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以后的历史研究有哪些成果?

明代史学研究被关注已近20年。总体发展趋势是从轻视到重视,逐渐繁荣。特点是系统研究为主,零星研究为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研究队伍的扩大。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关注明代史学的研究。董必武的《中国史学史目录》是在明代专列中编纂的,分为馆内元史编纂、礼辞编纂、馆内编纂记录建立、国史修订建议、目录管理、总镜补编、纲目年谱综审、修订、宋史改编、三通补编、历史补编。这部《龙变》虽未编纂,但对研究明代史学颇有意义。它拓宽了学者对明代史学成就的认识,也引导了明代史学研究课题的选择。仓是较早关注明史的学者。他的《中国古代史略编》(1983)有一章“明史重在褒贬人”,分为重当代、褒贬人的原因、明朝列传、明朝编修的史书、王士禛、李治的史学思想、谭潜及其编年史《郭阙》等野史集锦。张孟伦还关注明代史学。《中国史学史》第二卷(1985)由三章组成:明秀的《元史》、《明秀杂史》、《李贽的史学理论》。《明史杂注》中提到了《石室藏书》、《罪证录》、《国阙》、《王世贞著作》、《明史名臣录》、《李清录》、《赠遗录》、《明太祖律录》等。虽然比较简单,但总算有了一定的地位。朱忠裕认为明代史学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就是“不如四库”,关键是要挖掘。他选择宋濂、王逸、柯惟其、焦红等人为切入点,对明史进行了初步研究,发表了几篇开拓性的明史论文。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的吴也是较早关注明史的研究者。他严厉批判了前人对明代史学的轻视。“平心而论,明代史学的成就,总的来说,还是有其相当大的地方的。明代史学虽不如宋代著名,但史学的繁荣和学术方面的稳步发展,说明有清代的学术风气。”“我感觉今天的明代史学成就,大部分是满足于旧知识,而很少有人愿意为了增加新知识而去推断这种知识的广度。这种如此安于现状的学术研究氛围,确实需要有心人去打破和发扬,去纠正。”他率先选择前人未注意到的何、沈德福、谢、顾颉园、朱国桢为突破口,计划将其收为《明代嘉庆至崇商之间的史家及其史学》。“并期待从点的建立扩展到面的研究”,这样一部完整的明史“或许有一天会粗糙起来。”可惜作者后来的学术研究兴趣转移到了明代茶文化和教习文化的研究上,《明史》只有朱国桢、何、谢三人的长文。南开大学的杨一祥也对明代史学史作了系统的考察,他的《中国史学史史料年表》第三卷是元明部分。这是该系统的第一部分,用年代学的方法收集、记录和考察明朝的历史。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很多人以明朝历史为中心写博士论文。比如武汉大学谢贵安博士写的《明史研究》。廖瑞明博士,毕业于台湾省中国文化大学,现就职于景逸大学,著有《明代野史的发展与特点》(1994)。南开大学的李晓林博士写了一篇《万历官修正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的向雁南博士写了一部《明末历史思潮研究》。杨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著有《明史探源》。南开大学毕业,现就职于广西师范大学的任冠文博士撰写了《李贽史学思想研究》(1996),南开大学的孙卫国博士撰写了《王士禛史学研究》。这七篇博士论文无疑是明代历史研究的前沿著作,值得一读。此外,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李继然也是早期的明史学者,著有《邱卓的世界历史正刚》和《焦红的历史研究》等论文。葛、罗忠辉、蒋胜利、李小舒、吴振清、赵承忠、夏、尹,台湾省、香港的林庆章、、高春松、和蒋也研究过明代历史。其中,葛的两篇文章《明代中后期的三种史学思潮》和《明清时期的中国史学思潮》,简明扼要地勾勒了明清时期中国史学思潮的演变轨迹,至今为人称道。二是研究条件的成熟。80年代,研究明代史学史有两个难点:一是使用不便。明人写的史书,按照现在古籍的标准,被归类为善本。一旦进入善本,只能手抄,不能临摹。二是藏品分散。有关明史的书籍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图书馆里,以一个人的精力全部看完并不容易。幸运的是,在过去的10年里,这些困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由于影印技术的广泛使用。台湾省影印《四库全书》后,陆续出版了元明史料丛书、明代史记集、明清史料丛书、明代传记丛书。在台湾省古籍影印的影响下,大陆出版界也开始了古籍影印。特别是《四库全书故事集》、《四库全书续》、《四库全书禁书系列》、《四库全书未收书集》、《中国与野史集成》等大型古籍丛书的出版,将明代古籍影印工作推向了一个高峰。近十年来,我国古籍数字化进程加快。随着《四库全书》、《四部丛书》、《中国电子文献》(台湾中研院)等大型丛书和正在建设的中国基础古籍数据库、四库全书目录丛书的电子化,古籍的利用上升到了现代水平。在电子版背景下,省去了抄写、打字程序,使古籍资料的收集和利用实现了“零界面”。经过几秒钟的复制粘贴,就可以把古籍变成你想要的文本格式。明代历史著作从零散到集中,从“行装版”到“影印版”,再到“电子版”,使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随意自由阅读和复制,极大地方便了明代史学的研究工作,促进了明代史学研究的发展。三是研究成果的繁荣。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到本世纪末,我们可以明确宣布,明代历史研究已经进入成熟期。这种成熟表现为:一是基础工作扎实。杨以祥《中国史学史史料年表》(第3卷,1999)和钱《明代史学史年表》(2000年)的出版,奠定了明代史学研究的坚实基础。二是专题研究覆盖面广,有一定深度。明代史学史中重要或次要的史家和历史著作都有研究论文。有的甚至有很多论文,形成了一个小热点。三是综合研究。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我写了一系列关于宏观思维的文章。四是出版了多部专著,如张建业《李贽评点》(1982,2000年修订)、《朱允明思想史论》(1987)、《王元史探源》(1965438+)。第五,明代历史思想史的出版。吴怀起主编了一套多卷本的《中国历史思想史》,其中《明朝卷》(2002)是写给严南的。笔者选取了宋濂、王逸、邱卓、、薛、王士禛、李贽等著名史学家,对他们的史学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具有一定的新意。第六,明代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在中国史学史教材中。李秉权等人主编的《中国史学大纲》(1997)中的明代史学部分是作者所写,概述了明代史学的整体发展。与以往的史学教科书相比,明代史学部分要充实得多。《中国史学史大纲》(1999)是屈用大量笔墨写成的《明史》,内容相当充实。

请收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