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历史文人和名人
第一,被留在翰林院做史家,只有一身甲胄的书生才有这个资格。状元一般授予编审职位,次席和花探授予编审职位。
其次,二、三年级中年轻、聪明、足智多谋的进士可以被选为庶吉士,送到国子监深造。三年后,这批庶吉士将被严格考核。如果能通过考试,他们很可能留在国子监当历史学家,或者当各学科的官员,或者当六部主任。
第三,他被分配到六个部门观察政治,然后一年后他被授予一份真正的工作。顾名思义,这个政治概念就是指岗前培训或试用期,让新进士在上岗前得到充分的锻炼。
第四,直接分配到地方政府当知府、同知府、官。
这四种情况是三步,分别是国子监、六部、地方部。你越受重视,你就越接近权力的中心。而才华横溢的王阳明,却只被授予工部观察政治的职位,似乎受到了压制。六部一般按官、户、礼、兵、刑、工的顺序排列。王阳明被安排在工部观察政治,可见有人刻意打压他的傲气。当时王阳明28岁,以放荡不羁的个性和独特的语言在京城小有名气。
明初最流行的流派是以杨士奇为首的泰格派,一直延续到明中叶。这就好比初唐时期,骈文和华丽的诗词充斥着宫廷和乡村。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对魏晋风度的批判,文章更注重现实。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开创了唐代的文风,褪去了华丽的外表,显露出天然的雕琢之美。在许多人的改革创新下,唐诗出现了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繁荣局面。山水有王维、孟浩然,边塞有高适、岑参,浪漫主义有李白,现实主义有杜甫。他们,初唐四杰,以及后来的杜牧、李商隐、白居易、李贺,构成了整个唐代的文风。
明代中期,以北京的李梦阳、何景明和江南的唐寅、朱允明为代表的一批青年才俊也致力于文体改革。这些桀骜不驯的才子们猛烈抨击旧文风,倡导古文经学,这对明代的文学改革大有裨益。但是这些有才能的人的行为受到当权者的压制,表现在科举考试中屡遭打击。王阳明中了殿试第七名,分配时被派到工部观察政治。然而,在乡试中获得第一名的唐解元却因卷入考场舞弊案而被终身禁考。
王阳明并没有因为朝廷的打压而放弃追逐自己的梦想,而是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实际的事情。王阳明在官访期间,奉命监造威宁伯王岳墓。王岳是景泰二年(1451)进士,他有很多传奇故事。第一件事是他的殿试经历。进宫考试那天,王跃已经答完了卷子,卷子却被一阵风卷走了。至此,王跃没有一句怨言,而是努力重写文章,最终成为高中状元。本来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可偏偏是朝鲜使者让这个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传说王跃被大风卷走的试卷莫名其妙地被吹到了朝鲜,被朝鲜使者带到了北京。这件事被很多文人传为美谈。
第二件事是王跃做公务员成绩斐然,被封为卫宁波。当时猖獗的边患来自于河套地区的“诱捕”,这是明朝的重中之重。王岳曾两次率军进入河套地区,对“奴化”进行深度打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果。王跃虽然是公务员,却能走进军营,和战士们同吃同住,更多地了解他们的生活。他根据不同士兵和将领的性格,灵活运用军法,精心分配任务,迅速提高了明军的战斗力,确保了边境的安全。王岳因战功卓著,成化年间封为卫宁伯。在此之前,同为文官的王绩也是正统时期的伯爵,然后本书主人公王阳明在嘉靖年间被封为新建伯。
明中叶,王岳是王阳明效仿的对象。据说,当他年轻的时候,王阳明梦见王岳给了他一把他用来指挥魏宁海战役的剑。王阳明现在年近30,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他受命监督魏宁波墓的修建,这是对偶像的致敬。工部有点像现代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宫殿和坟墓的建设属于工部。现在掌管房产的官员经常有贪腐行为,这在明朝是不可避免的。
比如修建明代名人墓,可以使工程资金亏空,偷工减料中饱私囊,还可以向死者家属勒索钱财。在政治极度腐败的时代,王阳明只能清正廉明,不与那些贪官勾结。王阳明在监造魏宁伯墓的过程中,对资金使用、工期、劳动力分配、工程质量进行了严格控制。特别有意思的是,王阳明把这个工程当成了孙子兵法的演练,从而有条不紊地完成了韦宁伯墓的修建。
工程完工后,王阳明想回北京叫我回去,却被王岳的家人热情接待。王岳家人想感谢王阳明用宝尽责,王阳明婉言拒绝。当王岳的家人拿出王岳用过的剑送给他时,王阳明感到非常激动。这把威宁剑是王阳明梦寐以求的,没想到机缘巧合得到。俗话说“美玉出美人,宝剑出英雄”,王阳明得到威宁剑仿佛瞬间接过了王岳的衣钵,想要为国重建事业。
得到威宁剑后,王阳明回到京师,更加勤于政务,收集了更多关于边境事务和国内叛乱的信息。只是“诱捕”侵边,朝廷让朝臣出谋划策,王阳明血气方刚,大胆玩起了“办边事”:
我愚蠢地认为,今天的大灾难在于以谨慎和老成为名的大臣,而是固鲁的计划和对宠物的爱在里面;对于左右逢源的人来说,里面要交钱,外面却有邀功受贿之恶。习惯成了习俗,彼此都是叛徒。对世界的担忧叫迂腐的疯狂;说话的人浮躁;压抑刚正不阿,养成怯懦之风。因此,它的衰落和崩溃将是不可持续和无意识的。今天感谢上天的仁慈,出现了边界问题,这是一个忧警救省的机会。在陛下看来,必须有人能纠正弊源,惩罚艾。一个新来的初级部长,他怎么敢听说这件事,为了做好工作?至于军事情报的利益,商业机会的得失,你看到的东西,是你能进入的,你能从死亡中获得的,是你不能拥有的。虽然他说的可能不太及时,但是自私的偷窃认为有必要,好的刺你也避免不了而且已经说了。八样东西便宜可供选择:一是储存物资应急;二、舍短用长;第三,简化老师省钱;第四,种地吃饱饭;第五,修法提振威信;愤怒的六天宽限期;第七,以小捐大;八说严以利弊。
王阳明洞察朝廷之弊,在《朗诵》中说:“今日之大祸,在于以慎岁之名,委以群臣,而内计则是巩固鲁,偏向群臣;对于左右逢源的人来说,里面要交钱,外面却有邀功受贿之恶。习惯了习俗,他们就是彼此的叛徒。”也许很多聪明的人才和王阳明一样忧国忧民,但为了挽救事业和家庭的兴旺,不敢做第一只鸟。大臣们谨小慎微,却只想用保守的思想控制国家大事,以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宦官利用皇帝的威严,收受贿赂,争权夺利,蒙蔽皇帝,勾结外国官员。这种腐败风气积累了很多弊端,如果不消除,江山也会受到威胁。
因为王阳明只是一个小小的工部,从政经验不多,也不敢妄自菲薄,所以会委婉地劝谏皇帝。在指出明朝所面临的积弊之后,他特别提到了“诱捕”侵略者的事情。他希望皇帝借此机会革新政治,振奋国家。正因如此,王阳明也违心地褒扬皇帝,这也是身为臣子的难处。孝宗皇帝虽然是一个贤明的君主,但毕竟性格懦弱,保住政绩绰绰有余,却无力创新。为了进一步为孝宗皇帝消除烦恼,王阳明特意提出了自己的八点建议。
第一,储备应急物资。千军易得,将军难求。南宋时,宗泽、岳飞、韩世忠、柳永等人都是将军,而李纲等人都是强硬的宰相。但就算是这么强的名号也抵挡不了金兵的铁骑,更何况是积弊甚多的明朝。明朝王朝,面对“奴化鲁”的入侵,无法选出能指挥战争的将军。兵部尚书、侍郎对边境情况不熟悉,担当不起大的责任。明朝虽有武功,但得到的是“骑马射箭打仗的人,却不足以掌握军权。”公爵家虽然对子女进行军事教育,但都是敷衍了事,并没有真正传授文武知识。换句话说,明朝面临的是统一的将领和兵部首长缺乏的问题。
为了解决军事人才问题,王阳明建议把王侯将相的儿子聚集在一起,培养成文武双全的人才。具体的实施方案是教这些王公子弟书史、骑射、运筹帷幄。对于学武术的人,要进行严格的训练和考核,最后通过比较选拔出来。对于那些不了解具体作战情况和下级军事行动的兵部尚书、侍郎,要求他们亲自到边防地区去体验,真正了解边防部队的具体情况,避免日后制定作战策略时做出不切实际的事情。懂边防的侍郎尚书,制定战略,有识字善战的诸侯子弟,有善骑射的士兵冲锋陷阵。三者结合无疑会强化明朝的人才体系,加强边境防备。
第二,舍短用长。寸长尺短;人无完人,所以不要苛求。王阳明引吴起为残暴之人,他却成为一代名将;陈平是一个贪婪的人,但他已经成为一流的顾问。管仲是个囚犯,但他帮助齐桓公建立了霸权。蒙三次被晋国打败,但最终帮助打败了晋国。根据每个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策略。比如“用人之仁,去其贪;利用人们的智慧来欺骗他们;用人们的勇气来摆脱他们的愤怒。”
作为统帅,应该对将领的优劣了如指掌,才能灵活任用。如果不能理解将军的气质,就会限制他才能的发挥,突出他的缺点。三国时期,曹操曾派张辽、李典、乐进三位将军,只用7000人镇守合淝,却抵挡住了孙权几十万大军。正因为曹操知道这三位将军的优缺点,让他们互相配合,互相弥补,相得益彰,成为团结一致,战无不胜的合作者。
在了解了将领的才能和秉性之后,要把他们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发挥他们的才能。统帅如果不能知人善任,就会浪费人才,最终导致自身实力的下降。一旦大量真正的人才被冷落,就会义无反顾的离开,或者成为对手,这样就得不偿失了。有时候还不如把门槛提高太多,然后对选拔出来的人才进行有效控制。
第三,简化老师省钱。孙子兵法:有一句话:“任何用兵方法,都会导致千车万车,千车万车,千里粮。然后内外费用,客人使用,胶漆材料,车甲赠送,一天要几千块,然后十万老师养。”带兵打仗说到底是人力物力财力的问题,也就是说战争需要大量的金钱粮食作为后盾。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明朝对北方的“诱捕”是老师探索不到的,只能暂时选择坚守。
坚持下来的原因有三:当时“奴化”的入侵时间多在炎热的夏季,适应寒冷天气的蒙古人无法长期入侵;夏天是雨季,潮湿天气后弓箭会松动,让侵略者失去侵犯的武器;蒙古人多为骑兵,以水草为生,以射杀牲畜为食。一旦边境地区的草被吃光了,他们自然会选择撤退。虽然选择坚持下去有这三个好处,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不能彻底解决边界问题,而且代价也不小。为此,王阳明提出了精简军队的主张,建议朝廷从全国各地抽调精锐部队,向京城集结,消灭老弱病残。这样既能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又能减轻国家的军事负担,一举两得。
第四,种地吃饱饭。孙子兵法:“国贫师失远,民贫若失远;亲师者贵卖,贵卖者民疲。“为了解决运输带来的损失,必须就地取粮,买卖只会导致粮价上涨,所以只能选择就地种田。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开始用军队耕种田地来解决口粮问题。三国时期,曹操大力改革和推广屯田制度,不仅使人民摆脱了流离失所的尴尬,稳定了社会秩序,还得到了大量的粮食,保证了军事战争。
在边境地区开垦农田,可以自给自足,可以保证长期坚持,不被侵犯。平时,部队的士兵作为庄稼人从事农业生产;一旦发生战争,就会组建军队抵御外敌。开垦农田是保证持久战的最佳策略,既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又保证了边境的安全。
第五,以激发威信的方式行事。必须有严格的军法来治军,否则无法组建一支能自由进退的军队。孙武帮助吴王阖闾练习兵法,并和嫔妃、宫女一起试用。起初孙武率领的两个宠妃不听指挥,无法整肃队形。经过孙武的再三命令,这两个宠妃还是不听命令,被孙武用军令斩首,然后重新训练,队形很快就形成了。王阳明引用了李光弼在辕门斩首张勇,狄青在剧中斩首陈数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严肃军法的重要性。
当时明朝存在执法不严,有罪不罚等问题。朝廷一味纵容,导致军纪松懈。王阳明要求皇帝严惩违反军法的将领和士兵,尤其是那些权贵、门第的子弟。军队里不仅有贪官污吏,还有贪功的人,会引起底层士兵的不满。只有斩杀罪大恶极的第一批弟子,才能杀鸡儆猴,否则全军覆没。
第六,恩将仇报。每一场战争都会死很多人,这就需要不断的征兵。死者家属会厌战,不会支持朝廷的征兵活动。为了避免缺兵,做好家属安抚工作是关键。三国时期曹操从几千人起步,后来不断壮大,与他及时合理的仁慈是分不开的。每次大战后,曹操都会及时奖励有功将领,对阵亡将士的家属特别照顾,甚至免除终身徭役或赋税。
明朝为了抵抗北方蒙古人的入侵,明朝有很多士兵伤亡。但是,坚守边境,保家卫国还要继续,这就需要招募新兵。一味的强行征收只会激化朝廷和百姓的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或者盗贼猖獗。为了两全其美,王阳明强烈建议朝廷采取合理的恩恤政策安置死者家属,然后鼓励这些死者的亲属积极参军,为国仇人,勇敢上战场,勇敢杀敌。
七、捐小给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是得不偿失的警示。军队的统帅一定要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否则很容易动心。战争中,双方军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最后的决定就是看谁损失少。只要保留大部分兵力,就可以重新组织战斗,不会有被动挨打甚至被吞噬的危险。
“诱捕”的招数无非就是几招。一旦瞬间无法取胜,就会使出奇招,“或弃牛马而逃,或藏强以示弱,或埋伏以待,或潜以求和。”在难以摸清虚实的时候,很多边关将领就会产生分歧,在坚守还是进攻的问题上相持不下。在不了解敌情的情况下选择进攻,是把军队置于危险之中。如果我们先派一支小部队去试探,也许能摸清敌人的情况。
在敌我不清的情况下,冷静观察,从细节中推断战争的轨迹,再制定具体的作战计划。边境的将军们可以清楚的察觉到具体的战争动态,如果被朝廷控制,必然会错过战机。给将军们以便宜行事的权力,就能使他们掌握战争的主动权,随时调整战略战术,以求大获全胜。
八、严守利弊。保证自己不被打败再去攻击对手,是赢得胜利的前提。中原地区的人擅长建城守城,北方的蒙古人擅长纵深野战。如果能坚持下去不被攻破,就能腾出时间来制定反击的战略战术。在坚持的过程中,如果把军队的战斗力和士气提高到最高,就能在战争中取得优势。
在坚守的同时,也可以观察敌人的动态。作为一个坚持者,你总能发现侵犯者的优点和缺点。一旦对手的优势消失,劣势出现,你一定要抓住机会反手击球。而且经过长时间的进攻,一旦不能达到大小目标,军队的士气就很容易低落,从而被一举击溃。王阳明对明军的攻防走向和“诱敌深入”做了精辟的论述,可谓所向披靡。
王阳明的八项建议虽多为兵法常识,但也有其独特之处,尤其是“奴化”与明军实际情况的结合。孝是一个不主张战争的皇帝,一切以怀柔政策解决,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王阳明是一个抓住国家短板不放手的人,尤其是在边境事务上。
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反而成了很多同事嘲笑的对象。王阳明并没有气馁,而是深入到自己的政务中,希望能为人民和国家做点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