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群众观有哪些内容?
马克思认为,确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的依据在于生产劳动实践。只有从事生产劳动实践的人才是历史的动力。这些从事生产劳动的人被马克思称为“人民”或“人民群众”。马克思有时称之为“人民”和“我们”,有时称之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民”。列宁在导言中也指出:“人民就是人民。”
马克思分析历史,认为历史只是追求自己目标的人的活动,整个历史进程是由活着的人自己的发展决定的。
历史是由“追求自己目标”的人创造的。历史是人民的历史,不是别人的历史,就是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的历史。然而,人民可以随意创造历史吗?当然不是。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不是随意创造的,不是在自己选择的条件下创造的,而是在自己直接遇到的条件下创造的,这些条件是从过去建立和继承的。这是马克思在坚持唯物史观、驳斥过去英雄史观的基础上,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科学肯定。人民创造了历史,创造了全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所有者是分离的。创造了所有财富的人却身无分文,与贫穷、吝啬、不自由联系在一起。这使马克思大为吃惊。为了解开这个谜,马克思把目光投向了分工。
马克思从分工出发,认为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然后带来剩余产品的出现,进而导致私有制的出现。历史证明,马克思的论断是正确的。
对于阶级范畴,列宁作了详细的论述。在阶级社会中,生产资料不归人民所有,而是由少数人的特权阶级占有。这个特权阶层利用垄断社会生产资料的优势,强力驱动人民生产社会财富,进而占有这些社会财富。
因此,在阶级社会地位中,人民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那些剥削阶级则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贫穷、吝啬、缺乏自由伴随着人民。在这个阶级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更重要的关系是阶级关系。
但是,在这个社会地位极度不平衡的阶级社会,被统治阶级是不可能一直认同这种身份的。被统治阶级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展开了反对统治阶级的斗争。人民作为生产力的主体,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剥削阶级建立的社会关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必然遭到人民的反对。这也是社会发展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马克思不仅不反感这种阶级斗争,而且持非常欣赏的态度。在马克思看来,阶级斗争构成了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历史进步的重要动力。
当然,“人民群众”的内涵是随着时代变化的,阶级斗争和革命力量的发起者也是这样。在资本主义时期,“人民是无产者、小农和城市贫民”,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成为最重要、最坚定的革命力量。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人民反对剥削阶级的最后形式。但是,资本主义作为私有制发展的最后一种形式,也是最发达的形式,必然大大阻碍工人阶级的革命。
然而,马克思对此并不尴尬。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无产阶级需要做的是组建自己的政党,即生产者党,作为自己利益的代言人,从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消灭一切剥削阶级。* * *生产者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理论:消灭私有制。
资本主义时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其他一切剥削阶级的斗争,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无产阶级革命”。* * *社会主义革命要建立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我们称这个社会为* * *资本主义社会。以上分析就是马克思群众观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的群众观从实践出发,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客观性,探索了人的社会历史作用,进而号召人民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以实现全人类的最终利益。马克思群众观强烈的现实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彰显了马克思群众观的科学性。
(二)人民的利益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利益观是无产阶级政党与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马克思、恩格斯在《生产党宣言》中深刻阐述并庄严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为了少数人或少数人的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运动属于绝大多数人,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 * *生产者是为工人阶级的近期目标和利益而战,他们在当前运动中同时代表了运动的未来。这些精辟论述深刻阐明了* * *生产党的根本性质和唯一宗旨是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一切剥削阶级政党在争夺政权的时候,总是标榜自己代表人民的利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民的某些利益。一旦取得政权,成为执政党,他为某一阶级政党谋取私利的本质就暴露无遗。比如苏联、东欧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掌权后本能地解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问题,在党内形成既得利益集团,使党成为少数领导集团谋取私利的工具。我们抛弃了代表本国人民利益的初衷,最终失去民心,失去执政地位,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此,要在执政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利益观,关键是要解决“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的问题,使全体公务员必须真正代表人民,用好权力,决不允许以权谋私或形成既得利益集团。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利益观认为,一切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人民。即社会发展的最高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把人的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即从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有个人强制性的阶段,到基于对物的依赖性的人的独立阶段,再到既不依赖于人也不依赖物的自由的全面发展阶段。后一个阶段指的是* * *生产阶段,这个阶段基于两个前提:一是物质的极大丰富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第二,国民素质大大提高,大家都给别人打工。而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也就是说,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要围绕人民的需要和自由来推动发展,同时选择发展的内容和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在《* * *无产阶级政党宣言》中指出,* * *无产阶级政党与其他无产阶级政党的唯一区别在于:一方面,在无产阶级不同民族的斗争中,* * *无产阶级政党强调并坚持不分民族的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 * *生产者总是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的中国* * *生产党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利益观,不断深化对* * *生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执政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跳出剥削阶级政党不可逾越的“死亡与政治利益”的怪圈,为我国人民谋求更大的利益。
(三)党群关系
对于任何一个政党来说,都存在一个如何处理政党与群众关系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 * *无产阶级联盟时,就关注了党群关系。正是他们提出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之间基本关系的基础。
但是,正是在无产阶级即将夺取政权,成为执政党之后,党群关系才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这一时期,列宁曾把人民比作大海,而生产者和党的干部只是沧海一粟;斯大林把人民群众比作大地母亲,把布尔什维克党比作安泰,说明密切党群关系对党夺取政权、巩固政权、长期执政具有决定性意义。关于党群关系,马克思主义革命导师的观点主要包括:
第一,革命导师把党群关系和党的政治意识、执政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
政权意识是指尚未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以夺取政权、夺取政权、把人民从剥削压迫的地位中解放出来为基本追求。执政意识是指已经取得政权的无产阶级政党,以巩固执政地位、为人民带来利益为自己的目标。无论是在赢得执政地位的过程中,还是在巩固执政地位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对党都至关重要,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取得胜利、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一开始就说无产阶级政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并反复强调无产阶级政党最能代表运动的方向,就是为了说明党作为* * *无产阶级运动的领导者是合理的、必然的,是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所认可的。在当时人民没有民主选举权利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恩格斯的这种证明是非常重要的。无产阶级天生的革命本性和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的历史责任,使无产阶级政党最终赢得领袖地位,成为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驱。巩固政权是一个政党执政后的首要任务。虽然巩固其执政地位的方式有很多,但民主执政是无产阶级政党唯一的执政方式,也就是说,无产阶级政党不能选择专制的执政方式。保持良好的党群关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是民主执政的内容之一。与人民的关系不好就是不合格的执政,与人民的关系不好就有失去政权的危险。
第二,革命导师把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密切党群关系的核心。
对于人民来说,利益问题是非常敏感和重要的,他们通常以此为标准来决定政党的选择。革命导师们深知这一点,他们没有回避利益问题,也正是从利益问题出发,阐释了无产阶级政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他们公开表明,无产阶级政党没有任何集团私利,只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以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党的最高标准。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党才能深深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在地下时义无反顾地跟党走。
第三,革命导师已经指出,党群关系是辩证关系,党和人民有有机联系,* * *同构成为执政整体。
关系是事物之间的联系,联系的含义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转化。包容的关系。在考察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群关系的理论时,我们发现革命导师把党和群众置于这种辩证关系之中。党群关系是一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概念。无产阶级党群关系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无产阶级政党是人民事业的动力和领导者,人民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社会基础;无产阶级政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人民是无产阶级政党行为的监督者;无产阶级政党是科学思想的觉醒,人民是无产阶级政党智慧和力量的源泉。这些关系表明,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不是党把自己强加给人民,也不是人民要顺从地服从党。党和人民群众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两者都是政党政治的必要因素,两者同构形成一个执政整体。
第四,执政党必须反对脱离人民的官僚主义和消极腐败。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分析,党的产生和发展是有时限的,而人民是永远的;党群关系出现裂痕,责任不在人民,而在执政的执政党。正是从政党本身出发,革命导师进行了两方面的探索:一是针对党执政后的官僚主义等弊端,提出了体制改革的主张。比如列宁的《致代表大会的信》和《我宁可要少,也要好》,体现了* * *产党克服执政体制弊端的决心;二是下大决心治理脱离群众的消极腐败。为此,列宁建议增加法院对党员的定罪。
马克思主义党群关系理论告诉我们,要密切党群关系,就必须清楚地了解人民群众不满什么、厌恶什么、伤害什么,以改革的精神建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