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有板凳了?
中国在唐代就出现了凳子和椅子。
然而,改变中国人的坐姿习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凳子和椅子在唐代首次出现时,它们并没有被广泛使用。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的陈震教授认为,出现于唐代的凳子和椅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是作为长者、老人、病人、残疾人和其他有特殊需要的人的工具。那时,中国人在正式场合仍然席地而坐。但是,我们要看到,席地而坐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以前中国的人都是跪着的,但是到了唐朝以后的五代,跪着已经变了。五代时期有一幅名画叫《韩熙载夜宴图》,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主要是盘腿而坐。盘腿而坐的流行可能是凳子和椅子结合的结果,它们在地板上仍然是正宗的。因此,基本上可以说,从五代到北宋初期,跪坐、盘腿而坐的习惯仍然保持着,尤其是在正式场合,仍然是一种常规的“坐姿”。从皇帝的礼仪旅行来看,椅子在北宋后期已经成为必需品。南宋中前期诗人陆游曾记载:“徐敦礼说,从前士大夫中的妇女坐在椅子上抱着孩子,大家都笑她们过分。”从这个描述来看,北宋末年应该已经流行男性坐椅子了,但女性坐椅子还是被嘲讽。到了陆游所在的南宋中前期,女性坐在椅子上已经很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