后萎蔫,9月底左右开始生根。这个时期叫休眠期,也叫浙北的夏天。这期间容易造成灯泡脱落。正常年份,亏损幅度在10%到20-30%之间,平均每年亏损10%左右。在此期间,雨季损失更重。根据1965同一地块不同时期的抽样观察,5月18的受害率为0.5%,6月30日为28.6%,7月17为37%,8月7日为38.6%,9月7日为39.4%。因此,夏季鳞茎的损伤损失主要是。

夏季损耗的原因很多,但总的来说,一个是灯泡本身的质量问题。质量好的鳞茎在夏季损失少;质量差、有斑点、烂球的灯泡损耗较多(表14—125)。因此,必须仔细选择种子鳞茎,要求成熟、健壮的鳞茎,无疤痕和伤口。在挖掘搬运的过程中,一定要小心轻放,防止碰伤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