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哪些历史性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如下:

1,土改。

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这部法律总结了中国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历史经验,适应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形势,成为指导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954年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5年3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反对野心家高岗、饶漱石分裂党、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阴谋的斗争,加强了团结。

3.改革开放创建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是对外开放的重要步骤,是利用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全新尝试,取得了巨大成就。

4.一国两制。

为了解决港澳台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尊重历史和现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即在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5.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宣布中国政府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成立。

6.北京奥运会。

21世纪,中国再次做出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决定,13亿中国人民再次向国际社会表达了对举办奥运会的热切期待。2001 7月13日,国际奥委会做出决定,将第29届奥运会主办权授予中国。

扩展数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始于1949年6月+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以1978年6月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可分为毛泽东时代(1949至1978)和现代化与改革开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起源。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民主中华共和国”。

8月6日,毛泽东在给响应中国共产党五一口号的各民主党派的电报中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词。后来这个名字就一直用着。在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反复喊了三个口号,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7月1949,第四组部分代表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名称过长,使用繁琐。所以还有另外两种不同的方案。

先把“人民民主共和国”改成“人民民主共和国”,以后进入社会主义再改成“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国家”;第二,清华大学教授张奚若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词。

对此,经过讨论认为,英文单词“democracy”和“republic”的字面意思没有区别,只是在中国翻译成两个不同的词组,所以重复出现国名中同时有“democracy”和“republic”的情况。最后,决定采纳张奚若的意见,去掉“民主”,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