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堡的历史演变

元初的瓦窑堡南北长,东西窄,位于龙虎山东端。东有南河环抱,岸接平川;龙虎山、骑冷山(中原山)以西,群山叠翠;北临岫岩河,悬崖峭壁,四面环山。南河和岫岩河交汇形成滩涂,河边的堤岸逐渐形成战场。明清时期,对原有古堡进行了多次修缮,至清朝雍正末期,已形成陕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商贾云集,贸易发达。同治年间,回民起义军入关与驻扎在瓦窑堡的清军抗衡。同治七年(1868),起义军攻陷瓦窑堡,年底降清。这时,瓦窑堡断壁残垣满目疮痍,几乎变成了一片废墟。关系到这座城堡兴衰的是“龙主”龙喜庆,本名仁海,常被后人称颂。当时,延安太守是绥德的周知(一名知府)。同治八年(1869),回民起义军首领马化龙投降,再次造反,再次下到东部调兵,覆盖陕北。《陕西通志》载:“陕西北山,极苦。自金鸡宝之乱以来,燕、豫、府诸县到处都有警报,几乎不可收拾。”龙喜庆率清军至绥德、清涧、安定、怀远,遇截击,屡立战功。同治十年(1871)四月,龙喜庆率部在瓦窑堡等地扎营,为民服务。由于战乱,安定县成了“鸡犬之乡”,猫狗都要从山西买回。县里第一次救灾的时候,只召集了40个人。为此,他先后六次迁移人口,发放救济粮,鼓励开垦,并根据新开垦的土地发放种子和农具。

同时,为了便于驻防,保护环境和百姓,龙熙庆带领军民在城堡的东南侧修建了新城(即龙宫城)。北部的岫岩河和南河交汇处被折叠起来,南部留有水闸,供取水者进出,并在其上修建了财神庙和戏台。沿南河而上,出一个门,叫东门。然后上长河茂往西,中间留一门(民国初年改名中山门);连古堡建南门,写“龙宫城”门楣;西门沿着旧堡的西墙而建,前门上刻着“王耀堡”字样。直走到中山门北面,是一条石板铺成的街道,两边都是商店和商家。通过“龙主”和军民的共同努力,被劫古城堡不仅规模扩大,防御能力也增强了;此外,城堡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人们得以休养生息。

这位龙主不仅重视军事,安抚百姓,还非常重视教育。他在龙虎山建“正一派书院”,又花重金在杨家元泽、张家沟买下数百块田地作为“学田”。清末民初,安定县很多名人都出自这所书院。稳定的文教事业的发展与这位“龙主”息息相关。所以,把他推为稳定的现代教育的创始人是当之无愧的。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安定县的一切都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于是在河东郭家楼建了一座“成功祠”。龙喜庆走的那一天,瓦窑堡的人们陆续走出郊区,在街道两旁列队送别。为了纪念他,他曾经居住过的巷子改名为“龙宫巷”,并在后来毁于战火的正一派书院修建了“龙宫庙”。这座古城堡不仅充满了沧桑,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而且还承载了人们的美好向往,演绎了一个个充满浪漫的感人故事。据说瓦窑堡原名王窑堡。相传很久以前,城西的中原山是一片平坦的平原,住着一个勤劳善良的年轻人,名叫大山。他家一贫如洗,靠捡柴火卖草为生。西天皇太后瑶池的小女儿爱他勤劳善良,下凡私下嫁给他,爱得不一般。婚后不到100天,王母娘娘派天兵将我女儿接回天庭,活生生拆散了一对恩爱夫妻。山看着瑶池,心里有说不出的痛。他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慢慢变成了一个大土堆。这个土堆每天都在长大,到了第七天,它变成了一个大土堆。王太后得知此事后,怕山长到天上去,就把铜镜扔下来压住了。从此,这座山再也长不起来了。然而,倔强的大山依然整日望着瑶池,希望夫妻团聚。因此,人们称这个地方为王耀堡。这座山又叫中原山,又因为有七道山脊,所以又叫齐冷山。后来由于当地陶瓷窑大量烧制砖瓦,人们误传为王窑堡,称之为“瓦窑堡”。因为这样一个神奇的传说,给这座古老的城堡增添了几分浪漫。

瓦窑堡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时期是从1935年6月到165438年6月,成为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政府以及西北军委(中央军委前身)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刘少奇曾在这里雄踞一时,留下了壮丽的革命史诗。与此同时,这里涌现出10名将军和以民族英雄谢子长为代表的一批革命英雄。因此,这座古老的城堡成为了边疆著名的红色都城。

瓦窑堡,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用她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默默地向人们讲述着过去的峥嵘岁月,展示着未来的辉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