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语言属于几个语系?哪些大?
汉藏语是藏缅语族。
云南有13个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民族,分别是彝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阿昌族、藏族、普米族、怒族、基诺族、独龙族。此外,还有一些小民族没有得到承认。藏缅语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和云贵高原。它是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主要河流的发源地,土地辽阔,河流密集,峡谷幽深,地形和气候条件复杂,自然资源丰富,人文环境多样性显著。
汉藏语的共同特点是基本词汇以单音节为主,每个音节都有固定的声调,短语中有丰富的范畴词。藏缅语的语法顺序是主语、宾语、动词和名词-形容词结构。属于这个语系藏支的民族是藏族;彝语支的民族有彝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纳西族、基诺族、怒族。羌语支系有普米族;景颇族语支有景颇族;缅甸支系有阿昌族;白语支中有白族;此外,独龙族语言的分支不确定。各民族内部不同分支之间的方言和方言差异很大。
民族之间的语言关系越密切,历史上的文化联系就越密切。藏缅族的历史渊源与古代生活在西北的羌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向西南迁徙、流动和定居的过程中,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与当地的白普或百越民族融合,形成了新的* * *同构。有的是在当地兴起,征服了许多羌族部落,逐渐发展起来的民族集体。因此,古代羌人的一些文化特征,如农牧经济、火葬习俗、父子命名制、别家通婚、原始宗教信仰等。,在藏缅民族中,尤其是彝族中,仍然存在。
藏缅语族各族群不仅语言关系最为密切,而且具有一系列共同的文化特征,在民族渊源上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都是古代羌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族群。古代羌人,又称史强或Xi羌,分布在陕西、甘肃和青海。大约在4000年到5000年前,羌人早期的南支与当地土著部落融合,形成了刺(普)。脊柱系统“羌族的另一个物种”在平坝地区由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已经发展了农业。西汉前后,活跃在今西昌一带的琼吉和滇池一带的典本是主要代表。公元前4世纪初,羌人从甘肃、宁夏、青海的河湟地区南下,到岷江以东的金沙江,发展为武都、广汉、朱越羌,与史籍记载的鸟昆、昆相连,是羌人南下的一个较晚的分支。在古羌人和西南土著部落融合成V的基础上,昆明人和普人的融合是藏缅语族形成过程中的新发展。魏晋以后,昆明人与吉(普)的融合发展为今人的融合。从汉代到六朝,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在中国史籍中被称为“老挝人”,有时“老挝人”与“普人”并列。隋唐以来,就有乌蛮和白蛮之分。乌蛮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来,而白蛮主要由老、普等民族组成,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藏缅语族的祖先在长期的形成、融合和发展过程中,遍布滇、川、黔三省的中心地带和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区域应该是毗邻三省的广大地区。
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藏缅语族内部形成了三个文化区。青藏高原是一个藏族文化区,以牧区经济和藏传佛教信仰为特征。云贵高原是彝语支文化区,以山地混合农业经济和原始宗教信仰为特征。横断山脉是这两种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作用形成的民族走廊。普米族、纳西族、怒族、独龙族等人口较少的民族,就是这条所谓“藏彝民族走廊”上的民族,以山区农牧经济为特征,信仰多种宗教。壮侗语汉藏民族
云南有四个民族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即壮、傣、布依、水族。包括壮、傣、布依两种语言,属于壮傣语。东水语支水族。历史上,壮侗语各民族都与中国古代南方最大的民族百越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分支和种姓繁多,越族在战国秦汉时期被统称为“百越”。其中规模较大的分支有于越、阳岳、南岳、闽岳、珞岳、东瓯、山岳、滇岳、西瓯。
百越分布广泛,历史条件不同,其发展演变也不同。早在先秦时期,东南亚的越南人就与中原的华夏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并相互影响。随着他们自己的政治组织的消亡,他们加速了与华夏族或后来的汉族的融合。岭南和西南地区的越人,有的较早与汉族融合,有的演变形成了今天的一些兄弟民族。因为他们有相同的民族起源,相似的语言和文化特征,所以他们仍然有关系。可以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民族迁徙和分化融合,居住在不同地区的越人产生了不同的族名,过去广泛使用的族名“越”已逐渐从史书中消失。不同时期和地区的越人后裔有不同的族名,到了宋明时期,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壮、侗两个民族。因此,在许多著作中,学者们往往将壮、侗民族统称为“百越民族”。
百越是古代中国南方的一个土著民族。在越族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从几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到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的足迹遍布我国东南、中南、西南的广大地区。著名的考古发掘有旧石器时代的马坝人、柳江人、左震人、下草湾人,新石器时代的南宁贝丘、江西万年仙洞、浙江余姚河姆渡、嘉兴马家浜、太湖杭州湾良渚文化等等。一些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如几何印花陶器,也有规则的文化层压关系,反映了该地区的文化连续性。同时,一些出土文物与史书记载的越人文化特征相同或相似,显示了古代百越民族与这些史前文化的密切关系。
越人在地域上分布广泛,有着“足趾至会稽七八千里,异地数百,种姓不同”的历史。也就是说,从越南北部经广西、广东、福建到浙江,都有越南人聚居的地方。不过百越也延伸到台湾省和西南的云贵。百越虽分布广泛,但基本生活在气候湿润、土壤肥沃的平原和低地或靠近河流、湖泊、水道的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这种自然环境给百越人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明显的影响,他们的文化创造也呈现出与水相关的特点。如种水稻,吃水产品,学游泳善划船,住干栏,刺青发,拜龙蛇等。由于历史渊源、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作用,壮侗民族与古越人一方面表现出文化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各自的民族特色。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壮侗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创造辉煌的中华历史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汉藏语系中的苗瑶语族群。
云南有两个民族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系,分别是苗族和瑶族。苗瑶语系分为两个分支,即苗语支和瑶语支。无论从历史渊源、语言和文化特征来看,它们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两个民族在语言上有联系。他们* * *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系,当地各民族在语言上有交叉从属关系。比如瑶族的“布努”语,就属于苗语支。这种语言和情感上的交叉从属关系反映了两个民族在历史上的密切互动。
从族源上看,这两个民族都与历史上的“武林蛮”和“乌溪蛮”有密切联系,说明从魏晋南北朝到唐宋时期,今天的湖南、贵州、江西等省的边境地区都是有苗、瑶的“历史民族地区”。据记载,唐朝初年,一部分苗族从湖南、贵州、四川、湖北等地迁到云南东南部,随即成为当时南诏统治下的少数民族之一。后来分布在云南的部分苗族曾深入南诏、大理东部的“乌蛮”,在今天的曲靖取得统治地位。当时的“那威部”(今马龙)、“罗雄部”(今罗平)两部领导人都自称是“潘虎”的后代。云南苗族还有一部分是元明清时期从贵州、广西、四川迁入的。这部分“苗人”和“三苗后裔”是指清朝以前和元明以后分别从贵州和广西迁入的苗人,显然包括了唐代“四城苗人”的后裔。然而,关于瑶族的族源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他们中的一些人起源于“山越”,他们的原籍在今天的江苏和浙江。源于“长沙武陵人”说,原居湖南湘江、资江中下游。有一种说法起源于《武Xi人》,原居住地在今湘黔之间;还有一种说法是瑶族来源多样,有“长沙、武陵、乌溪满”、“山越”等。当今学界多称瑶族为“长沙、武陵人”或“无锡人”,* * *的相同特征是“盘瓠崇拜”。古代瑶族的祖先曾与华夏民族共同生活在黄河流域。周朝从黄河流域迁到长江流域,成为名为蛮的部落群的一员。秦汉时期,瑶族先民生活在湘江、资江和洞庭湖沿岸的广大地区。南北朝时期,分布扩大。隋唐时期逐渐南移至长沙、武陵、零陵、巴陵、贵阳、衡阳等县,即湖南大部、两广部分地区。元明清时期,瑶族已遍布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等省。瑶族迁居云南的时间记载不一。据说唐代云南就有瑶族先民居住。另一方面,瑶族人在明清时期迁入。居住在云南的瑶族同胞普遍认为,他们的祖先是在100多年前从广西迁入的。
苗族、瑶族因其主要分布区域而山水相连,以江南湘、黔、桂、粤、闽等省的山区为主要生存环境,为其交流提供了基础和创造了条件,也形成了以山地农耕狩猎为主的经济文化类型。除了物质文化上的接近,社会组织如宅老制、石牌;民间传统信仰,比如盘瓠,也差不多。
这两个民族不仅有上述密切的历史和文化关系,而且有一些相似的民族特征,如它们都是中国历史上迁徙最频繁的民族之一。由于长期迁徙,不可磨灭的迁徙记忆文化如服饰、口头文学、丧葬等。已经形成;相对集中、大分散、大杂居、小聚居、分布区域广是云南省苗族瑶族分布的最大特点。苗族、瑶族也形成跨国分布;两个民族中当地民族众多,内部语言文化差异较大。民族凝聚力比较强;社会发展长期停滞,血缘和地缘双重性质的农村公社是基本的社会组织单位,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不明显。
当然,强调两个民族的* * *并不意味着否认他们有各自鲜明的特点。事实上,两个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是不平衡的。瑶族比苗族更开放,表现在语言上双语,宗教上受内地道教影响较深,社会分化程度比苗族更突出等普遍现象。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民族。
佤族、德昂族、布朗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古老民族。他们的语言属于南亚孟高棉语族的瓦昂语支,与东南亚的孟、高棉人等民族关系密切。从族源上看,佤族、德昂族、布朗族都属于古白普族,居住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地区。从现有的中国历史文献来看,中国境内的高棉-高棉语族各族群并没有长跨度、长距离的迁徙,族群分化也相对较晚,所以在唐以前的中国文献记载中很难完全区分。
白普族也是中国古代南方的一个大民族,因人口众多而被称为“白普”。在古代南方,东部的普人大多与越人融合在一起,而西部的普人则与孟-高棉语族的各个民族直接相关。汉晋时期,佤族、德昂族、布朗族的先民称为“鲍曼”、“普”、“民普”,主要分布在云南保山及其西南地区。到了唐代,滇西、滇西南的部分普人由于经济、文化的差异越来越大,开始分化为不同的族群,有的被称为“王曼”、“王耔人”,与今天的佤族关系密切。另一部分普人称为“普孜曼”,与布朗族、德昂族有亲缘关系,主要分布在北至金沙江畔,南至西双版纳的广大地区。元明清时期,普人后裔进一步分化,出现了普满、普仁、哈瓦、崩龙等名称。他们与今天的布朗族、佤族和德昂族有着直接的传承关系,他们的分布格局也基本相同。
中国孟高棉语系各民族都是典型的山地居住民族,如佤族的佤山、布朗族的布朗山、德昂族的三台山等。,是这三个民族最著名的聚居区。长期以来,他们主要分布在适合水稻种植的亚热带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要生计,纺织和茶叶种植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德昂族被称为“古茶农”。布朗族聚居的西双版纳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产茶区,茶叶种植也占佤族经济收入的一定比例。
由于这三个民族主要生活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直到现在,极少数人还在从事刀耕火种的农业。同时,由于人口相对较少,这三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更大。比如小乘佛教的信仰,就受到傣族人民的影响,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很多方面。在当代社会,他们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冲击和挑战。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发展社会经济,保存民族传统文化,提高文化教育质量,成为这些民族面临的主要问题。
其他国籍
云南除上述22个少数民族外,还有蒙古族、满族、回族三个少数民族。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蒙古语分支。元代居住在云南省通海县的蒙古族,由于与其他民族杂居在一起,他们原有的蒙古语已经发生了变化,在对外交往中多使用汉语或彝语,但蒙古语并没有完全消失。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满语支。17年的40年代,大批满人移居中原,汉人移居山海关外,满汉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互动频繁,满人逐渐使用汉语。至今,黑龙江一些偏远地区的满族村落,只有少数老人会说满语。生活在云南的满族人习惯了汉语。云南满族主要是清代进入的。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元朝时迁入中国大陆的中亚民族、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以及7世纪以来居住在广州、泉州等中国沿海地区的阿拉伯人和波斯商人的后裔。在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长期混合交往发展中,逐渐吸收了汉、蒙、维吾尔等民族元素,形成了明初的回族。据史书记载,元代大量回民进入云南。1253年,也就是元宪宗第三年,忽必烈和兀良合台率领65438+万蒙古和回民混编部队平大理,这是回民大量聚居云南的开始。回族广泛使用汉语。但在回族内部交流中,仍有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形成了三种语言的交汇形式。在宗教活动中,使用统一的阿拉伯经典。