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公务员常识题如何拿高分?
1头尾法
关于历史事件发生顺序的选择题,通常要求考生判断一系列事件的发生顺序。这类题可以用首尾相接的方法判断(从头或尾),即从这一系列事件的开头或结尾,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不需要分析每个事件的具体时间,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甚至大大提高命中率。
例: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司马迁修改史记→文景之治→王莽篡汉。
B.有权放兵一杯酒→岳飞抗金→王安石变法。
C.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秦统一天下。
D.玄武门之变→黄巢起义→安史之乱
讲解这个题目不需要分析每个事件的具体时间,只要掌握大概的时间段,从头到尾判断每个选项即可。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从头分析A项。司马迁修改《史记》是在汉武帝时期,晚于文景之治,所以被排除在外。
第二步,从结尾开始分析B项。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北宋,岳飞抗金发生在南宋,所以被排除在外。
第三步,从结尾开始分析D项。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时期,黄巢起义发生在晚唐,应该比安史之乱晚,D项有误。
可以得出答案是c。
2词干分析法
词干分析法主要适用于词干或单词定义较长的题目。选调生考试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考试,一般不会有废话,题的长短会提供相对更多的信息,尤其是对于单词定义的问题,定义本身可能就是答案,这样在做题的过程中,考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问题的分析和考虑上,然后根据选项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很快得到答案。
例:经济学所提倡的“橄榄形”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中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提高、打击非法出版物、保贫困”的政策,使收入分配向“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推广()。
A.发展生产b .提高效率
C.d .扩大内需
解释这个题目先解释什么是“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然后说中国正在向这个方向发展,最后问是为了什么。
对于不了解我国收入分配原则和政策的考生,可以从题目入手,看定义。定义强调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即这种分配结构的目的是保证大多数人能有中等收入,降低社会中低收入和高收入人群的比例。这是一个“平均”的过程,自然是为了社会公平。答案显然是c。
3词义联想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普遍相关的,一切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关,是客观存在的。在解题过程中,如果对所考知识点不熟悉,发散联想思维是很好的解题方法。
词义联想法是指将词干中的信息词与选项联系起来,从而选择与信息词相关的选项,得到正确答案的做法。
这种方法往往适用于考查概念性题目,考生在遇到不熟悉的科技术语时,可以用这种方法帮助解题。
例:关于宇宙起源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理论是()。
A.能量守恒定律
B.生活大爆炸理论
C.暗物质理论
D.黑洞理论
解释宇宙起源的理论属于比较不常见的科技常识。我们可以通过信息词的字面意思来判断这个问题的答案。先通读题干,可以看出“origin”是本题中对理论最关键的提示,所以确定为信息词。重新分析选项,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大爆炸”形象地说明了一种新事物的产生方式,与信息词“起源”正好对应。正确答案是b。
运用这种技巧,可以避免在不熟悉的科技术语上徘徊,而是直接联想,大大缩短答题时间,提高做题正确率。
4排除法
排除法是一种适合每一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常识判断也不例外。在解题过程中,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知识,排除最不合适的选项,选择正确答案。有些问题甚至可以直接排除其他三个,直接选择正确答案。
五选项比较法
这种解题技巧适合对题目不能做出准确判断的考生。考生在看完试题的题干和所有选项后,如果发现选项的内容或特点大致相同,可以排除,保留那些差异较大的选项,然后对剩下的选项进行比较判断,最终确定符合题意的答案。
6第一印象法
对于一些试题,看完试题和选项后,脑海里会弹出一个想法:为这道题选一项。但是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了一下,不知道该选什么。这种情况下,考生可以先用其他技巧回答,如果还是选不出正确的选项,可以选择第一印象选项。虽然这种技术存在一些风险,但正确率往往是最高的。
7大胆猜测法
这种技巧只能在考生用其他方法找不到试题正确答案的情况下使用。写这个技巧的目的是为行测争取更多的时间,避免考生在这个高难度的考试中钻研过深,耗费过多的时间,影响答题的心情,导致思维混乱。
8正确备考
注意平时积累。常识判断的考查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题目设计虽然灵活多样,但最终并没有偏离基础理论知识这条主线。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打好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才能从容应对考试。
专注又专注。常识考点很多,很多考生觉得无从下手复习,只好望洋兴叹。出于对时间和知识的考虑,考生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考试大纲很重要,考生可以突破大纲中提到的知识点。
关注时事。常识往往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几乎每一部分都与发生在身边的重大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国情社情。考前上半年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是考生需要复习的重点。考生平时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体关注时事,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能在回答常识判断题时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