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历史性变革
这是中国领导的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性变革,其明显标志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1.近代中国各阶级都改变不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基本特征是:政治上,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严重破坏;经济上,受地主阶级、外国资本和官僚买办资本的压迫,中国经济举步维艰。
文化上,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不断冲突和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变化”;在对外关系上,中国和资本主义国家在权利和地位上是绝对不平等的。
为此,一切社会阶级,如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都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政治纲领,无法动员最广泛的人民群众参与,革命对象数量众多,革命最终失败,这些阶级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命运。
2.中国* * *领导层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转变。
1919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认清中国的国情,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基础。”建国后,他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社会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变革。
首先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民族独立的过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一,政治上实现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团结了中国各民主阶级和各民族。
第二,在经济上,实行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制,包括国有经济、合作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第三,文化上实行无产阶级领导的群众反帝反封建文化。最后,在对外关系上,实行以“另起炉灶”、“先收拾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为原则的独立自主的新外交。
第二,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的转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广大人民受三重大山的压迫。新中国的建立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新社会的主人。首先,在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享有最高权力。人民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然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民政府。第二,经济上,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建立,使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为人民民主专政奠定了经济基础。第三,在文化上,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总之,正是由于中国的正确领导,中国社会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转变。
第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是辩证统一的。在中国的领导下,中国社会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
1,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要改变这种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它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社会。第二步是推进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两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必然结果;社会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渐进的,不可或缺的。
2.中国* * *引领了第二次历史性转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社会,属于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它是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性质决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走向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在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经过三年的努力,中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1953年,党中央正式提出了指导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马克思曾经认为,小农土地所有制作为“过时的生产方式的残余”,“正在无可救药地消亡”。列宁还指出:“把土地全部交给农民,用社会主义原则改造农业”。
中国* *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开辟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标志着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转变,“开辟了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956之后,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1956以后,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遇到了很大的挫折。这说明中国* * *对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国情还缺乏了解,缺乏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经验。
第三,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1978 1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社会的第三次历史性转变。
1,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以苏联模式为范本,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然而,随着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如所有制结构单一、经济决策权过于集中等。党中央也试图改革和探索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高效率,从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满活力。
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中共中央还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行了论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依据。
2.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左”的思想影响,中国与世界交流的范围很窄。特别是文革时期,中国进入了“闭关锁国”的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采取了渐进战略,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的转变。
1978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经历了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实行全面开放的过程,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对外开放格局,由南向北、由外向内、由沿海向内陆、由点及面逐步推进。2001?12年?9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首先,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是对所有国家开放,包括物质文明开放和精神文明开放。其次是多层次,体现在中国已经形成了点、线、片、面的开放格局。最后,它是一个广阔的领域。中国的对外开放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诸多领域。
总之,建党90年来,中国* * *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接连实现三次历史性变革,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据统计,1952年中国GDP只有679亿元,1978年增加到3645亿元,2010年达到397983亿元,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也从1952年的119元上升到1978年的381元,然后迅速上升到2010年的29748元。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扩展数据:
党的领导实现三个历史性转变的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
中国* * *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中国社会的三次历史性变革,这是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成就,党也从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刻的启示。
1,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它们实际上是相互统一的。
一是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原则、立场和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内涵。第二,深化对世情、国情、党情的认识,与时俱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深刻把握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现代化的社会实践。
2、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路线是我们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的根本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为了代表新时期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党必须坚持坚定的群众路线。
一是大力弘扬党的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这就需要深入群众和基层“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第二,实行科学有效的群众工作制度。不断完善联系制度,服务群众,维护群众权益,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第三,探索创新党的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不断改进群众工作,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中国都十分重视加强党的建设。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从这个总体布局入手。通过“五位一体”党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充满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九十个辉煌的岁月,九十个壮丽的篇章。90年来,中国引领的“三次历史性变革”充分证明,只有中国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的领导,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资料:
人民网-中国* * *与三次历史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