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所谓“人文素质”,其实是人类的一种自我关怀。体现在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注,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极大关注,对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的执着追求。“倡导人文关怀,提高人的素质,弘扬人的精神”不仅是历史教学的新热点、新亮点、新观点,也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应该以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和统一为目标。人文学科的前瞻性往往促进人类意识的创新。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历史是人创造的。”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人是社会兴衰的动力,是社会进步的必要因素。历史教育(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教育学生用时代的人文精神去认识历史,并在历史学习中理解和弘扬人文精神,强调个性,勇于创新,使历史真正为人所用,为当代所用。

那么,如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将人文精神的培养渗透到课堂教学目标中。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以知识、能力和情感为三大教学目标,其中知识和能力是主要目标。课堂教学虽然也涉及情感目标,但往往是空洞的,不切实际的。但如果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往往会被我们的师生所忽视。虽然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上述情况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但纵观当前的课堂教学,这样的变化其实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假设性思维模式的转变。历史学科中的许多人文精神因素没有被发现和挖掘。作为教师和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做一些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首要任务是充分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重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突破思维定势,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在备课时把“强化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作为重要目标。

二是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内涵。历史本身所具有的强烈的人文内涵,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如果能被学生更好地挖掘和真正体会,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将大有裨益。中国五千年的古代文明充满了人文精神的光辉。中华民族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而闻名。其优秀的传统道德教育和品格情操教学的例子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数不胜数。就中国历史的教科书而言,所有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进取精神的歌颂,讴歌了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的事迹,讴歌了近代历史上无数挺身救国救民、抵抗楚国侵略的仁人志士。培养学生从了解历史到观察现实、预测未来,既对当今时代有正确的认识,又对历史的未来有信心,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真正尝试。人们常说,思前想后往往是为了当下。司马迁写《史记》是为了“究天人,通古今”。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顾及国家兴亡,关系民生。善可以成为法律,恶可以成为伐木者”。所有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很好的教材。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必要的,因为“创新”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提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机会和途径。鼓励学生主动开发探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百家争鸣”。比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出发,从某个角度去评价历史人物。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比如,从政治家的角度来看,南唐皇后李煜就是一个荒淫无道的君王。但从一个作家的角度来看,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不同的时代对人物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比如岳飞,我们今天认为他是民族英雄,但在当时那个非常推崇“内圣”的时代,他被一些人指责急功近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最终会形成不同的结论,这些结论都体现了学生的个性自由,有利于创新教育的实施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当然,对同一事物、同一历史现象的观察角度也可以不同,但这些不同角度所反映的评价标准是相同的,那就是“史实”。需要指出的是,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时,要有意识、主动、有选择地“乐于追随”,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历史,在“体验”中产生人文关怀,从而提高人文素养,内化为人文精神。

第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句话近年来频繁出现,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中,几乎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话题。然而,如何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真正面对所有学生,平等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展示个人能力的机会,似乎并不多见。一方面,作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实施者——中学历史教师,由于长期受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很难一下子从本质上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所以教师对人文精神本身的理解也是混乱的。另一方面,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由于长期受到生活环境、父母、家庭教育以及外界不可预知因素的影响,对教育的理解也只是被动的“接受”。但教育体制中的一些弊端和束缚也使得学生不得不“为学习而学习”、“为考试而考试”,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人为压制。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其实是建立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品质的基础上的。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品质显得尤为重要。素质教育是一种包含多种因素的综合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基本素质。不可否认,目前所谓的素质教育,说到底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观念。应该承认,素质教育和现在的应试教育有很多矛盾,其中最关键的是素质教育是“不可数的”和“软件的”。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统一的尺度来说明只要达到什么水平,就可以说质量高低。素质教育的结果不能用“定量”的方法来衡量。这并不是说可以因为素质教育的结果不确定而放弃素质教育。相反,我们更应该重视素质教育,因为人的内心世界有一个不断要求自我完善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看,历史教学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可以发挥特殊的作用。在这方面,我们能否尝试用“三步走”来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所谓“三步法”,本质上是:启发学生理解课本;引导学生掌握规律;鼓励学生应用知识。如果再细致一点,也可以从更简单的层面开始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比如第二步“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总的来说就是“一个时期,一个朝代,经济发展,政治必须相对明确,思想文化发展”等等。作为教师,只要指出“这种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的特点,通过分析比较教给学生其形成的原因、条件和必然性,学生就不难逐渐理解和掌握。而有些规律是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历史事实后才能接受的。比如封建君主,不能简单一概而论。他们分为“贤明”和“昏庸”。开国君主,因为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因为农民起义的震撼,因为“万岁”、“永生”的幻想,下大力气治理,采取了比较宽松的政策,使社会生产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向前发展。但后来的统治者,由于堕落残暴,社会矛盾加深,掌权的“小人”奢侈无度,倾家荡产,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由此可以得出封建王朝“先盛后衰”的规律。“中兴”只是一些封建帝王的花心。当然,有些规律要引导学生从繁杂的史料中总结。诸如此类。作为老师,“首要目的”是为学生服务,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如果我们教师连学生的基本素质都培养不了,怎么谈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

第五,从审美的角度审视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成为审美新人,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育是以形象为先导,以情感为中介的教育。情感是审美教育的基本特征。没有情感的参与,历史教育的审美功能就无法发挥,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无法培养。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高尚完美的情操,将教育与审美愉悦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教学内容中,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史诗般的历史场景、血淋淋的历史事件、五彩缤纷的手工艺品、手工艺品、文学、绘画、建筑艺术等。都是审美教育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素材。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法不仅体现了美的含义,而且在学生内心深处激起了审美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情感对人的认识和实践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历史上不是有很多英雄因为对人类进步事业的热爱而愿意做出巨大的自我牺牲吗?强调情感的作用,不仅是为了教学本身的需要,也是为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当他们有了这种情感,就会自觉抵制假、丑、恶,也必然会满怀激情地追求真善美,献身于一项美好的事业。当然,情感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大多表现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过程。谁能说这种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不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

总之,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其指导思想。然而,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仍然将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视为“博雅教育”,不仅没有把握教学内容、理念、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方法的精神实质,也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说明对人文素质的理解以及人文素质在具体教学中的体现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