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可以讲四分钟左右的历史小故事?不是现代史。

曾子避开了座位。

“曾子不在座位上”是《孝经》中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坐在孔子身边,孔子问他:“先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需要玄妙的理论来教导天下人,使人和睦相处,君臣之间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孔子老师是想指出他内心最深处的道理,于是马上从自己坐的垫子上站起来,走到垫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我不够聪明,怎么会知道呢?请老师教我这些道理。”

在这里,“避开座位”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说老师要教他时,他站起来走到垫子上向老师征求意见,以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的礼貌故事被后人传诵,许多人向他学习。

下雪天站在门外等程颐(程颐)点醒授业——尊师重道

师洋(1053?1135)北宋才子,南涧州(今福建)乐师。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程浩(1032?1085)、程毅(1033?1107)两兄弟都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哲学家、教育家,都是北宋理学的创始人。他们的理论为南宋的朱所继承,被称为学派。

师洋钦佩程程的知识,并前往洛阳程浩的学校向他的老师学习。四年后,程颢去世,他继续拜程颐为师。此时的他已经40岁了,依然尊师重道,努力学习。有一天,雪下得很大,天寒地冻。当师洋遇到难题时,他冒着寒风问同学尤左(1053?1123)去老师家咨询。当他来到老师家时,他发现老师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心打扰他,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站在外面等着。当老师醒来时,他们脚下的雪有一尺深,覆盖着白雪。老师邀请师洋和其他人进房间给他们讲课。

后来,“程门·雪梨”成为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张亮是个大师

张亮是西汉始祖刘邦的军事家。他的祖先是韩国人。秦灭韩后,决定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被追杀,在下邳避难。

张亮下次无事可做。有一天,他在下邳桥上散步,遇到一个穿着粗布短外套的老人,他走到张亮身边,故意把鞋子掉在桥下。然后他转向张亮说:“儿子!下桥捡我的鞋!”张亮惊呆了,想揍他一顿,但当他看到他是个老人时,他忍住了怒火,捡起了桥下的鞋子。老人又命令道:“穿上鞋!””张亮想既然自己捡了鞋,不妨穿上,于是跪在地上给自己穿上。老人伸出他的脚,让张亮帮他穿上,然后面带微笑离开了。张亮一直用惊讶的目光注视着他的行踪。老人走过走廊,然后回头对张亮说:“你是一个可以被培养成成功人士的孩子。五天后的早上,黎明时分在这里见!”张亮跪下来说,“是的。”第五天天刚亮,张亮到达了下邳桥。没想到,老人已经在那里等着了。当他看到张亮时,他生气地说:“你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第五天第二天早上再来!”说完就离开了。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亮就赶了过来,但老人又在那里等着。当他看到张亮时,他生气地说:“你为什么又落在我后面了?“五天后早点来!”然后他又走了。第五天,张亮在午夜前赶到了大桥。等了很久,老人来了。他高兴地说:“这下好了。”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指着它说:“如果你认真学习这本书,你可以成为皇帝的老师!”!十年后,世界会改变,你会发财。在接下来的13年里,你会在冀北县古城山脚下看到一片黄石。”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一亮,张亮就拿出书来看了看。原来是孙子兵法(周武王辅佐的孙子兵法)!张亮非常珍惜它,经常细读它,反复研究和学习它。

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来反抗秦国,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数千大军,攻占了下邳以西的一些地方。张亮加入了他,成为他的下属。从那以后,经常根据《孙子兵法》给沛公出谋划策,沛公认为很好,经常采纳他的策略。后来成为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亮永远不会忘记这位教给他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跟随刘邦经过济北时,在古城山脚下看到一块黄色的石头,便拿了回来,称之为“黄石公”,奉若珍宝,按时祭祀。张亮死后,他的家人将黄石公园和他一起埋葬了。

千里送鹅毛――小礼送远情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首领派遣特使到缅伯高向唐太宗供奉天鹅。

路过绵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了出来,想给它洗个澡。没想到,天鹅展翅高飞,直冲云霄。缅伯高忙着伸手去拿,只拔了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直跺脚哭了起来。他的随从劝他:“哭也没用,因为它已经飞走了。让我们想一个补救办法。”缅伯高想,也只能如此了。

在长安,缅伯高拜见了唐太宗,并赠送了一份礼物。唐太宗一看,是个精致的缎包,就打开了。一看就是几根鹅毛,一首诗。诗中说:“天鹅贡唐,山高路远。绵阳河失了宝,伏在地上哭号。圣天子之后,缅伯高可以幸免。礼轻情意重,鹅毛千里寄。”唐太宗大惑不解,缅伯高立即把事情的经过讲了出来。唐太宗连声说:“好款待!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了送礼者诚实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来比喻礼物虽薄,但情意却极其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