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山在哪里?龙潭山简介2018

龙潭山可能是很多朋友还不是很清楚的地方。事实上,它也是一个很好的旅游景点。下面小编就来告诉你这里有什么好玩的。

龙潭山在哪里?吉林市龙潭区龙山路(松花江东岸)

与朱雀山的险峻之美不同,吉林市四大名山之一的龙潭山,有着静谧而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6月10日,朱雀还未足月,我们“攀登100%”健身俱乐部就在阴沉的天气来到了龙潭山。

这一天恰逢主题为“马跃江城拥抱山川”的2018吉林国际马拉松赛开跑,其路线100%沿河,与吉林这座城市的满语名字不谋而合。途经松花江上的龙山路时,我们有幸看到热情的运动员从龙潭大桥鱼贯而出,周围人山人海,时而有欢呼喝彩,好不热闹。无论场内场外,人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宣泄着自己的快乐。

从风水角度看,龙潭山是四大名山的“左青龙”。山不大,像一条盘踞在密林中松花江边的青龙。

从龙山路的南面望去,一座高大的山门,上面写着“龙潭山遗址公园”的字样,巍然矗立在眼前。山门仿先秦建筑风格,古朴厚重,气度不凡。

我和庆哥争着找售票处买票。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近几年龙潭山、北山等城市的公园都不收任何门票。

走进医院,我们立刻被当地浓厚的文化氛围所感染。无论是广场前跳街舞的人们,还是练习花样滑冰的业余爱好者,甚至是西侧二楼四处窥探的一只狗,都显示出这个公园无与伦比的活力。

前方广场西侧有一组浮雕墙,八幅浮雕展现了吉林市从新石器刀耕火种到明清满清政权数千年的沧桑变迁,强烈的历史感扑面而来。

在广场的中央,一把巨大的青铜剑斜立在高高的基座上。据知,该剑是青铜剑的模型,出土于1981,为汉扶余国遗物。空旷的广场上,宝剑倚天而立,显得异常荒凉和落寞,让人有一种豪迈的感觉。我正要在剑下为春木拍照,一个正在玩轮滑的中年人飞了过来,好心地告诉我,和剑下的人拍照不太合适。突然想起了我们传统文化中关于拍照的一些禁忌,比如不要与古迹、墓葬、寺庙、古树古宅、佛像等合影。民间的说法是,如果违规,会给拍摄者带来各种未知。当时只是想到了剑的邪恶作用,从而忽略了这些禁忌,反复感恩。后来,我向东去了清朝皇帝高宗(乾隆皇帝)登上牌位。碑文载乾隆十九年(1754),乾隆皇帝东巡于此祭祀龙潭,封圣树,拜祭白衣大师。

广场南侧,一幅巨幅浮雕展示了金朝从东北崛起的历史。浮雕中央,手持弓箭的女真民族英雄完颜阿骨打跨在骏马上,显得她威严而妩媚。浮雕气势磅礴,让东北人尤其是满族人有一种民族自豪感。

沿着乾隆御道拾级而上,很快,我们一行人就来到了古城墙遗址。

龙潭山之所以被建成遗址公园,是因为1500多年前的高句丽山城遗址还留在这座山上。高句丽政权始于公元前37年(西汉),止于公元668年(唐初)。鼎盛时期,其势力范围包括吉林东南部、辽河以东和朝鲜半岛北部。它曾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少数民族政权之一,在东北亚历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古城墙的痕迹现在已经不太清楚了,但是山路两边有突兀的高袋。当我们爬上去的时候,并没有发现任何与历史和古人有关的东西,但是看到了城墙遗址的低洼处,留下了游客把它作为临时厕所的痕迹。

古城墙下几十米处是龙潭山著名的景观“水牢”,被称为“龙潭”,因此得名龙潭山。据考证,龙潭是高句丽时代(另一个时代是辽金时期)守卫山城的士兵修建的备用储水罐。无论天气是干旱还是洪水,池中水位变化不大,历经无数寒暑从未干涸。根据传说,投降的恶龙被铁链锁在池塘底部。现存的铁链系在池塘边的树干上,另一端深深地挂在池塘的底部。树下有一本书,上面有“吉林八景——龙潭印月”的石碑。事实上,如果不是降妖伏魔的美丽传说和乾隆来此祭祀,眼前这个并不是很大的方池也不会是真正的美景。可见,世界上很多普通的东西一旦和传说、名人联系起来,就会大大增加神秘感,提高知名度。

绕着山,我们来到了山上的龙凤寺,它是观音寺、关帝庙、弥勒寺等小寺庙的结合体。与于北山寺院香火鼎盛相比,这里来来往往的善男信女寥寥无几,不见僧尼,恢复了寺院应有的佛教宁静。

我们继续前行,由于山路坡度较缓,我们在新建的栈道上毫不费力地走到了龙潭山的最高点——南天门。说是最高点,其实海拔只有388.3米。南天门原是高句丽山城的南平台。当你登上这个地方时,你可以看到整个吉林市的全景。但毕竟山的海拔略低,俯瞰拍照的镜头感远不如朱雀山。广场北侧,一座高大的三层双檐景观亭——青龙亭拔地而起,视角一定不错。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展馆正在维修,尚未开放。在广场的南侧,有一座抗联会址的纪念碑。可惜碑文已经斑驳,题写的碑文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南天门地区游客相对集中。人们或倚栏杆欣赏江城美景,或选择坐在栈道上放松身心。根据我们的初步计划,我们想像上次一样欣赏朱雀山顶的风景。可是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个幽雅安静的地方喝茶,只好遗憾地提着茶具和开水回去了。

下山途中,我们经过了龙潭山的另一处著名景观“旱牢”。“旱牢”是一个直径十几米,深六米的深坑。与“水监狱”相反,它从不干涸。“干旱监狱”多年没有水。民间传说“旱牢”是关押犯人的地方,其实是存放军需的地窖。

当我在这里登陆时,思绪不知不觉回到了24年前的那个清晨,我和青衣在吉化工人王振民师傅的带领下在这里游泳。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的长白山偶然相遇,但王师傅却能够用全部的热情对待我们。我一直认为那次相遇是我这辈子经历过的最美好的一次相遇。我曾经拥有的温暖和感动仍然历历在目,并将永远铭刻在我记忆的深处。每次想起,总是心存感激。

祝所有在人生旅途中守望或奔波的人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