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医学院的历史沿革

65438年至0907年,德国医生保伦·埃里希在上海创办了德国医学馆,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培养了邱发祖院士、吴院士等一代著名医学家,被誉为“医生的摇篮”。

1908,“德医堂”更名为“同济德医堂”。

1912年,张金树、何立中、蒋风之三名三年级医学生按照德国大学医学考试规则参加了第一次毕业考试,均顺利通过,如期毕业。他们是同济历史上的第一批毕业生。

5月20日,1924,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了1996年第111号指示。120,批准同济医学院为大学。此后,5月20日被定为纪念日。

1927年8月,由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接管,定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原医学系和工程系分别更名为医学院和工程学院。

上世纪50年代,在全国高校布局调整中,同济大学医学院整体迁至武汉,使得同济大学长期没有医学专业。1955年8月,中南同济医学院更名为武汉医学院。7月1985,武汉医学院更名为同济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但同济人有着深厚的医学情结,一直在为重开医学界而不懈努力。

2000年4月与原上海铁道大学合并,在原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基础上成立同济大学医学院,成为同济大学重点学科。短短十余年间,临床医学作为同济大学的重点建设和发展学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001,医学院开设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2002年,同济大学被列为“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2003年,为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专业建设,在学校本部修建了投资1亿元的医学大楼,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2005年,医学院开始在长学制学生中推行本科生导师制。

2006年,医学院启动了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项目。

2007年,我们迎来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评估为优秀。

2009年,医学与生命科学实验教学楼投入使用。相继建立了医学模拟教学中心和临床技能考试中心,组建了标准化病人团队,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学院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2010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医学院开始设计临床医学专业“5+3”人才培养模式;在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的带动下,学校以“试点班”的形式启动“卓越博士培养计划”,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年,医学院在各附属医院建设“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为培养创新人才搭建平台。2010以来,各医学院充分利用同济大学的国际合作平台,与欧美多所大学的医学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拓展了医学生国际合作培养的资源。每年有20-30%的医学生有海外临床实践和科研实践的机会;与美国联合培养MD/PhD,与英国联合培养MD/Msc,联合培养PhD。

2011年度授予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和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12,医学院启动五年制和七年制临床医学课程改革。国家临床综合培训中心建设项目获教育部批准。获得“拔尖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根据同济大学"知识、能力、人格"的培养目标,医学院以建立教学质量保证和持续改进体系,突出临床实践技能和人文服务精神的教学特色,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国际合作教育为主线,贯穿了医学院的教育理念。

1,建立教学质量保证和持续改进体系。

在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框架下,借鉴和吸收现代质量管理的内涵和技术,医学院逐步建立了具有医学教育特色的质量保证和持续改进体系,并正在逐步细化相应的质量标准。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与持续改进体系将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技术应用于教学工作的过程(环节)管理和目标管理;用于师资队伍建设、青年教师培养、教学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质量优化、教学质量监督监测。

2.突出临床实践技能和人文服务精神的教学特色。

医学教育的关键是培养能服务社会、掌握临床实践技能、同情患者痛苦、具有人文服务技能的有用人才。医学院统一了教育思想认识,明确了临床实践技能和人文服务精神的教学特点,制定了严格的临床见习和实习管理制度,定期组织见习和实习教师培训,建立了以临床操作技能为内容的“医学院临床模拟教学中心”;建立了以客观多站考试(OSCE)和标准化案例(SP)为特征的临床实践技能考核体系。增加了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和现代心理健康问题识别与处理能力的训练,增加了医患沟通技能的训练。

3.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医学院校具有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基础。医学院举办了12届“大学生学术节”,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研活动。举办了“青稞节”,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临床问题。这两项活动为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提供了平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们在每项活动中都发表了许多论文。医学院还设立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金”,从组织管理、资金支持、课程设置等方面全面推进学生创新实践;在长学制学生中设立导师制,为大学生参与基础科研和临床科研提供了一种途径。

4.开展国际合作教育。

同济大学作为国家对外开展科学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一直致力于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科综合实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尤其是与德国、法国的合作,在社会和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医学院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举措是依托同济大学对外合作优势,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与德国、法国相关高校建立学生交流项目,互派学生进行临床培训。通过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国际合作教育已成为医学人才培养的特色之一和医学院校教育理念的重要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