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香港的过去和现在的信息?
过渡期于6月30日结束,1997。香港正式结束英国的殖民统治,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董建华为首任行政长官。然而,仅仅三个月后,东南亚、日本、韩国和台湾的货币都受到了外部冲击。香港也未能幸免。房地产产值大幅下降,失业率从2%上升到6%,经济增速也由正转负。恒生指数从1997年8月创下的历史新高65,438+06,820,下跌至随后8月的6,700,银行同业拆息从袭击前的几厘米升至几十厘米,隔夜拆息甚至达到65,438+。65438+1998年8月中旬,时任财政司司长曾荫权、金管局总裁任志刚、港交所行政总裁邝其志宣布动用外汇基金入市,试图扭转恒生指数一年多来的跌势。最终他们用118亿港币成功击退了量子基金为首的投机者。随着1998年香港政府在市场上购买的“官股”衍生的盈富基金1999的推出,香港股市再次进入疯狂状态。恒生指数也升至12000点的历史新高,失业率从6%降至4.5%,经济增长率增长10%。但是随着美国互联网热潮的消退,香港的互联网泡沫也破灭了,然后2006年美国发生了965438+,5438+0。香港继续走下坡路是必然的。此外,香港作为中国转口港的优势受到上海、广州和深圳的挑战。,面对经济转型和全球化的冲击,制造业北移,失业和通缩随之而来。一系列政策失误和政府无法树立良好的公关形象,使政府处于弱势地位,社会不满的氛围与日俱增。这场衰退一直持续到2003年底。
2003年春天,由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的爆发,香港各方面都受到重创。直到6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香港从“本地感染地区”名单中删除。这次疫情,香港感染1755人,死亡299人。经济损失无法估量,失业率升至8.7%的历史新高。政府对抗疫过程的处理受到批评,人们从只关注经济发展转向关心当地政治。同年年中,政府就《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条国家安全问题强行立法,成为公众不满政府施政的导火索,引发同年7月1日50万人游行,被视为亲政府的自由党此时突然宣布反对,政府不得不暂时搁置立法。阅兵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对香港的政策再次集中在经济方面,例如落实香港与中国大陆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推动“个人游”让中国大陆部分省市居民短期自由行,落实港珠澳大桥建设,巩固香港作为亚洲物流中心的地位。
2004年5、6月,香港成为“泛珠三角9+2”经济一体化成员,继续发挥原有优势。此外,私营企业的自由行使香港继续成为内地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和外国及香港企业进入内地市场的“窗口”。人民币在香港的可兑换性使香港成为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特区政府亦已开始与中央及各级政府商讨香港与内地的公路及铁路规划,以加强两地的陆路交通联系,确保香港继续成为亚洲重要的金融、航运及服务中心。同年7、8月,香港开始出现轻微通胀,正式走出持续68个月的通缩期。
2005年3月12日,特首董建华突然以健康为由辞职,被中央任命为政协副主席。董建华辞职的原因,是社会普遍认为他被各种压力,特别是被批评施政7年不理想,弄得筋疲力尽。时任政务司司长曾荫权宣布参选行政长官,接替辞职的董建华。最终,他成为唯一有效提名的候选人。6月21日被中央正式任命为新一任行政长官,6月24日赴京宣誓就职。曾荫权继任后,为香港政坛带来新气象,市民对香港政府的信心和评价普遍回升。
2005年9月12日,亚洲第二座迪士尼乐园在香港大屿山竹篙湾开幕,为香港旅游业和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