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木渎古镇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

木渎位于苏州市西南部,距苏州市中心12公里,其名字来源颇具传奇色彩。春秋时期,越王勾践首先用“美人计”向吴王夫差献上一位美女。对石情有独钟、心无政治的夫差,专门为她在美丽的灵岩山顶上建了官瓦宫,在紫石山上建了姑苏台。勾践付出大量优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支持夫差修建宫殿,从而消耗了吴国的国力。关瓦宫和姑苏台“三年采木,五年成材”。三年间,源源不断的木材填满了山脚下的那条河的支流,“木塞于渎”。后来,这个地区被称为木渎。木渎古镇西端,入口是四柱三门牌楼,漫步古镇主要街道山塘街,就能看到镇上历代名人的轶事。山塘街的一边是湘西,来自灵岩山的一条小溪。关洼宫建成后,宫娥在溪边沐浴洗妆,粉水流入溪中产生香味,故名。刚进古镇,就能看到一栋大房子,上面有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题写的“颜佳园”的牌匾。光绪二十八年(1902),木渎首富严买下了当时已有100多年历史的前园,加以整修,改名为“仙园”。人们通常称它为“颜佳花园”。这是一座豪宅花园,房屋朝南,建筑沿中轴线排列,中间三间房屋朝南,三面是花园。在花园有一个颜氏家族史博物馆,介绍了颜的后代。他的孙子严家淦在这里长大,严先生的堂兄是现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严隽琪。抗日战争时期,原宪花园被日军炸毁,2000年全面重建。2002年,严先生的儿子严隽泰第一次回老家过年。他见到后感慨地说:“重建颜佳花园,是我父亲的夙愿,也是我母亲的意愿。”位于颜佳花园东200米处,是清代乾隆年间苏州郊区著名的园林尹红山居。尹红山房由东边的秀叶园和西边的小银园组成,中间有门厅、花厅和戏台。建筑庞大宽敞,既有江南文人园林的典雅,又有北方皇家园林的大气。在大开大合之间,展现了大家的包容和魅力。它是南北园林不同文化风格巧妙融合的典范,有别于苏州园林的精致传统。因为门朝湘西,背朝灵岩,“山色之美,胜于池亭花木之美”,所以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每次都去苏州,住在灵岩山宫,经常乘船到彩虹山房前的皇家码头,然后在这里游园、看戏、品茶、吟诗。当时,柳永、、何等随行大臣下榻在红印山房,擅长书法的柳永还将赠送给他的师父,并在红印山门上题写匾额,留下了一段佳话。尹红山居的主人徐世源淡泊名利。他只喜欢在家读书,从来没有通过与皇帝、宰相的交往为自己做过官。他一生都是丁白。他有喝酒的嗜好,而且他能喝很多酒,号称“尹红”。此外,宅基地东面200多米处有一座虹桥。“饮彩虹之人,亦是桥下湘西”,尹红方善因此得名。秀叶园的秀叶堂,就是现在木渎的“圣旨收藏馆”,里面收藏了清朝所有十位皇帝的20份圣旨,外加慈禧太后的一份圣旨。小银花园是清末民初“刺绣皇后”沈寿的故居。现在木渎有很多苏绣大师,山塘街上有专门的刺绣作坊。湘西很小,最后流入胥江的斜桥只有20米宽。从颜佳花园西侧的王家桥,自西向东有永安桥、金陵桥、西施桥、虹桥、斜桥。冯桂芬故居就在斜桥对面的胥江上。冯桂芬,林则徐的得意门生,木渎人,清道光二十年第二好,所以镇民称他家为“第二好宅”。他主张采用西学,制造外国仪器,开创了洋务学派。钟石街上有一家时嘉饭店,它的肺汤很有名。始建于乾隆年间,原名许顺楼。1929年,国民党老兵李根源将军将其改名为时嘉饭店。那年中秋节,另一位国民党元老、当代草圣于右任先生,到木渎附近的广府赏月,回家途中在时嘉饭店吃了晚饭。这家店特别供应板肺汤。没想到于先生对这种汤情有独钟,赞不绝口。他即兴创作了《老桂开遍天下,看花遍太湖,归木渎》这首诗,至今仍令人回味。感谢时嘉_肺汤”。来源:木渎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