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厚的三斤土行程到了山西北部的边境小城大同

厚厚的三斤土行程到了山西北部的边境小城大同

大同是中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位于山西大同盆地北部,长城内外之间。三面环山,东有梁山,西有五洲山,北有孤山、方山;桑干河流经其南,故称:“山环水凉,水抱桑干河。长城以其北为界,大雁以其南为依托。它西临沙漠,东临邓白。屏满金,拱沈京,为巍峨之镇。”明代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记纪要》中称大同:“府东接谷,南接黄河,北接大漠。住在角落的关键是首都的屏幕。”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大同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边防军事重镇。

大同历史悠久,距今两千多年。春秋时期,大同被北帝占领。战国时,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驱逐匈奴,开疆拓土,设云中、雁门、岱山三郡,均属云中郡。秦统一六国后,正式建立平城郡(今大同),隶属雁门郡。韩继承了秦制。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匈奴南犯,汉高祖刘邦率军北上。他在平城邓白山被匈奴莫都汗带着十万精骑围困。僵持了七天,汉兵里里外外都救不出来。后来陈平吉贿赂了莫都可汗的妻子,被释放。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邓白之围”。从此,平城成为中国北方的军事重镇。东汉以洛阳为都城,山西成为北方的门户,平城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后汉书·王霸传》:“建武十三年(37),“积石积土,筑亭台,代代至平城三百余里”。

三国两晋时期,鲜卑族崛起,旧平城重建为南郡。398年,北魏从乐圣迁都平城,“建宫、建祠、立国”,在城西五洲山开凿了规模宏大的云冈石窟。平城是北魏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直到439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北魏迁都洛阳后,平城日渐衰落。北齐、隋、唐初,平城改名恒安镇。唐贞观十四年(640),定襄县改称云州县。

大同的名称始于辽代。辽兴十三年(1044),云州升为大同府,建为西京。辽金时期,大同作为首都长达200多年。由于统治者信奉佛教,修建了大量的宗教建筑,华严寺、善化寺、观音寺等著名寺庙都建于此时。

明朝洪武五年(1372),徐达将军被任命为大同总指挥,开始在辽金旧城墙的基础上修建大同城墙。后来大同被定为九重镇之一,重新修建。明朝九边中,大同被誉为“金城汤池”。明太祖成祖迁都北京后,山西对首都的屏蔽作用转移到了大同,大同至河北的飞狐关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关隘。正统十四年(1449),瓦刺以不同方式进攻明朝,包括一路领军进攻大同,将明军追到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击溃明军,攻下明英宗。这个在历史上被称为“土木之变”的事件,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可见大同与都城安危的关系之大。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占领大同,休整后直奔京师。不久,清军入关,清军摄政王多尔衮率领精兵围攻大同。由于城内军民配合良好,城内坚固,清军久攻不下。后来全城缺粮,守军杨振伟打开城门,清军乘势攻陷大同,大同满目疮痍。

大同作为一个边陲重镇,历代文人墨客都在这里留下了歌颂戍边将士、描绘塞外风光的边塞诗。比如李贺《平城东》诗说:“饥寒交迫,夜夜守明月。别有剑无玉花,海风吹断你发。塞车长白云,远处汉旗红。青帐吹短笛,烟湿龙吟。城市的夜晚,依稀望着城门。风干了,城市嘶嘶瘦马。请问,城市建设者:‘要经过多少英里?’只担心被埋没,不惜一死。"于谦《云何事》云:"目睹雾、沙、草带霜,天寒地冻,景色无边。康把黄鼠狼用木炭烧了,马上弯弓射白狼。一百二十连设秦障,婺源封佐汉边境。边境什么都没有,坐着听夕阳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