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场被遗忘的重要战争
1,楚-屠百越之战(春秋-战国)
在西周分封的诸侯国版图中,楚国只是南方一个偏僻的小国。在春秋战国的动荡画卷中,楚国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为决定诸侯国霸权格局的超级大国。史书多以记载楚国北伐中原,与秦晋争雄的壮丽历史为主。
却忽略了一场楚人自始至终从未停止的战争:南屯百越之战。在中华文明成长扩张的时代,楚人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在中华民族的南方发挥了巨大的先锋作用。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楚的南扩就像一个巨大的熔炉,把中国南方的各部落都融化在中华民族汹涌澎湃的血液中。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楚国实际上起到了沟通中国南北文明的桥梁作用。
2、班超大败越国之战(东汉)
这是汉史上只有寥寥几笔记载的战役。公元90年夏,贵爽帝国派7万大军越过帕米尔高原,进攻汉朝的西域诸侯国。汉朝时,西域都保护班超西域各国兵马,以诱敌深入的策略围攻月氏军,迫使其派遣使节投降。
汉朝中央没有一兵一卒,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西域的一场灾难。从汉朝治理西域的历史来看,这场战争自然巩固了汉朝中央对西域的* * *统治,使丝绸之路形成了一条天然的分界线——青脊。
中国* * *到青脊以东地区,一直延续至今。但当时汉朝的人对贵爽帝国知之甚少,就连长期在边疆的班超对这个国家也特别陌生,仍然照常称其为越王。
3、东汉与羌族的百年战争
桂双投降了,西域被收复,南方被平定,匈奴吴恒没机会唱歌了。经过几代君王的苦心经营,东汉帝国终于达到了鼎盛时期。然而,自始至终,他们都面对着一个顽强的对手——河西羌人。
先是零羌被消灭,然后加入狼羌造反。仲强完蛋了,董强陷入混乱。羌人就像一个顽强的拳击手,在擂台上一次次被击倒,却一次次站了起来。他们与东汉帝国斗争了一个多世纪,东汉几代名将的心血和荣誉都将被这个顽强的部落打散。
尤其是东汉中期以后,随着地方豪强和宦官的膨胀,政治腐败为羌人的叛乱提供了温床,加速了汉军腐败的进程,最终将平羌之战变成了一场惨烈的消耗战。
平羌之战的另一个结果恐怕是汉朝始料未及的。在漫长的平羌战争中,汉朝河西军阀的势力日益膨胀,逐渐成为一件大事。终于有了河西军阀董卓进京夺权的戏码,拉开了东汉末年争夺的序幕。
4、隋攻吐谷浑战役
大隋朝兴盛于唐代,武艺辉煌。他进攻吐蕃,抗击突厥,在浩瀚的历史中留下了无数英雄传奇。而隋朝攻吐谷浑之战,在隋唐名将的辉煌背景下,却显得有些平庸和惨淡。事实上,隋朝攻吐谷浑之战不仅是隋朝统一中国的序幕,也是经历了分裂和战争的中国的开始。
我们可以从国防等诸多因素来解释隋唐吐谷浑之战。但透过无数尘封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西攻吐谷浑之战,其实影响了强大的中原王朝的一大战略——西进战略。就像汉代的西域开放一样,强大的中原王朝都把开辟丝绸之路恢复* * *西域作为国家和平与发展的大战略。
吐谷浑是隋唐时期通向丝绸之路的大钉子。打败吐谷浑,使隋唐巩固了自己在河西地区的* * *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将中华文明传播到西域大地,使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从此畅通无阻,揭开了中华民族又一盛事的序幕。
征土古浑之战,是中华文明再次冲出关山屏障,通向欧亚大陆的第一个跳板。其意义不亚于唐平的突厥战争。
5、唐朝在吐蕃爆发了维多利亚之战。
盛唐辉煌的武功令人回味无穷,但安史之乱后的晚唐历史总是让历史学家望而却步。那个一直被认为是宦官乱政、诸侯割据的黑暗时代,在生存的压力下,虽然是唐朝的末世。
唐朝的军队仍然部分保持了唐朝全盛时期的强大战斗力。一代名将凭着扶楼倚老的勇气,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赢得了一次又一次酣畅淋漓的对外战争,确保了唐朝走向世界末日的边疆安宁,也一度为国家迎来了“东山再起”。公元801年,魏高破吐蕃的维多利亚战争,这是唐军最后一个时代的辉煌。
公元821年,唐朝与吐蕃在长庆会师,彻底结束了两大军事集团历经数百年的持续对抗和战争。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双方都忠实地遵守了这个约定。
魏高在破吐蕃中的高明武功,正是打开两大集团和平之门的一把钥匙。世人贬低晚唐的政治。但透过维多利亚战争的辉煌,我们还是能隐约看到盛唐时期的武功辉煌。
6.唐代回鹘乌孜别克汗之战
唐朝对回纥残余势力的战斗,可以看作是唐朝后期战略防御的转折点。唐朝的边境麻烦一直集中在西北,尤其是回纥和吐蕃这两个强邻。吐蕃衰落,与唐朝和好之后,强大的回纥帝国也走向灭亡。
在政治和军事都要走向世界末日的晚唐,正是几代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外交和军事上努力的结果,才得以解决这个长期困扰的边境问题。乌杰汗战败后,唐朝授予打败回鹘的拓跋思部爵位。
自称汉朝李陵后裔的拓跋思部,也对唐朝忠心耿耿,不仅成为抵御* * *帝国东侵的屏障,还重新打通了战火纷飞的丝绸之路,再次打开了长安通往中亚的通道。
7、宋夏萍夏城之战
历史学家对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王安石最大的成就不在经济和政治,而在军事。自王安石变法以来,宋代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军事改革成为变法的重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宋代西北军事重镇是王安石变法的“特区”。西北军有了独立指挥和统一指挥,士兵的战斗素质和综合素质也随着政治改革的深入而提高。终于逐渐扭转了宋夏战争中宋朝的被动局面,为宋朝建立了一个难得的精锐之师。可惜,这一切成就都因为北宋的最终战败和王安石变法的是非之争而被历史所记载。
在宋朝不光彩的对外战争史上,北宋后半期的西北之战是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而如果历史真的能给北宋足够的时间平定西夏,利用河西地区的资源优势继续打造强大的骑兵,或许整个宋朝的历史都会被改写。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从北宋灭亡到南宋初建立的转折时期,原北宋的西北军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吴杰、岳飞的部队中就有大量来自西北军的士兵。他们也在战场上沉重打击了金军,证明了那支远征军的荣耀和尊严。
8、南宋孟珙襄樊之战。
在蒙古军队横扫欧亚的黄金时代,谁能在正面野战中击败蒙古军队?放眼全球,能完成这个答案的人屈指可数,南宋名将孟珙就是其中之一。襄樊之战是蒙古军队与南宋军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正面较量。这场战役的意义不仅在南宋延续了50年,也让蒙古军队狂热的头脑因为连胜而逐渐转向清醒。
一向被认为弱小的宋军,在反蒙战役中发挥了强大的战斗力和高科技装备优势,证明了一件事:战争机器一旦在宋朝全面启动,其战斗力无疑是非常可怕的。
高素质的军事指挥人才和高效的指挥系统,完全可以使宋朝充分发挥其经济和科技优势。如果能有一个能善用人才,适当调整国策,给武将更多主动权的有为君主,如果能有几个真正以国家为己任的贤臣,宋朝免于灭亡的命运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可惜我们看到的是,宋朝的英雄都没有好下场。除了孟珙,宋朝大部分著名的反蒙古人士几乎都是被诬陷杀害的。奸臣乱政,皇帝昏庸,把宋朝推向了深渊。即便如此,孟珙襄樊之战的胜利为宋朝抵御蒙古军队的南下入侵构筑了坚实的屏障,蒙古军队为无数次入侵付出了血的代价。
从中吸取教训的蒙古人开始调整原有的政治军事政策,重点学习南宋的科技和水军的战术,广泛任用汉将和汉军。后来蒙古灭宋的战争基本变成了南北之战,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9.明朝的哈密之战
在明朝的历史上,有一个地名特别奇怪,但在历史上却特别引人注目——哈密。哈密的兴衰也见证了明朝的兴衰。明朝盛世,哈密是明朝西部边陲嘉峪关外的缓冲地带。
也是明朝抵御蒙古部落骚扰入侵的桥头堡。哈密曾与明代“万国来朝”的盛况紧密相连。它是西域乃至中亚各国使节进京拜见中国皇帝的中转站,也是西方商人进入中国内地的必经之路。这里曾经商旅云集,经济富裕。哈密的存在见证了丝绸之路最终的繁荣和辉煌。曾经那么重要,却那么容易被明朝遗忘。
失去哈密卫,在嘉靖以后的君臣眼里,并不是什么大事:一个几千人口的小边陲,丢掉就好了。事实上,哈密的失守对明朝的边防影响很大。从军事角度来说,明朝失去了嘉峪关外的缓冲地带,原本在二线防御的嘉峪关。
之后直接暴露在敌人眼皮底下,边境的军事压力骤然增大。明朝甚至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战马来源,直接影响了明朝骑兵力量的发展。
10.明代落罗湾海战
辽罗湾海战是明朝对荷兰殖民者的自卫反击战。郑之龙广泛吸收西方海军的先进经验和技术,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开创了东方国家在海战中战胜西方殖民国家的先河。相对于西方殖民扩张的历史,指挥罗湾海战的郑之龙及其郑氏家族才是中国海上力量的代表。作为海盗,他们拥有独立的军队和独立的势力范围,甚至可以在海洋上直接对抗西方殖民势力。
他们的发迹史,不过是无数西方海上力量在中国的历史翻版。从某种意义上说,郑船队的扩张和对西方殖民势力的打击,是中国人跳出大陆思维,探索万里沿海的开始。
辽罗湾战役后,闽粤海域日趋平静,海外贸易日益繁荣。陆上丝绸之路消亡后,中国东南沿海修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桥梁,海上贸易的繁荣和商人力量的壮大成为当时不可逆转的趋势。
如果历史能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也许古老的中国会走向自己独特的现代化历程。可惜,历史的长河永远是曲折的。明末兵荒马乱,清朝闭关锁国,终于堵住了本来可以产生的自然发展规律。200多年后,当荷兰人之后来的英国殖民者也以同样的方式强攻中国沿海时,发现对手的船只和武器都不如200多年前的明朝,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