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历史统考?

最爆的考研政策——历史等三个专业实行统考。

教育部考试中心于2006年9月公布了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要求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三个一级学科下所有专业的专业课考试于2007年6月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此政策一出,考生、学校、考研辅导机构都得调整步伐,适应新的“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变了,“玩家”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新的改革总是既有忧虑又有希望。其中,最头疼的就是考研大军——新政策让他们中的很多人不得不从头开始复习。新的考研方式,新的知识点,新的题型,新的复习计划,还有“她吉他后面还藏着半张脸不让我们看见”的参考书,一度让考生无所适从。

政策出台后,评论分成了对立的两派。说统考可以“节约成本”,“对掌握基础知识和从事专门学习研究有重要作用”。“对于跨考生来说,统考政策的出台凸显了考试的公平性。”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陈老师认为,“初试更看重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否扎实,是否具备可靠的专业素养。高校选拔人才需要不拘一格,统考无疑打破了校园内部的人际壁垒,明确向考生指出,学好专业知识才是硬道理。专业课考试正在走向更加规范的水平。”

另一种观点认为,统考“是应试教育的延续,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校的教学自主权和学术自由,削弱了高校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山东师范大学张老师认为现在学科差异太大,不足以纳入全国统考。在统考中用一套题型来鉴别人才,可能很难保证招生的质量。毕竟专业很重要。“而且统考还可能打乱一些准备考研的学生大二大三的学习计划,可能会对他们造成一定的打击。”

招生不乐观。改革任重道远。

统考改革才启动一年,其影响在高校招生中已经明显显现。结果,有人欢喜有人愁。以历史学为例,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历史学专业实力较强的高校,生源严重不足,甚至生源质量良莠不齐。同时,很多地方高校报名人数太多。内蒙古某大学考生孟晓去年考了380多分。因为担心统考第一年有“意外”,所以只报了辽宁大学,而北大的分数只有315,这让孟晓自叹不如。

“这种情况不能简单理解为考生因为不适应新的考试模式,在报考上出现了差距。也可能存在政策错误。”中国人民大学的刘老师说。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王教授也认为,“严格审查研究生毕业水平,确保研究生质量的措施应该加强。但期望通过统考政策,从入学开始保证和加强生源质量。显然,统考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他认为,目前学科分支差异很大,统考不能只有一套题。比如北大的心理学,原来既招人工智能,也招医学考生。现在,统考可能会打破这一切逻辑。大家都期待改革,但改革要有科学的方法,不能摸着石头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