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对历史书的兴趣

我建议你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明确学习历史的指导思想,澄清很多学习历史的误区。比如你觉得历史不是科学,你可以好好学习历史,平时可以忽略,考试的时候突击一下就可以了...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认识,应该纠正。第二,在老师的指导下,尽快摸索出一套适合学习历史的方法,比如如何看教材,如何听课,如何预习复习,如何归纳总结,如何做选择题,如何做非选择题等。再次,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形成知识网络。也就是说,要把知识点连成线,把知识的线连成面,把知识的面连成一个整体。循序渐进。在知识记忆、能力培养、应试策略等方面,不能急于求成,要根据自身实际,一步步向高考要求靠拢。以上四点,供大家参考。具体怎么学,以后遇到什么困难,到时候会交流吗?如何学好历史对于历史,我想说的是:关键在于平时,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尤其是对于考小综或者大综的同学来说,平时的基础是胜负的关键。我自己也吃过这样的亏。教我历史的魏谢谢老师,是一位非常尽职尽责的老师。他的课仿佛有一种魔力,紧紧地吸引着你。在他的解释下,历史的长河似乎一下子向我们拉近了。更重要的是,他总能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引导我们思考它们背后的联系和本质。这是学习历史最重要的方法。在他的指导下,我大一顺利学了历史。也许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高二开始偷懒。我不再注重及时掌握基础知识。只是考前临时背的。高三下学期复习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有多傻。由于基本功扎实,我可以毫不费力地回忆起所有的内容。但即使把高二的课文看了几遍,还是有忘记的可能。我才知道为什么老师总是让我们“抓基础,重在平和”。高一历史的学习和初中完全不一样。死记硬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高中历史更需要的是理解。最好每周复习一次,每月复习一次。复习的关键是反复看书,在反复中提高。书是最根本的。没有书本谈能力是不现实的。在阅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思考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后发生了什么,它们之间有没有内在联系。有什么历史真相可以说明?你也可以横向和纵向比较历史事件。比如两个政变或者两个政策有什么异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同,说明了什么?分析异同也很简单,无非是从背景、性质、影响等几个固定的板块去思考。有的书上说历史要“立体”学习。我觉得所谓的“立体”,这大概就是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如果我们经常这样思考,就能更准确地分析不同历史现象的本质,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这是我们阅读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书不仅仅是阅读。记住一些时间、地点和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学会用历史的思维去思考和研究,去探究事件背后的东西。相信你很快就会发现。你读历史越多,它就变得越有趣。其次,做题也很重要。做题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复习和反思的过程。现在很少有单纯考知识本身的历史题了。他们经常测试你对事件的分析。这需要读书时积累的那套功夫,也有一些技巧。比如在做选择题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根源”“本质”之类的问题这通常是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方面来分析的。只要有关于这些方面的选项,一般都是正确的。在我看来,“直接”和“间接”这样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当你回答“直接”的时候,你要让你的思维更简单,想你一开始想的。你根本不用拐任何弯。除了“直接”之外的一切都可以安全地归类为“间接”。至于问答,更需要你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不要指望试卷上的题是你以前看过的,更不要费神去背某道题。只要掌握了方法,问答就能很好的解决。首先是分析。通过回忆老师讲这部分时的介绍,试着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不用担心想太多,只要你觉得有道理,就可能是正确的。更何况现在的考试一再强调“要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勇于创新,有主见”,所以你要尽量多思考。第二是表达。最好是一条一条的阐述,一次写一两行。关键是要把要点写出来,因为阅卷的时候也是需要的。一个要点要四舍五入几遍才算写完,这样不仅会自居主持人的角色,让老师因为找不到要点而扣分,还会浪费很多时间,以至于写不完卷子。分卷还有一个技巧,就是他根据给定的分数决定分多少分。一般一个要点就是两到三个点。如果一个问题是八分,很可能会有四个要点。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漏答的可能性。还有,尽量填写计算出来的数字。同时注意序号的排列。如果大点标上不同的序号,就会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不容易丢分。最后,字迹一定要工整。想想吧。一个老师必须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多的论文。如果字迹潦草,哪个阅卷老师会心情好给你打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