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历史的一个特点就是混乱。

政治和经济变化

从政治上讲,春秋战国是历史上第一次大动乱。从周平、王栋迁居洛邑,到战国末期,这一时期的政治斗争非常激烈。奴隶和平民的起义暴动层出不穷,各国诸侯和贵族集团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杀国屡见不鲜,大国争霸,小国结盟开战。号称“天下共主”的周王室失去了对各国的控制和尊严,统治地位和权威急剧下降,事实上沦为附庸。另一方面,诸侯和大官的力量也在不断扩大,所谓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其实就是主宰这个时代的诸侯国。春秋后期,鲁国一分为三,郑人“铸刑书”,晋国“铸刑鼎”,这些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标志。战国初年,田伐齐,汉、赵、魏分晋,标志着我国由宗法制维持的旧奴隶制政权的终结,新的地主政权正式建立。

在经济上,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生产关系的一系列变化。铁制农具和牛耕变得相当普遍。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自由农民和手工业工人的数量日益增多,其影响也逐渐扩大。奴隶主不能再强迫奴隶和农民继续在“公地”集体劳动,导致矿田制度逐渐瓦解。于是从春秋中期开始,一些国家开始改革分配关系,慢慢地对生产关系做了一些调整:不同程度地承认了土地私有制。鲁十五年,鲁国“第一税亩”;召公四年,郑国“造丘”;在为齐桓公办丧事的第十二年,家对鲁“用田赋”。进入战国后,许多国家竞相实行“变法”:魏任用,“尽地利之教”,实行“平法”;楚任命吴起;韩国任命申不海;商鞅是秦国任命的,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商鞅的第二次改革更为彻底,明确规定“废矿田”、“开楼”,允许土地买卖,奖励农役。这对于解放生产力,巩固地主政权的经济基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于是,到了战国中后期,城市日益扩大,相当繁荣,商品交换活跃,交通逐渐发达,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国家统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二)社会阶层的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士”的阶层,为散文的创作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条件。因为奴隶制的崩溃,原有的“石清世禄”制度受到冲击,各国贵族出现分化

,有的地位下降,成了“学者”;另一方面,由于生活依附的放松,大量奴隶成为自由平民,其中一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形成了“士”的主流。这些来自不同背景的知识分子往往具有一些特殊的知识和专长。他们积极从事政治外交活动,四处游说诸侯,献计献策,甚至著书立说,大力宣传自己的主张,在社会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春秋中叶以来,一些开明君主大力搜罗各类人才:重用管仲、、包;秦穆公重用百里;楚庄王用孙帅奥;吴王和鲁用的是伍子胥和孙武;越王鞠躬用了范蠡和文子...这也是他们成功支配诸侯的原因之一。到了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养士”之风,为的是更积极地招贤纳士,为自己的权力扩张做准备。比如在齐国首都下设立大殿,将其设为学宫,招待天下文学学者,让他们“死而论道”,专事学术和理论工作,称他们为“夏姬先生”。齐国孟尝君是“天下之主,食客千万”。此外,如魏的信、赵的、楚的淳,以及后来的秦的,也有三千多人。这一时期,各国统治者对士人似乎都很客气:比如的老师夏,进士邹衍,来到赵,就“横着走”;当他来到燕国时,燕昭王“拥抱了昏迷的先锋,所以请让一个弟子坐教”。这些行动使学者队伍迅速扩大,为文化思想的繁荣造就了一大批作家和读者。

(三)文化思想的影响

思想上,春秋战国是一个解放的时代,学术束缚被打破,氛围变得自由。春秋末期以来,文化的范围逐渐下移,教育也逐渐向老百姓开放。孔子开创了私学的先河。他以有教无类的精神教导了3000名弟子,其中精通六艺的有72人。他们传播孔子的学说,从而形成了儒家医学学派。可见当时的平民是可以自由接受教育和学习知识的。进入战国以后,讲学著书之风更盛,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家。例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邹衍、沈导、公孙龙……都是讲课写书的学者。这时候因为理论不同,出现了不同的派别,各派争相撰文争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比较著名的学派和代表作有:儒家的《晏子春秋》、《论语》、《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庄子、列子;墨家的墨子;法家做什么都是错的;著名艺术家尹文子、公孙龙子;阴阳邹子(今失):纵横家紫苏、张子;圣人的《吕春秋》;小说家的《松子》(失传);农舍和军事家等。每个家族都有大量的弟子,分成不同的派别和团体,代表不同阶级和社会群体的各种哲学和思想。这时,他们的思想非常活跃。他们互相争论,辩论,自由发表意见,成为我国学术史上最令人羡慕的黄金时代,也是我国哲学史上的第一个高峰。这时候各种学派把他们的想法记录下来,发表出来,就成了文章和作品。为了扩大影响,增强预期效果,使广大群众和帝王贵族感兴趣,易于接受,这些作家十分注重文章的表达,讲究结构和修辞,力求语言生动,表现出他们所期望的形象和意境,甚至运用大量的历史传说、寓言、民歌和谚语,比喻和夸张,深入浅出地传达他们的思想。因此,这些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这就成了我们所说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